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載R-77是殲-11綜合改裝工程飛機最為明顯的標誌
殲-11綜合改裝工程應該是在空軍修理廠完成的
最近網上出現了可能是國產殲-11掛載R-77空空飛彈的圖片,這架飛機應該是殲-11改裝工程,能夠掛載R-77是這種飛機最明顯的標誌。
在殲-11的改進型之中,殲-11B、殲-15乃至殲-11D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殲-11改裝工程可能許多比較陌生,它相當於美國F-15C的MSIP,主要目標在於迅速讓蘇-27SK/殲-11具備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能力。
R-27是蘇-27SK、殲-11的主要武器
蘇-27SK、殲-11裝備部隊之初,主要武器是R-27E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但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空軍已經開始裝備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如AIM-120、R-77和米卡,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相對於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射程更遠、抗幹擾能力更強,在超視距空戰之中佔據優勢,因此中國空軍感覺需要為蘇-27SK、殲-11配備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當時國內已經研製成功PL-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但是集成到殲-11上面需要對航空電子系統進行較大的修改,而當時已經大量引進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配備在蘇-30MKK上面,因此可以通過對蘇-27SK、殲-11進行升級,讓其迅速具備發射R-77的能力,這就是殲-11綜合改裝工程。
考慮到當時國內對於殲-11的航空電子系統、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了解較少,所以殲-11綜合改裝工程得到外方技術支持,根據海外的資料,殲-11綜合改裝工程是在白俄羅斯588航空修理廠協助下完成的,後者在前蘇聯時期也是蘇-27系列飛機的維護基地之一,今天仍舊是白俄羅斯空軍主要維護中心,588廠曾經推出蘇-27的改進型-蘇-27UBM1(區別俄羅斯的SU-27UBM),海外媒體相信中國空軍的殲-11綜合改裝工程與蘇-27UBM1具備技術關聯。
白俄羅斯588廠推出的蘇-27UBM1
裝備白俄羅斯空軍的蘇-27UBM1
蘇-27UBM1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
殲-11綜合改裝工程主要圍繞著發射R-77主動雷達制導來完成,首先需要改進的機載NO01火控雷達,從相關資料來看,NO01火控雷達一個缺點就是信號/數據處理系統較差,無法使用一些比較先進的算法,如快速博立葉變換等,這樣就限制機載雷達的性能,不具備多目標攻擊能力、對地性能較低等,由於更換雷達需要對飛機航空電子系統較大的改動,所以殲-11綜合改裝工程仍舊保留了NO01雷達,但是採用了「附加」的形式增加了一個先進的信號/數據處理系統,由於信號/數據處理系統能力增強,新的系統用來支持新的武器如R-77飛彈,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如對地工作械,同時還可能對接收機進行更新,採用了低噪聲接收機,從而提高了機載雷達的性能。
NO01雷達改進型採用新型信號/數據處理系統,提高性能
由於機載雷達性能的增加,具備更多的模式,可以使用更多的武器,因此需要對座艙顯示系統進行改進,以容納增多的戰術信息,蘇-27SK、殲-11原來採用的是SEI-31顯示系統,採用單色CRT顯示器,能夠顯示的信息較少,所以殲-11綜合改裝工程更換了MFI-55彩色多功能液晶顯示器,雖然面積沒有擴大,但是採用了彩色液晶顯示器,能夠顯示的信息還是增加了,另外殲-11還在平顯旁邊增加了一個小的顯示器,用來顯示GPS導航等系統的信息。
殲-11綜合改裝工程本質上屬於加裝設備以適應新型武器,對於航空電子系統沒有進行較大的改進,可能仍舊採用蘇-27SK低速單向數據總線,用新型火控計算機規模了原來的TS100,相關報導來看相近的蘇-27UBM1改進之後增重控制在50公斤左右,這對於一架最大起飛重量在30噸的戰鬥機來說,是非常容易調整的,因此殲-11綜合改裝工程在空軍修理廠就可以完成,整個改進比較快捷、經濟。
殲-11綜合改裝工程的座艙,注意它的多功能顯示器
蘇-27UBM1的座艙
蘇-27的座艙
不過這樣快速改裝不可避免的難以解決飛機許多先天不足,如NO01雷達只改進接收機、信號/數據處理系統,不對天線、發射機進行改進的話,性能提高幅度比較有限,並且雷達重量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座艙系統沒有進行全面的升級,仍舊停留在指針式儀表、顯示器混合階段,不僅增加了飛行員的負擔,還增加了重量。
因此殲-11綜合改裝工程可以視為國產航空電子系統、機載武器集成到殲-11之前的過渡措施,它的目標在於迅速讓蘇-27SK、殲-11具備發射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能力,以便與國外能夠發射同類飛彈的三代作戰飛機相對抗,可以視為中國空軍在空防壓力沉重的情況下採用的一種應急措施,隨著國產航空電子系統、機載武器集成到殲-11之上,這種做法已經完成自己的任務,所以未來殲-11改裝可能會採用新型國產火控雷達、玻璃座艙、機載武器為主。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