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海軍陸基戰鬥機盤點,紫電改廣為人熟知!

2021-01-08 有觀點大歷史

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二戰日本海軍陸基戰鬥機盤點(非陸軍屬)

月光夜間戰鬥機

日本從這款月光夜間戰鬥機開始改變了XX式的命名方式,這款戰機服役於1943年,用來對抗盟軍轟炸機對拉包爾的夜間轟炸,雖然月光戰鬥機戰績不俗,曾有飛行員創下一晚擊落5架美軍飛機的戰績,但由於硬實力的差距,月光戰鬥機並沒能改變什麼。

雷電戰鬥機

這款雷電戰鬥機強調爬升速度、急速與火力,不過航程較短,主要用來保護重要目標,作為攔截機使用,日本首支換裝雷電的部隊是駐紮在印尼的第三八一海軍航空隊,他們的任務是保衛峇里巴板油田。雖然作為對手的美軍對雷電作出了不錯的評價,但日本方面卻因為雷電的性能沒有達到預設目標而放棄了該戰機,只生產了621架。

天雷雙發戰鬥機

這款中島研製的天雷雙發戰鬥機為的是對標美軍的洛克希德P-38閃電,沒錯,就是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那款,天雷、閃電,這名字取的,感覺日本人是想在名字上壓美國人一頭的。只不過,這款天雷雙發戰鬥機只生產了6架,主要原因是中島發動機廠受到了美軍B-29超級堡壘的轟炸。

震電戰鬥機

這款震電戰鬥機其實算是原型機,之所以拿出來說,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小東西長得挺別致的,震電是為攔截B-29超級堡壘轟炸機開發的,1944年末,設計完成,只不過,三菱發動機廠同時受到東南海地震和美軍空襲的影響,導致震電直到1945年8月3日才完成首飛,距離日本投降的8月15日,僅差十天左右。

秋水火箭戰鬥機

這款秋水火箭戰鬥機大家看著是不是很眼熟?這就是日本版的Me 163,1943年12月,一艘日本潛艇載著200噸物資從新加坡出發,萬裡迢迢給德國送物資,並成功換取了Me 163戰鬥機的實體零件和圖紙,本來日本人是打算複製生產Me 163的,但這艘潛艇在回日本途中被美軍擊沉,所攜帶的Me 163零部件、對空雷達啥的全部沉入大海,不過隨船的空技廠設計師嚴谷英一卻提前幾天帶著圖紙在新加坡先行乘飛機回國,花了不少時間才弄出這款日本版Me 163,直到1945年7月才首飛,且飛機試飛出現故障,試飛員也死了,還不等改進,日本就投降了。

紫電改

這款紫電改名氣挺大,在各類遊戲中為玩家熟知,該戰機最早是川西公司改裝水上飛機強風而成的紫電,據說名字取自 孫權 所藏六把寶劍中的第二把。因為日本海軍對紫電評價不高,其再度迎來的改進,也就是紫電改了,發動機馬力提升了190,火力也從兩挺20毫米機炮加兩挺7.7毫米機槍換成了4挺20毫米機炮。紫電改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了這麼一筆,是因為日本在1944年12月25日重編的第343海軍航空隊,該部隊別稱「劍部隊」,該部隊集結了當時日本海軍中飛行技藝最高的一群人,而紫電改就是這支部隊的標配戰機之一。

