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能否走出藝術的伊甸園、哲學的象牙塔

2020-12-05 新財網

  美學能否走出藝術的伊甸園、哲學的象牙塔,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這是北京師範大學青年學者邱曄一直思索的問題。直到今年年初,她來到河南省修武縣,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大山深處被廢棄的學校,經過設計師改造後成為五星級民宿「雲上院子」,人均消費3000元,遊客絡繹不絕;漫山遍野的冰菊,經過美學設計打造出一座冰菊小鎮,成千上萬的遊客蜂擁而至,原來按斤賣的冰菊如今按朵賣;破舊不堪的村部,經過美學設計後,成為網紅打卡地,村民主動集資建設,年輕人排隊舉行婚禮……

  美學經濟在修武這片熱土上已經展開了極富勇氣和創新的實踐和探索。

  一座小城的「美學」探索

  一到修武縣境內,最多的就是網紅打卡地。

  景區是美的。在充分挖掘縣域內5A級景區——雲臺山自然美景的基礎上,大膽通過美學設計,運用聲光電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開發出雲溪夜遊、球幕影院等多個項目,舉辦雲臺山音樂節、美食街、汽車拉力賽、越野巡迴賽、電競大會等一系列節事活動,為老景區注入新創意、增加新亮點,老景區成為遊客盛讚的旅遊新地標。

  民宿是美的。按照「石頭牆、石頭房」打造出「雲上院子」,讓遊客體驗到了「炊煙嫋嫋農家糧」的田園生活。雲上森兮、半山雲窯、雲武堂等51家精品民宿或古樸或現代,有顏值、有賣點,散落在鄉間村頭,吸引著遊客驅車上百公裡前來體驗。

  道路是美的。修武縣以美學理念打造的「四好農村路」,別具一格,彩色路面、彩色邊坡、彩色村莊、彩色橋梁、彩色護欄,與路邊的野石、小建築相呼應,成為鄉村一道亮麗風景線,帶動沿線15個貧困村、10個美麗鄉村、6個黨建示範村和4個旅遊景點的發展。

  就連農村的村部也是美的。修武縣在改造農村基層黨建陣地的過程中,精心設計了「人民至上,共產黨好」的品牌標誌,來增強辨識度和感召力。如今的宰灣村、大位村、秦廠黨群服務中心被網友稱為「網紅隊部」,引來一撥又一撥的省內外參觀者。

  被「逼」出來的產業升級路徑

  「這不是我們異想天開、譁眾取寵的拍腦袋之舉,而是在實際發展中摸索出來的」,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郭鵬說,用美學經濟來助推修武的轉型,是形勢「逼」出來的。

  修武位於太行山南麓,全縣人口僅27.4萬。但同時又是地道的千年古縣,武王伐紂時曾在此修兵練武,因此得名「修武」。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修武明顯感覺到了轉型升級的壓力。縣裡農業基礎好,工業基礎差,大中專院校匱乏,環保壓力不斷增大。雖然有雲臺山這張旅遊名片支撐,但單一的門票經濟還不足以支撐和主導全縣的經濟轉型發展。

  轉型升級的動力從哪裡來?修武一直在探索。

  最初是從改造農村隊部得到的啟示。郭鵬發現,通過引入設計美學對外觀進行改變,能凝聚起年輕人的心,激發黨建陣地的活力。隨後,該縣在創建旅遊示範區的過程中發現,通過引進設計師增加設計感和體驗感,能大幅提升旅遊附加值。

  2018年8月,修武正式提出了「用美學引領轉型發展」的概念,並初步確定了黨建美學、山水美學、景觀美學、文化美學、鄉村美學等八個類型。

  一位位國內外知名美學專家來授課,在幹部群眾中掀起「頭腦風暴」;一批批清華、北大、同濟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知名設計師和民間設計大師走進修武,一個個美學理念付諸實施,一個個美學項目落地,美學正在從一個哲學的分支蝶變為全產業覆蓋、全鏈條延伸的產業經濟主體。

  「美學引領給我們帶來的是幾何級的增長。」修武縣委副書記、縣長魏松說。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修武縣的遊客接待量逆勢攀升,年接待遊客突破千萬大關,過夜遊客超過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由35.16億元增加到43.51億元,全縣四分之一的貧困人口藉助旅遊實現脫貧。修武也躋身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第一方陣」。

  「美學經濟」能否複製

  修武的實踐和探索引起了學界的關注。11月29日,多名學者專家齊聚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就此展開了研討。

  曾在河南工作過18年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德潤認為,修武縣用美學經濟引領轉型升級的探索實踐,改變了自身的發展方式和經濟版圖,為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足的傳統農區找到了一條創新性發展的路子,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示範性。

  「修武的實踐和探索,為我們對美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和新的視野」,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說。中國社科院鄧純東研究員則認為,修武在實踐中鞏固原有的天然美、原始美,改造提升人文美、鄉村美,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又實現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

