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Aging Neurosci新視角:從腦白質角度追蹤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2020-12-03 腦科學君

證據表明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腦病理改變早於臨床症狀的出現達10-20年,因此儘早發現AD病理變化對於在最早的時間點進行幹預至關重要,目前,許多研究應用基於多種技術的生物標記物,包括磁共振成像(MRI),來識別症狀前的改變。迄今為止,大部分關於AD的MRI研究都集中在灰質結構的神經退行性變,如廣泛的腦萎縮、腦室增大和海馬體積減少等。然而,腦白質在疾病過程的早期也受到明顯影響,目前關於白質與AD認知功能的研究相對較少。

彌散張量成像(DTI)是一種基於MRI技術的檢測早期白質微結構變化的方法,其原理是基於水在大腦中的擴散。常用的DTI指標包括各向異性分數(FA)以及平均彌散率(MD)。近期報導的DTI指標還包括沿縱軸的水彌散率——軸向彌散率(AxD)、沿垂直軸的水彌散率——徑向彌散率(RD)。FA和MD共同提供有關彌散障礙變化的信息;而AxD升高與軸突變性相關,RD升高與脫髓鞘相關。

本研究納入了49位AD患者和48位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檢查了全腦各向異性分數(FA),平均彌散率(MD),軸向彌散率(AxD),徑向彌散率(RD)以及記憶和執行功能的綜合評分之間的關係。

結果正如預期,相對於健康的老年人,AD患者的記憶力和執行功能測試得分較低,並且在大部分腦區(包括海馬區域)白質完整性受損(FA低,MD,AxD和RD低)。表明AD患者具有明顯的白質破壞和較低的記憶得分。

圖1.與健康老年人相比,AD患者的白質骨骼(綠色)表現出低FA(紅色),高MD(藍色),高AxD(黃色)和高RD(橙色)的模式(p < 0.05,已進行多重比較校正)。

將AD組和健康的成年人組合併後發現,DTI指標(FA / MD / AxD / RD)與大腦廣泛區域(包括內側顳葉區域)的複合記憶評分(ADNI-MEM)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但是,當分別分析AD或健康的成年人組時,並未發現DTI指標與記憶測試綜合評分(ADNI-MEM)之間存在顯著的關係,這可能是由於組間得分分布所產生的傾斜導致的。

圖2. AD和健康老年人的組合組中,低ADNI-MEM記憶得分與低FA(紅色),高MD(藍色),高AxD(黃色)和高RD(橙色)相關的區域(p <0.05)。

本研究還發現合併組中DTI指標(FA / MD / AxD / RD)與執行功能在廣泛區域(包括額葉)之間存在重要關係。同樣,當分別檢查各組時,兩組的DTI指標(FA / MD / AxD / RD)與記憶表現之間未見顯著關係。此外,胼胝體中RD與執行功能評分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

圖3.在AD和健康的老年人組中,ADNI-EF執行功能評分低與FA(紅色),MD(藍色),AxD(黃色)和RD(橙色)高相關的區域(p <0.05)。

本研究表明,AD患者腦白質的微結構、記憶和執行功能受到破壞。然而AD中白質破壞的程度與認知功能水平(記憶和執行功能)之間可能沒有線性關係。鑑於迄今為止研究結果的多樣性,未來的研究應繼續探索DTI指標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以明確DTI在評估AD臨床進展及治療作用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MAYO C D, GARCIA-BARRERA M A, MAZEROLLE E L,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TI Metric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J].