相關焦點

  • 二戰各國戰機的介紹和優質油畫圖片鑑賞
    二戰日軍戰機高清圖片三架日本零式戰鬥機,1943年時期隨著美軍的地獄貓戰鬥機的服役,日本零式戰機前期的所建立的技術優勢基本被美軍逆轉,即使後來日本相繼研發出了紫電戰鬥機也於事無補,隨著日本海軍太平洋艦隊覆滅,日本最後變成了一座沒有任何海防的孤島而已,沒有了制海權,日本也就喪失了與美軍太平洋聯合艦隊抗衡的能力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指揮官胸前的望遠鏡為何要墊塊白布?
    電影《大和號》(男人們的大和號)描寫的是二戰時期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最後的一次出徵戰鬥的電影,描述了「大和號」戰列艦的最後毀滅。在電影場景中有描寫日本軍官在用望遠鏡對空,對海觀察時望遠鏡下面有一塊白布。
  • 盤點二戰後美國海軍歷代艦載戰鬥機:F7U外形激進
    美國海軍是全球首批裝備航空母艦的海上武裝力量之一,早在一戰結束之後沒幾年,美國海軍就擁有了第一艘航母「蘭利」號,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海軍已經坐擁7艘航母,是當時西半球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海軍,僅次於日本海軍。
  • 二戰時期,各國研發夜間戰鬥機,戰機是怎麼瞄準的?
    人們之所以對二戰時期的戰鬥機的夜間戰鬥感興趣,是和雷達有關係。現在的戰鬥機和二戰時期時期的戰鬥機的最大不同就是具備夜間作戰能力,而讓戰鬥機具備這個能力的是雷達。二戰時期有雷達,但用在戰鬥機上的並不多,同時,二戰時期的雷達性能也不先進,雷達用在戰鬥機上正是從二戰開始的,而真正走向成熟卻是二戰以後的事情了。那麼二戰時期的戰鬥機又是如何進行夜間戰鬥的呢?下面談談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要從實戰角度解答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理解當時的情況。二戰時期的夜間戰鬥機戰鬥機會很少,原因就是缺少支持夜間作戰的技術,這是一個前提。
  • 二戰時日本海軍重巡洋艦「摩耶」號沉船被發現
    據日本NHK報導,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時期被美軍擊沉的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摩耶」號的船體在菲律賓海域的海底被發現。美國調查小組的無人探測器拍攝到的影像清晰地顯示了船體的樣子。「摩耶」號巡航艦是在菲律賓帕拉萬島前海1850米的海底被發現的。
  • 老兵依然沒死,又來一些存世的二戰老飛機
    繼續我們的二戰老機之旅。梅塞施密特 Bf 109目前存世機體多達60餘個,可謂數量驚人。但其中包括四類「外來者」。捷克斯洛伐克戰後的S-199和CS-199、西班牙戰後的HA-1109和HA-1112。特別是60年代退役的HA-1112存世量頗大,目前仍具有飛行能力的「Bf 109」絕大部分都是HA-1112改裝版。
  • 二戰日本海航有零式,為什麼陸航的疾風戰鬥機卻少有人知?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日軍最著名的戰鬥機肯定就是零式,但零式是海航的,而陸航最先進的疾風戰鬥機,卻遠遠沒有零式出名。「疾風」戰鬥機是二戰末期日軍性能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吸收了在實戰中的各種經驗教訓,是日本航空工業最高水準的代表之作,被日軍稱之為「大東亞決戰機」,由此可見其被寄予厚望。「疾風」戰鬥機整體上火力有了明顯提高,裝備有20毫米機炮和12.7毫米機槍,火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面對同期的盟軍戰機是能足夠應付的。
  • 獨挑大梁:二戰前期的皇家海軍管鼻燕戰鬥機傳奇
    管鼻燕的外形更像是轟炸機而非戰鬥機但正是其貌不揚的管鼻燕飛機,成為了二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英軍艦載機。二戰爆發後加入現役的光輝級艦隊航母相比在太平洋地區堆砌艦載機數量的美國和日本,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總是顯得中規中矩。
  • 二戰日本飛行員為何越打越少?除了缺乏新鮮血液,主要還是養不起
    日本的海航更不用說,在戰前就玩命訓練,他們的海航強到什麼程度?在美國的F4U和F6F出來之前的,美國航空兵們只能用「「機海戰術」和日本零式玩,能搞一個1:1的戰損就算是勝利。而且在訓練上日本人也是近乎瘋狂,在鹿兒島訓練場上投彈命中率在10%以上,而美國的僅為其一半。在圍殲「威爾斯親王號」的行動中,日本陸基海航部隊,打出了的10%的投彈命中率和的30%的魚雷命中率,其不可謂不強悍。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隨著當今軍事歷史知識的普及,舊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相互嫌棄似乎已成了人們普遍津津樂道的有趣話題。其實,軍種對立是近代各軍事大國均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縱觀歷史,陸軍和海軍的競爭幾乎在每個軍事大國都普遍存在,而且往往十分激烈。但成為一種代表性的現象以至幾乎盡人皆知的,似乎只有日本一家。各大國中,像日本陸海軍這般嫌棄如此之大,鬥爭如此之狠的實屬舉世罕見。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 二戰日本海軍使用望遠鏡時,為什麼下面會掛上一條白布?
    戰爭時期,不僅要有好的裝備來支撐作戰,也要有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二戰時期,日軍就會為他們的大隊長級別的指揮官配備望遠鏡、指北針和軍刀等。而日軍的一個大隊隊長相當於我軍的團級指揮官,大隊人數高達1100人。所以望遠鏡的好壞也象徵著日本軍官的層級大小。
