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二戰日本海軍陸基戰鬥機盤點(非陸軍屬)
日本從這款月光夜間戰鬥機開始改變了XX式的命名方式,這款戰機服役於1943年,用來對抗盟軍轟炸機對拉包爾的夜間轟炸,雖然月光戰鬥機戰績不俗,曾有飛行員創下一晚擊落5架美軍飛機的戰績,但由於硬實力的差距,月光戰鬥機並沒能改變什麼。
這款雷電戰鬥機強調爬升速度、急速與火力,不過航程較短,主要用來保護重要目標,作為攔截機使用,日本首支換裝雷電的部隊是駐紮在印尼的第三八一海軍航空隊,他們的任務是保衛峇里巴板油田。雖然作為對手的美軍對雷電作出了不錯的評價,但日本方面卻因為雷電的性能沒有達到預設目標而放棄了該戰機,只生產了621架。
這款中島研製的天雷雙發戰鬥機為的是對標美軍的洛克希德P-38閃電,沒錯,就是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那款,天雷、閃電,這名字取的,感覺日本人是想在名字上壓美國人一頭的。只不過,這款天雷雙發戰鬥機只生產了6架,主要原因是中島發動機廠受到了美軍B-29超級堡壘的轟炸。
這款震電戰鬥機其實算是原型機,之所以拿出來說,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小東西長得挺別致的,震電是為攔截B-29超級堡壘轟炸機開發的,1944年末,設計完成,只不過,三菱發動機廠同時受到東南海地震和美軍空襲的影響,導致震電直到1945年8月3日才完成首飛,距離日本投降的8月15日,僅差十天左右。
這款秋水火箭戰鬥機大家看著是不是很眼熟?這就是日本版的Me 163,1943年12月,一艘日本潛艇載著200噸物資從新加坡出發,萬裡迢迢給德國送物資,並成功換取了Me 163戰鬥機的實體零件和圖紙,本來日本人是打算複製生產Me 163的,但這艘潛艇在回日本途中被美軍擊沉,所攜帶的Me 163零部件、對空雷達啥的全部沉入大海,不過隨船的空技廠設計師嚴谷英一卻提前幾天帶著圖紙在新加坡先行乘飛機回國,花了不少時間才弄出這款日本版Me 163,直到1945年7月才首飛,且飛機試飛出現故障,試飛員也死了,還不等改進,日本就投降了。
這款紫電改名氣挺大,在各類遊戲中為玩家熟知,該戰機最早是川西公司改裝水上飛機強風而成的紫電,據說名字取自 孫權 所藏六把寶劍中的第二把。因為日本海軍對紫電評價不高,其再度迎來的改進,也就是紫電改了,發動機馬力提升了190,火力也從兩挺20毫米機炮加兩挺7.7毫米機槍換成了4挺20毫米機炮。紫電改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了這麼一筆,是因為日本在1944年12月25日重編的第343海軍航空隊,該部隊別稱「劍部隊」,該部隊集結了當時日本海軍中飛行技藝最高的一群人,而紫電改就是這支部隊的標配戰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