殲10全面換裝新航發推力超越F16 心臟病成為歷史

2021-03-02 鳳凰網軍事頻道

換裝WS10的殲10C戰機

近日,網絡上流傳出一張照片顯示,最新的殲10C已經開始全面換裝新型發動機,從發動機的收斂/擴散噴口的葉片來看,其可能是WS10系列的最新改進型發動機。這標誌著殲10系列戰鬥機已經可以全部換裝國產發動機,若不考慮性價比或者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即便是殲10A也同樣可以換裝。

AL31F,其機匣組件移植到下方

在此前,殲10戰鬥機採用的是俄制的AL31F發動機,雖然性能較為穩定,指標也較為優秀,但是其底子畢竟是數十年前的產品,最大推力也僅僅只有12.8噸左右,雖然是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但是放到現在已然較為落後。

WS10渦扇發動機

雖然發動機推力的大小對戰機的載荷影響並不太明顯,但是嚴重影響戰機的能量機動性能,在同等條件下,發動機推力越低,其持續機動能力就越弱,因此殲10A在飛行時極少看到其掛載大型武器裝備。而WS10改進型號其推力由AL31F的12.8噸猛增到14.5噸,增加了近兩噸的推力,這不僅僅超過了原來的俄制發動機,同時也超過了現有F16戰鬥機的發動機推力。

WS10改進版本推力已經超過F16現有發動機

換裝WS10改進型發動機對於殲10C來說好處是巨大的。首先證明WS10系列中已經有針對殲10的短款改進版發動機,這說明WS10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從雙發重型戰鬥機再到單發輕型戰鬥機,未來一段時間都將以WS10系列發動機為主,這將徹底擺脫對國外發動機的依賴。與此同時,WS10系列發動機的裝備標誌著殲10戰鬥機將擁有更強悍的戰鬥力。

展出的AESA雷達

殲10C是在殲10B的基礎上發展的一款「後四代」型戰鬥機,其採用了部分當前最前沿的技術,比如AESA雷達,內置電子戰模塊,全面更新了戰機的航電系統等等。這使得殲10C在性能上有了較大的跨越,而WS10系列發動機更是殲10C性能的重要保障,使其對地打擊能力獲得了極大的增強。

殲16戰鬥機

實際上戰機換裝WS10發動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此前的殲16和部分殲11B系列戰鬥機已經開始換裝WS10系列發動機,毫無疑問其戰術性能獲得了大幅提升。實際上WS10發動機改進版本高達14.5噸的推力已經完全滿足當下四代機的使用,即便是五代機使用也能滿足其戰術需求,畢竟F119的早期版本以及俄羅斯的S117發動機也在這個推力等級。

WS10系列發動機的全面採用標誌著戰機的心臟病被徹底治癒,並且已經達到了航發第一梯隊的水平,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展望更加先進的WS15。