  • 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式到底有多強?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在關係英國生死存亡的不列顛空戰中表現出色,成為挽救英國的大救星,那麼這款明星戰鬥機性能到底有多強?圖1: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噴火戰鬥機二戰時期的噴火式戰鬥機各項性能及其綜合指標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因為其造型精美,性能優異,也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
  • 俄媒評二戰最危險5強戰鬥機,日本戰機排第五,英國戰機排第一
    1,英國颱風戰鬥轟炸機英國颱風單座戰鬥轟炸機是二戰中最成功的對地攻擊機之一。當時,德國空軍將FW-190戰鬥機投放到空戰現場後,所向無敵,英國颱風戰鬥轟炸機是唯一能在低空捕捉它的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這也讓本來被作為中高空攔截機效果很不理想的颱風戰鬥轟炸機作為低空攔截主力重獲新生。
  • 二戰時的英國海軍是否浪得虛名?其實放到太平洋比日本還猛
    二戰中,由於英國海軍表現比較平庸,不像日本那樣搶眼,加上其Z艦隊在馬來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消滅,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英國不是日本的對手,英國海軍完全是浪得虛名。那麼實際真是如此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如果把英國海軍放到太平洋可能比日本還要猛。作為世界老牌海軍強國、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的家底是非常雄厚的,特別是在海軍方面。
  • 稱霸一時,幾種二戰日本著名艦載機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母水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而二戰時期的日本戰機也曾一度稱霸長空,特別是二戰前期的零式確實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成為現在不少人吹噓的資本。
  • 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為何戰鬥民族選擇沉默?
    略知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隨著1941年6月蘇德戰爭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的相繼爆發,這場世界大戰演變為兩大陣營的終極較量,一方是以美英蘇中為主體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另一方是以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
  • 誰是二戰時最優秀的戰鬥機?這次的評選結果出人意料!
    經常有網友詢問和討論,在二戰時期,性能最優秀的戰鬥機是哪一款。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先把戰鬥機分類,然後再一決高下,不能葫蘆和茄子放一起。二戰的戰鬥機種類實在太多,許多戰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二戰期間,戰鬥機應該首先分為陸基戰鬥機和艦載戰鬥機,單發和雙發戰鬥機,殲擊機和截擊機。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但是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僅僅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恢復了海軍的實力,並且在實力上還有較大的進步,在此之後,日本的物資補給路線被全面封鎖,日本在整個戰爭中逐漸進入劣勢,並且最終走向戰敗的結局。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參戰是扭轉戰局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向歐洲戰場投放了大量的士兵和軍事裝備,同時也封鎖了日本的海上物資補給路線。
  • 陸基「戰斧」充當「急先鋒」?美在日本部署中導,威脅有多大?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自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盤算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俄羅斯衛星網16日稱,最近的消息顯示,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報導稱,五角大樓此舉旨在「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陸基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方面的壓倒性優勢」,並通過「遠程戰爭」削弱中國的領先地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表示需要地面發射的「戰斧」飛彈,它可以尋找並消滅在有爭議水道中航行的敵艦,並能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