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元醫藥從第一三共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靶向藥物

2020-12-02 健康一線視頻網

轉自 | 即刻藥聞

9月7日,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簡稱「葆元醫藥」),一家專注於服務全球市場腫瘤領域未滿足臨床需求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 (簡稱「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這兩個創新藥物的第一三共代碼分別為DS-1001和DS-1205, 葆元醫藥代碼分別為AB-218和AB-329。根據許可協議,第一三共可收到的預付款,開發,註冊和商業化的裡程碑付款,以及產品上市後銷售淨額的特許權使用費。

今年8月,葆元醫藥剛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Taletrectinib的全球2期臨床試驗以及進一步擴大腫瘤研發管線。Taletrectinib是一種高效、高選擇性的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此次交易合作之後,葆元醫藥擴展腫瘤領域在研管線到三個創新分子。

AB-218是一種能夠高效穿透血腦屏障靶向IDH-1突變體的強效高選擇性新型抑制劑。在一項針對腦膠質瘤患者的臨床1期試驗中顯示了令人鼓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葆元醫藥將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開發AB-218的腦膠質瘤適應症,和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膽管癌的其他潛在適應症。第一三共將保留AB-218在日本市場的獨家權力。

AB-329是一個新的強效高選擇性AXL抑制劑。葆元醫藥擁有AB-329的全球權益,將在全球開發AB-329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第三代EGFR抑制劑聯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其他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等適應症。

葆元醫藥執行長王鈞源博士表示:」我們對和第一三共的高效的合作關係非常滿意。這次引進的兩個新的臨床階段(AB-218和AB-329)的資產是我們和第一三共taletrectinib合作的擴展;這兩個資產在全球市場範圍內都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並且各自有多個潛在適應症。這兩個新資產的引進顯示了葆元醫藥在建立腫瘤靶向治療管線的戰略目標來服務全球患者未滿足臨床需求的最新進展。」

參考資料:

[1] AnHeart Licenses Two Clinical Stage Oncology Candidates from Daiichi Sankyo. Retrieved 2020-09-08, from http://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0/09/08/2089673/0/en/AnHeart-Licenses-Two-Clinical-Stage-Oncology-Candidates-from-Daiichi-Sankyo.html