  中國環境報社總編輯陳廷榔則表示,修武通過引入美學設計和美學經濟,盤活了自然的文化資源、歷史資源和旅遊資源,找到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完成了生態價值到經濟價值的轉變,對其他具有生態資源的縣域發展具有借鑑意義。

  而邱曄,一年來的多次考察,不斷豐富著她對美學經濟的理解和認識。擔任修武縣美學經濟總顧問的她,正在找尋著更多可複製推廣的縣域美學經濟發展經驗。

  (記者 王勝昔 通訊員 王玉鵬)

相關焦點

  • 北大馬院研究生講師團:走出象牙塔的「明星講師團」
    能否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通過表情包、短視頻、網絡語言等接地氣、極富感染力的形式表現出來,實現共情、贏得共鳴?受眾的反饋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講師團成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7級碩士生張玉傑說:「馬克思主義是座恢弘的理論大廈,它的內容理應通過我們的話語和表述,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表達。」
  • 藝術中的美學直觀與美感享受——胡塞爾現象學美學
    現象學美學是用現象學的方法解釋美學問題,以及為美學建立形象學基礎的一種美學思潮。現象學是20世紀西方的一種哲學思潮,其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胡塞爾是猶太族後裔的德國哲學家,先後在德國哈雷、哥丁根和弗萊堡大學任教,1938年病逝於弗萊堡。
  • 美術研究|藝術符號學在李澤厚美學話語體系建構中的肯綮之功!
    《哲學實踐》《符號邏輯導論》成為朗格符號學的邏輯起點,《哲學新解》《感受與形式》《藝術問題》構成朗格藝術符號學的三部完整系列,《哲學概述:藝術、語言、符號的相關情感心靈研究》將哲學、符號學以及人類的心靈情感有機聯繫起來,並最終在洋洋灑灑的三卷本《心靈:論人類情感》中將上述問題回歸到人的本身,在範圍最為廣泛的人類文化建構的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人本主義立場上的哲學符號學框架體系。
  • 神經美學:藝術的秘密就在大腦
    自古以來,藝術家依靠自己的天賦和直覺去積極構造藝術視覺和其他維度的感覺經驗。這和傳統的「天真之眼」(Ruskin, the innocent eye)的美學理論和「藝術是模仿(mimesis)」的哲學學說不僅有衝突,甚至格格不入。
  • 淺談諾蘭電影裡的藝術美學
    有人說,這可能是第一部首映後沒有任何差評的電影,因為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甚至可能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看沒看懂整個故事。不過,你可以看不懂電影中關於"熵"和"時間鉗"的物理學原理,也可以想不通電影裡提到的"祖父悖論"。只是,當電影中男主帶著一幅戈雅的仿作藉機接近女主凱特的時候,你至少可以知道"戈雅"是誰。
  • 先剛︱「建構」與「反思」——謝林和黑格爾藝術哲學的差異
    摘 要 謝林在哲學史上首次明確提出「藝術哲學」的概念,並對這個領域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闡述。藝術哲學不再是康德以來偏重於主觀審美意識的「美學」,而是關注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作品中呈現出來的哲學意義。這些思想對黑格爾的美學(藝術哲學)產生了深刻影響,但黑格爾從自己的哲學立場出發,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與謝林針鋒相對。
  • 李海峰:建築不光是美學,也是空間的藝術
    2021年1月,在格物創意體設計位於北京的工作室中,第十五屆「金外灘」金獎獲得者—設計師李海峰(RafLee)正在為新的設計方案忙碌著,作為設計師,李海峰(RafLee)對於建築藝術與空間美學的統一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想法。
  • 生活美學:環境美學的新拓展
    摘 要:環境美學是美學超越藝術哲學、關注環境問題的重大突破。新世紀的環境美學拓展至生活美學,研究生活的器具美、關係美和行為美。  環境美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在審美領域、哲學基礎、審美模式、美善關係等方面重構美學,展開環境保護實踐探索,是美學超越藝術哲學、關注環境問題的重大突破。新世紀以來,環境美學更是將美學的研究領域拓展至日常生活,誕生了生活美學。卡爾松、柏林特和齋藤百合子等重要學者分別研究生活的器具美、關係美和行為美。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他的電影宛如奇蹟
    他的作品晦澀近乎哲學和宗教本身  在國內的迷影圈內,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塔可夫斯基與英格瑪·伯格曼、費裡尼堪稱電影大師的「聖三位一體」。傳聞這評價出自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但這一說法未見於國外,也不被國內學術圈所承認,但在大量影迷心中,這三位導演正是代表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藝術電影的高峰。
  • 會議|哲學之用:第一屆「哲學與管理」全國高峰論壇