相關焦點

  • 成飛官宣,殲10C換裝國產發動機!背後有兩大深層意義
    ▲成飛官宣殲-10換裝量產型太行(圖源:央視網)但是最近成飛直截了當的對外披露,新一批殲-10C在總裝時,直接使用了量產型WS-10B發動機。也就是說,即便WS-10完全追平AL-31的性能(甚至有一定超越),也只是達到了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已。
  • 瞭望美國F16戰機,原來殲10C真的是它的剋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這次為巴基斯坦升級F-16,主要改進就是換裝AN/APG-68雷達,巴基斯坦目前只有18架F-16C/D換裝了AN/APG-68雷達。當然,其餘的F-16戰機使用的是AN/APG-66雷達,全新的AN/APG-68雷達擁有200小時的無故障時間、最大搜索距離提高到296千米、擁有25種工作模式,可以同時掃描10個目標。AN/APG-68雷達還具備地面測繪功能,能夠分辨地面2英尺大小的目標。
  • 殲20開始裝備國產發動機,推力超130千牛,大於俄制發動機
    空軍官方宣傳帳號"空軍在線"在5日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出有一架殲-20戰鬥機已經換裝國產"太行C"型渦扇發動機,初步實現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國產化,並且表示以前生產的殲-20戰鬥機一直使用的都是俄羅斯進口發動機。
  • 推力或不輸F-35航發,FC-31換裝將如虎添翼
    我國一共研製了兩款隱身戰鬥機,一款是殲-20,一款是FC-31戰機,目前殲-20已經轉正,而我國的FC-31戰機雖說比殲-20晚首飛了一年,但是卻一直還沒有轉正。據小道消息稱,FC-31戰機還沒有轉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身定位、以及發動機的問題。
  • 殲20強力「心臟」!中國渦扇15發動機終於現身,最大推力18噸
    發動機作為戰鬥機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長一段時間,殲20因未裝配四代發動機而被外媒嘲笑,所以作為殲20 官方配置的渦扇15換裝量產已經是迫在眉睫。  不久前,傳來消息,來自航發集團的渦扇15總設計師程榮輝登上中國軍工企業評獎榜首,這可見中國軍迷、主流媒體和國防領域對渦扇15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據傳,未來殲20換裝之後機動性將超越美國的F22戰鬥機。
  • 殲20新年換裝「中國心」,中國空軍大規模裝備從編號2021起!
    近日,換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亮相,其機身編號2021也向外界正式宣布這是全新批次的殲20戰鬥機,在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採用新型發動機的殲20,其尾部鋸齒狀尾噴口和機身上的軍徽格外地醒目。新一批次2021/2022號殲20的橫空出世令人熱血沸騰。
  • 殲20換裝WS15發動機後 將實現超音速巡航?
    如今,五代機成為全球各國熱議的話題,美國憑藉著性能優越的F-22和F-35戰機一度成為空中霸主,而如今中俄兩國紛紛也迎來了自己的五代機殲-20和蘇
  • ​殲20或將開始量產,航發問題得到解決,殲10C生產放緩!
    但是按目前國際上的空軍作戰水平來看,發展成為五代戰機趨式才是關鍵,而我國已經成功的研發出自己的五代機,殲20不僅性能有所保障,最為困擾的關鍵技術也得到了突破,航發領域的進展順利,便於後續這款戰機大規模服役,從而有效增加空軍力量。
  • 珠海航展上展出新「太行」,殲-10系列戰機終於要用上「中國心」!
    ,靜靜展出了一臺「太行」新型發動機,這架新「太行」,雖然不如1034機上的那臺矢量推力版發動機驗證機那樣出風頭,但卻具有一樣重要的分量——如果說矢量推力版技術驗證機代表著中國三代改和四代戰鬥機走向「超機動」,那麼新「太行」則是實現「超機動」的基礎,同時它還將打破殲-10系列戰鬥機對俄系發動機的依賴,讓殲-10用上「中國心」!
  • 真正的ws-15:不是任何航發的複製品,而是中國軍工的王牌!
    曾幾何時,我國航發一直都是我國工業上的短板,與美俄等西方國家相比,技術方面落後了一大截。不過隨著我國五代機殲-20最新裝備的新一款航發WS-15「峨眉」發動機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意味著我國航空工業的短板,已經逐漸被填補。
  • 殲20B早已準備就緒?首批量產達到200架,徹底打破F22的最後優勢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殲20四條生產線已經在快馬加鞭了,據說一個月就可以生產4架,而且外界猜測殲20的最新改進型殲20B也將實現量產。據此外媒更是直言中國的五代機水平即將要超越美國,而殲20首批量產將達到200架。
  • 受殲10刺激了?歐洲颱風戰鬥機要升級:上推力矢量發動機
    推力矢量發動機 ,以及更換升級航電和系統架構。 (即便沒有推力矢量發動機,颱風的空戰能力、機動能力也很突出) 直到2007年,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颱風改進型才得以首飛,前文提到的颱風最新的改進計劃,預計將會繼續升級雷達系統,當然也包括航電和信息化系統。
  • 運20終於迎來真正國產航發,性能再度提升!
    如果換裝國產渦扇-20航發後,整體性能要比俄制D-30KP2發動機更勝一籌,據悉渦扇-20推力達到了16噸左右,運能夠提升幾十噸的起飛重量和數百千米航程,運-20設計標準是起飛重量220噸,運載力70噸,滿載航程6000千米都能實現了。有關國產裝備心臟病問題一直是廣大軍迷關注的重點問題,運-20的研發成功標誌著我國在軍用大飛機領域邁出跨越性的一步。
  • 殲-10配「太行」:最初的夢想,絕對要到達
    畢竟渦扇-10定型至今已經15年,作為一款合格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其廣泛應用到解放軍空軍戰機上屬於理所應當。▲ 如今的這種「理所當然」,10年前還是一種小幸福呢誠然如此,當看到量產型殲-10C尾巴上的「太行」噴口的時候,施佬這樣的老軍迷還是覺得高興。畢竟渦扇-10配殲-10這「原湯化原食」的搭配,才是渦扇-10一開始上馬研製的第一目標。
  • 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迷彩虎設為星標⭐️。有網友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可見我軍一架運20大型運輸機正在起飛,而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這架運20運輸機的發動機部分看起來明顯要比之前的運20要粗大的多,因此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我軍運20終於換裝了原配渦扇20發動機,也有不少老鐵迫不及待的就將換發版的運20稱之為運20B。
  • 戰力全面升級,新吊艙專門針對殲20:臺軍購全新F16不得不防
    另外,臺灣現有的F-16A/B由於採用模擬式飛控系統,無法整合雷達的地貌飛行模式以進行自動貼地飛行,只能用整合模擬轉換器的自動防撞系統;而F-16C/D改用數字飛控系統,對雷達或防撞系統都能整合,搭配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多功能可同時進行低空導航、對空搜索與對地/海瞄準,成為「全功能」戰機。
  • 殲20綜合戰力超過F22,新一代隱身艦載機還能差嗎?
    儘管我國的WS-10太行系列發動機已經成熟,性能指標達到世界第三代發動機的先進水平。但四代機配三代航發,還是讓殲-20的作戰性能飽受外界質疑,長期以來外界都普遍認為殲20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有殲20珠玉在前,鶻鷹的雞肋性質看起來是那麼明顯。恨鐵不成鋼不看好鶻鷹上艦的人(包括本人)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都忘了其實鶻鷹一開始的定位是外貿戰機。 不過,根據最新批量的資料,就算沒有WS-15峨眉發動機,換裝WS-10B(最大推力14噸級)的殲20的機動性也可媲美F22。
  • 殲35標配航發!別總盯著渦扇15,渦扇19它不「香」嗎?
    由此可見,作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的標配航發,渦扇19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渦扇15! 一、缺少合適的先進中等推力發動機很可能是殲31沒有量產服役的主要原因。 殲31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款中型隱身戰鬥機,綜合性能比三代機更好,卻因發動機推力太小,嚴重製約其性能提升。
  • 渦扇20推力大且省油,卻不是最佳選擇
    WS-20發動機則是我國獨立開發了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WS-20的推力在16噸左右,而且油耗比WS-18又降低了大約10%,可見WS-20的性能要明顯優於WS-18。太行發動機有多種型號但另有觀點認為,渦扇18雖然推力足夠,但是畢竟已經老舊,各項性能早已跟不上時代,連俄羅斯自己都開始在淘汰這種上個世紀中期的發動機,很難相信中國未來要用幾十年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會選擇這樣一款過時的動力系統,實際上,轟20最佳的選擇還是渦扇1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