編譯作者:樂行僧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Victoria, 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Front Aging Neurosci:AD細胞模型中氧化應激的調控機制
    氧化應激(自由基和抗氧化劑系統之間的失衡)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15, 7(244).編譯作者:樂行僧 (Brainnews創作團隊)校審:Victoria, 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在腦脊液中追蹤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
    為了儘可能早地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科學家們正在通過人體廣泛搜索這種疾病的蛛絲馬跡。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已經嘗試用一種新技術檢測腦脊液的生物標誌物,這可能導致早期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這些類型的測試搜索稱為tau和澱粉樣蛋白,這兩者都牽連在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的蛋白質的跡象。澱粉樣蛋白積聚成所謂的斑塊,而錯誤摺疊的tau蛋白發展成纏結,這兩種蛋白被認為對大腦神經元有毒性。
  • 國際最新研究:兩種血液分子或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的一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論文稱,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項研究結果或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17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幾年來,人們不斷嘗試利用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基於此,小編進行過一番梳理,以饗讀者。這種模型也能夠被用來追蹤阿爾茨海默病在人身上如何開始和產生以及測試和開發潛在的治療這種疾病的新方法。最為關鍵的是,研究人員所使用的皮膚細胞是來自患有唐氏綜合症(Down's syndrome)的志願者。唐氏綜合症患者有著更加高的風險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而且經常在中年時被診斷為患上這種疾病。因此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來源於他們的幹細胞就要比使用來自正常人的細胞更快地追蹤阿爾茨海默病的產生。
  • 頭暈、頭痛、行動緩慢,腦白質疏鬆症來臨,身體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腦白質疏鬆症是多種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組以腦室周圍及半卵圓中心區腦白質的瀰漫性斑點狀或斑片狀缺血改變為主的臨床症候群。易見於正常老年人與具有血管危險因素,進而發生認知功能損害。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腦白質疏鬆症涉及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皮質下動脈硬化症等其他疾病。
  • 防治阿爾茨海默病 Vertex「老藥」獲得積極動物實驗結果
    之後,又在其它疾病領域開展了測試,例如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幫助心臟病發作後的恢復等。近日,來自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Andréa LeBlanc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Vertex公司這款「老藥」,能夠在阿爾茲海默病症狀發作與老化之前,延遲小鼠認知障礙。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9月1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Front Aging Neurosci:AD患者抑鬱症狀的神經解剖學基礎
    阿爾茨海默病(AD)是全球公共衛生問題。除了認知領域的漸進性損傷之外,神經精神症狀(NPS)和行為障礙也是AD患者的常見問題。在AD患者中常見四種神經精神亞症狀:精神病(妄想,幻覺和睡眠障礙),情感症狀(抑鬱和焦慮),冷漠(食慾和食慾障礙)和活動過度。
  • 財新|水平面下的阿爾茨海默病
    隱藏的病患 令人不安的是,這些驚人的數字並不是全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如同水平面下看不到的冰山,更多的患者並未去醫院就診,甚至尚未意識到自己已患此病。 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受診人數遠遠低於實際病患數量,農村尤為明顯。在針對城鎮的調查中,僅27%失智症患者接受過診斷,農村受診患者比例不超過10%。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有些人群服用魚油不但降不了血脂,還會提高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人痴呆症)的風險。同樣,有些降脂藥對有的人很有效,對有的人卻不奏效,你知道為什麼嗎?如何安全有效降脂,同時規避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專家告訴你,這都取決於你身體裡與生俱來的一個符號——APOE基因(載脂蛋白E基因)。抽血做個簡單的基因檢測,看看你身體裡的ApoE基因是哪個類型,就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了。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 對許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熟悉而可怕的疾病。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然而今年9月,《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此類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研究於10月12日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最新影響因子:6.074)上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凱克醫學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Mark和Mary Stevens神經影像與信息學研究所(INI)神經病學副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dy Pa博士說:「這項研究證實,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過程中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兩種對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學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起著朊蛋白的作用 - 畸形蛋白通過迫使正常蛋白質採用相同的錯誤摺疊形狀在感染組織中傳播。在這項新研究中,他們將這項技術應用於100多名死於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的屍檢腦組織,這些人死於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資料庫。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當前,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多。
  • 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 SCD)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利用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 RUB)開發的一種名為免疫紅外傳感器(Immuno-Infrared Sensor)的測試,他們識別了203名SCD隊列中在6年內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臨床症狀)的22人。該測試還顯示了哪些受試者在六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非常低。
  • 炎症反應與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的聯繫
    《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研究論文。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李月明教授團隊發現,一種參與先天免疫反應的蛋白質,能夠影響阿爾茨海默病關鍵病理蛋白——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該機構的新聞稿也指出,這項研究首次表明免疫反應能促進產生這種關鍵病理蛋白。
  • 阿爾茨海默病亞型或與tau蛋白的不同修飾有關
    華山醫院科研團隊牽頭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茲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提出了21條防治推薦。各大媒體已做了大量相關報導,不再贅述。現在讓我們放眼海外,了解科研前沿還有哪些進展。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速度的生物學原因。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原創 Rockefeller 阿爾茨海默病當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整個大腦不會立刻崩潰。相反,大腦就像冷酷的發條一樣瓦解,隨著內嗅皮層中一組腦細胞的明顯退化而解體。這些所謂的脆弱神經元負責將經歷轉換成記憶,它們總是最先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