    哲學有何用?這是一個始終伴隨著哲學思考者的老話題,在新時代新境域下,這個話題又總會時常泛起。思之惑起,欲罷不能。走出哲學象牙塔,各種答案紛沓而至,其中不乏異想天開與深刻的洞見。在管理領域,哲學被視為擒龍功,高瞻遠矚,抑或大而不當,或毀或譽,莫衷一是。
  •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
    這固然是筆者長期研究生態美學的學術慣性使然,但更重要的是出於筆者的如下觀察:在當前的各種論著中,「藝術」通常與「美」「審美」一道,並被列為美學、藝術哲學、藝術學等領域中光輝燦爛的關鍵詞——當人們使用「藝術」這個術語的時候,與其說是在描述一種事實、界定一類事物(即作出事實判斷),不如說是在表達一種肯定性評價、表達一種讚賞(即作出價值判斷)。
  • 豆瓣7.9《天堂之日》,絕美詩意鄉村畫卷,貪慾烈火焚毀伊甸園
    所以今天,我將從「風格美學、象徵意義、電影價值」三個角度入手,多維度分析這部經典電影,幫助大家感悟它的藝術魅力。一、風格美學:自然界美景,詩意的聲音,共同勾勒出電影的獨特風格美學保羅·韋斯說:「被導演掌握的電影是電影的唯一形式。沒有導演或導演印記的電影,就達不到電影應有的高度。好導演會確保各個部分都有創意的產生並結合成一體。這些更會反映出他的本質想法。」
  • 錢學森如何看待科學、哲學、藝術
    文◎馬德秀  錢學森的一生,與科學、哲學、藝術緊密相連。他畢其一生精力,在科學世界裡縱橫馳騁,在藝術世界裡盡情遨遊,在哲學世界裡苦苦冥思,用科學之精神、藝術之性情和哲學之思辨實現了三者的完美結合。
  • 存在主義美學和「詩人哲學家」海德格爾
    德國人海德格爾是西方哲學史上一位有獨創性的影響廣泛的思想家,海德格爾被認為是現象學派的發展者、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現代西方美學以存在為核心,在美學的發展史上,現代美學的一個重要轉變就是「存在論美學」對古典「本體論美學「提出挑戰,由追究「美的本質」的「本質論美學」,向關注「美的存在」的「存在論美學」的轉變,後現代西方美學則以語言為核心。海德格爾美學思想一方面確立了存在的本體地位,從而標誌著現代西方美學的完成;另一方面,又開拓了語言釋義學的存在領域,從而又標誌著後現代西方美學的開始。
  • 藝術——馬列維奇的《黑方塊》有什麼哲學意義?
    有一些人認為這有著深刻的哲學意義; 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現代主義宣言——其口號是藝術的死亡; 還有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庸俗、笑話或博人眼球的嘗試。 而我,則更像是第一批人,因為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哲學的事情,表達了某種審美觀點。
  • 亞里斯多德——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著作等身,內容系統、廣泛和豐富,並是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蘇格拉底、柏拉圖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他對老師進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哲學觀點:一般就在個體之中,一般是不能脫離開具體事物而存在的。這樣,亞里斯多德就為其美學理論奠定了一個哲學基礎。作為一般的美是不能脫離具體的、現實的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美應該是事物的屬性,並存在於具體事物的本性之中。事物的美,就在於它本身具有美的特徵。亞里斯多德認為,整一性是美的事物的標誌,也是藝術作品的標誌。
  • 百度百科藝術百科打造網際網路「文藝伊甸園」
    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一鍵觸達世界,藝術卻仍在舊軌道上蹣跚前行,當今更多人變身庸眾,並非藝術曲高和寡,也非人性貪婪虛偽,只不過是亞當還未找到夏娃——好在,百度百科藝術百科的上線,如同在荒蠻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建起伊甸園,在創世之初豎起巴別塔。
  • 方英敏:關於身體美學的三種定位
    張法指出:「身體美學如何進入美學理論的整體之中?對中國的美學理論而言,從古到今身體是鑲嵌在整個理論之中的,當身體美學以自身獨立的方式出現之後,把它放在美學原理體系的什麼地方呢?僅就一般美學原理的體系而言,是在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形式美等之外再加上一個身體美?它又怎麼與本來已經存在於藝術美、社會美、形式美等之中的身體相關部分進行協調呢?
  • 什麼是創意生活美學?「出群」你的生活美學造物館
    用匠心把生活中的美好精雕細琢,讓你愛上隱藏在「柴米油鹽」裡的藝術、營造專屬你的新生活美學,是出群的使命、也是出群一如既往的追求。作為善達時尚開創的高端時尚社群品牌,出群繼承了善達最為優秀的美學基因。邀請你為喜歡的創意美學「入群」。
  • 蓋格:超美之美——論美學與神學的關係
    (《判斷力批判》115)對於藝術與哲學以及藝術與神學的關係而言,重要的是,藝術對於哲學或神學的意義永遠保持開放。哲學和神學應該解釋蘊涵在藝術作品中的謎團。根據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理論家、作曲家阿多爾諾(Theodo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