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入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不多,張衡就是其中一個,他身兼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等多重身份,可謂是古今中外全能天才。最可惜、最神奇的是他的發明全部消失,沒有傳人,也沒有留下圖紙。
張衡生於公元78,卒於139年,字平子,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官至尚書等職。其才學成就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他都有哪些成就吧:
1、天文學方面,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技產品。說到張衡這方面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到《靈憲》,這是一本非常傑出的著作,全文思想有偏向星座佔卜周易算卦之類,比如文中有提到嫦娥奔月的故事,說是嫦娥到達月亮後變成了一隻蟾蜍。其實在看到這些論述後,自不必過於較真,因為需結合當時歷史年代實際情況來理性評價。以至後代先人對其稱讚天下一絕,其評價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靈憲》這篇傑出的著作。在曆法工作上,在東漢組織的一次曆法大討論上,評擊錯誤觀點,從而阻止曆法倒退做出了貢獻;另外,據史料記載張衡所做的渾天儀是一種可以演示天球星象運動用的儀器。它外形像球一樣,並結合其渾天說所以稱之為渾天儀。
2、數學方面,推算出精密的圓周率。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過立方體及體積的人,最早建立起圓周率值的人之一。從《九章算術"少廣》章第二十四題的劉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謂「張衡算」,根據這篇注文解釋中我們可以知道,張衡給立方體定名為質,給球體定名為渾。他研究過球的外切立方體積和內接立方體積,研究過球的體積,其中還定圓周率值為10的開方,但是結果還是比較大,不精確。但卻是我國第一個理論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錢寶琮先生對《靈憲》的校勘:「(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廣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則當時π值等於730/232=3.1466,較10的開方有精密了。
3、發明方面,造過指南車和可以飛行的木鳥。其發明有1、瑞輪莢。瑞輪莢是一種模仿神話中奇樹蓂莢的特徵並且靠流水動力驅動的自動日曆,從每月初一直到月的最後一天為一周期,循環開合;2、指南車。張衡製造的指南車利用機械原理和齒輪的傳動作用,其外形由一輛雙輪獨轅車組成。車廂內用一種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3、計裡鼓車。張衡創造的記裡鼓車是用以計算裡程的機械。記裡鼓車與指南車製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齒輪原理,早於西方1800多年。4、獨飛木雕。張衡製作木質飛雕,是一種類似模仿鳥類架構來進行高空飛翔的翼型設計。5、地形圖。張衡也研究過地理學,根據他研究和考察的心得,有史料記載確畫過一幅地形圖。
4、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為代表,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其名著《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
根據上面的簡介,是不是對這位天才有了一點了解呢。他就是張衡,東漢全能天才。我們應該從他的故事中領悟熱愛學習,勇於探索未知的品格,作為生在現代的我們,這些恰恰都是我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