相關焦點

  • 葆元醫藥ROS1/NTRK雙靶點抗癌藥1期臨床數據發表
    6月26日,葆元醫藥公司(AnHeart)宣布,該公司主要候選藥物ROS1和NTRK抑制劑taletrectinib(DS-6051b/AB-106)的一項1期臨床數據已被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旗下著名的腫瘤學雜誌《臨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
  • 葆元醫藥與韓國NewG Lab共同開發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
    今日(7月16日),創新藥研發公司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與韓國NewG Lab Pharma達成合作,將其下一代根據協議,葆元醫藥將獲得700萬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和兩位數的特許權使用費;NewG Lab公司將負責taletrectinib在韓國的開發和商業化,同時被允許加入該藥物正在開展的針對ROS1/NTRK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多區域2期臨床試驗。Talectrectinib是一款新型、有效、高選擇性的下一代ROS1和NTRK雙靶點小分子抑制劑,可穿越血腦屏障。
  • 羅氏PD-L1抑制劑在華斬獲4項臨床 兩知名藥企2.6億合作終止
    (賽柏藍)葆元醫藥從第一三共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靶向藥物7日,葆元醫藥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和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這兩個創新藥物的第一三共代碼分別為DS-1001和DS-1205, 葆元醫藥代碼分別為AB-218和AB-329。
  • 葆元醫藥宣布發表taletrectinib在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兩項臨床一期研究結果的合併分析 | 新聞稿
    在未接受過ROS1-TKI治療的患者群體中,報告的無進展生存期為29.1個月,而在事先接受過一種ROS1-TKI治療的患者群體中,報告的無進展生存期則為14.1個月2020年10月29日,中國杭州/紐約——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葆元醫藥),一家專注於腫瘤領域全球市場未滿足臨床需求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
  • 遠大醫藥深度布局放射性核素偶聯抗腫瘤藥物領域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喬宇11月1日,遠大醫藥發布自願性公告,在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圍繞高創新性診斷和高壁壘性的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遠大醫藥近期與澳大利亞TelixPharmaceuticalsLimited(ASX:TLX)集團籤訂授權協議,累計將支付預付款及裡程碑款項最多
  • ...4個上市優先審評/2個獲批臨床,靶點包括MET、FLT3、PI3K、NTRK等
    最近一周,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信息公示,4款原創靶向抗腫瘤藥物的上市申請擬納入優先審評(中國公司2款),2款靶向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與此同時,國內的腫瘤靶向藥物研發近年來也取得突出進展,靶向新藥研發成為企業追逐熱點。考慮到研發成本、成功率和政策等因素,國內企業研發扎堆情況較為突出,EGFR、HER2等熱門靶點已有過熱苗頭。這是記者從日前閉幕的第三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獲悉。  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與零氪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肺癌藥物研發與醫療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報告》。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圖2 靶向藥物分類圖片來源:火石創造三、靶向藥推動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高速增長全球抗癌藥市場規模較大,其增長速度遠高於醫藥行業市場的平均水平。據統計,在1997-2017年期間,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批准141個抗腫瘤藥物上市(不含輔助藥物),其中生物製品35個(包括2個ADC),化學藥物106個,化學藥物中包括50個常規化療藥物,以及56個分子靶向藥物(佔抗腫瘤化學藥的52.8%)。
  • 全球腫瘤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
    上一期我們盤點了腫瘤市場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點中的(PD-1抑制劑、HER2抑制劑、CDK4/6抑制劑、BTK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這一期我們著重介紹(CAR-T療法、EGFR抑制劑、ALK抑制劑、PARP抑制劑與ADC抗體偶聯藥物),了解它們的作用機制、臨床療效、市場走向……一、CAR-T療法CAR-T,全稱chimeric antigen
  • 第一三共戰略調整:換帥,產品線從心血管轉型腫瘤學
    在2025年的總體規劃中,第一三共表示正在進行大幅度戰略修改,從心血管和新陳代謝領域轉而更加關注腫瘤學。為此,該公司上個月公布了頂級管理層的人事變化。截至4月1日,擔任第一三共研發主管兼美國子公司負責人的Glenn Gormley博士將把職位傳給日本研發主管Junichi Koga博士。
  • 再新醫藥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進入臨床研究
    上海2016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再新醫藥」)宣布,公司研發的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已進入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為著名肺癌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
  • 暗盤大漲超50%,亞盛醫藥今日上市,港交所迎來首個小分子藥物原研...
    這讓人更加期待亞盛醫藥今日在港交所的表現。  亞盛醫藥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處於臨床階段的原創新藥研發企業,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其前身是亞生醫藥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  在喬治城大學期間,楊大俊團隊發現了一個全新機理的抗腫瘤小分子,即AT-101。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在人類的抗癌史上,人們對腫瘤的治療手段在不斷的進步,對腫瘤的認知也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手術切除,發展到第二階段的放化療,再到現在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腫瘤的治療方式在不斷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率也在提升。雖然,我們離最終攻克腫瘤還有很遠,但是相信技術的進步,會讓我們離這個裡程碑越來越近。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推進腫瘤免疫雙抗藥物臨床前開發
    屈向東多次組建團隊並成功搭建生物藥研發平臺,其成果在生物醫藥業內被充分認可,堪稱被驗證過的「獵藥人」 (proven 「drug-hunter」)。   他領導的PD-1項目曾經以7.9億美金授權國外藥企,現已在國內批准上市;此外,屈向東還完成了現處於不同臨床階段的PD-L1、PCSK9和IL-15等項目,有豐富的生物新藥研發及管理經驗。
  • 第一三共抗體藥物偶聯物Enhertu在日本...
    該研究共入組了全球100多個臨床地點的184例患者(包括30例日本女性患者),這些患者既往已接受過2種或多種HER2靶向方案,治療轉移性疾病的既往療法中位數為6(範圍:2-27),既往療法包括:trastuzumab-emtansine(T-DM1,100%的患者)、曲妥珠單抗(100%的患者)、pertuzumab(65.8%的患者)、其他抗HER2療法(54.3%的患者)、激素療法(48.9%的患者
  • 貴州百靈抗腫瘤藥物布局再延伸 攜手凱因醫藥進軍千億CAR-T細胞...
    圖文無關,來源於 攝圖網貴州百靈擬研發的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是國際國內醫藥企業藥物開發所關注的明星靶點,目前針對上述三個靶點尚無用於臨床治療的上市產品。近日,國內領軍製藥企業貴州百靈宣布與凱因醫藥籤訂《技術開發合作合同書》,雙方將合作開發「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的CAR-T細胞治療新藥項目」。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腫瘤細胞具有無序惡性增殖的典型特徵,因此細胞凋亡在研究伊始就被聯想可以用於抗腫瘤生長,後續的相關發現也陸續證明這一點。這也使得能夠靶向細胞凋亡、誘導腫瘤細胞自發死亡的藥物成為抗腫瘤新藥開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 亞盛醫藥——求道細胞凋亡通路,探索小分子藥物創新
    具體而言,在亞盛醫藥目前研發管線有三種款針對Bcl-2通路的產品,分別是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目前已有白血病、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血液腫瘤適應症進入II期臨床階段),BCL-2 /Bcl-xL雙靶點抑制劑APG-1252(目前有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進入II期臨床階段)以及泛Bcl-2/Bcl-xL/Mcl-1泛抑制劑AT-101
  • 賽生藥業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引進的CD47靶向療法即將提交NDA
    轉自 | 醫藥觀瀾9月8日,港交所公告顯示,賽生藥業(SciClone Pharmaceuticals)已遞交IPO申請。根據招股書,該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第8.12條規定在港交所申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士信貸(香港)。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收購或授權引入新候選藥,以及推動臨床階段候選藥開發和商業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