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

2020-12-05 騰訊網

18世紀中期,大英帝國的北美殖民地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更是超過了英國本土,很多人購買北美製造的船隻。生產的小麥和玉米都遠銷歐洲市場,成為最大糧食出口地之一,很多北美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屬於一流商品。

法國和英國為了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權,爆發了七年戰爭。公元1756年5月20日,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四處攻擊法國船隻,首先挑起戰火。法國作為報復行動,出動150艘運輸船和12艘戰艦,以及1.5萬士兵登陸梅諾卡島,擊敗駐守在島嶼的英軍,此戰勝利使法國獲得在地中海的一個戰略據點。公元1759年4月,英國艦隊在葡萄牙外海摧毀了一支法國艦隊,取得大西洋霸權。

北美大陸同樣在燃燒戰火,英國接二連三地擊敗法軍。公元1756年,英軍攻克了奧斯威格要塞,控制安大略湖。隨後英軍翻越懸崖抵達亞伯拉罕平原,再次擊敗法軍,迫使法屬加拿大總督投降,這個省份落入大英帝國手中。英法雙方大打出手,削弱了各國列強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

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公元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與繩索製造工人爆發衝突,士兵開火打死3人,打傷6人,血腥鎮壓北美人抗議,導致大英帝國與殖民地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了。

緊接著,大英帝國頒布的《茶稅法》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自由販賣"私茶",北美人堅信《茶稅法》侵犯了他們「無代表不納稅」的權利,為了抗議大英帝國的不平等條例,北美人於公元1773年12月16日晚上潛入茶船,將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大海,以此表達不滿情緒。

《麻薩諸塞時報》記載稱:「漲潮時,水面上飄滿了破碎的箱子和茶葉。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綿到多徹斯特灣,還有一部分被衝上岸」。

公元1774年3月,大英帝國為壓制殖民地民眾的反抗,頒布4項懲罰性的法令,包括《波士頓港口法》、《麻薩諸塞政府法》、《司法法》、《駐營法》。從政治上軍事上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與鎮壓,於是北美人加速準備脫離大英帝國,十三個殖民地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各個殖民地開始進行武裝民兵,並貯藏軍火,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

公元1775年4月18日,北美民兵在重鎮列剋星敦附近與英軍交火,爆發激烈港戰,打響獨立戰爭的第一槍。次日,駐守波士頓地區的英軍奉命前往支援,在重鎮列剋星敦附近遭北美民兵的伏擊,殺傷英軍286人。

北美各殖民地建立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擔任三軍總司令,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公元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痛斥了大英帝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與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十三個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之前被大英帝國暴揍的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三個列強宣布支持北美殖民地獨立戰爭。

公元1775年,英軍憑藉強大的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岸,同時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夾擊,企圖打通尚普蘭湖與哈得孫河谷一線,以孤立十三個殖民地中最堅決的新英格蘭殖民地,然後各個擊破其他十二個殖民地。

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為了避免十三個殖民地被英軍切斷聯線,主動攻打重鎮波士頓,將英軍主力牽制在查爾斯頓半島。大陸軍佔據了高地邦克山,從而掌握了制高權,可以炮轟波士頓城鎮。英國將軍威廉·豪威(Wiliam Howe)率兵強攻高地,英軍由輕步兵與榴彈兵組建進攻隊形,發動突襲高地邦克山,大陸軍陣地火力反擊,經過三次大規模激烈交火後,英軍死傷慘重的代價下,攻克了查爾斯頓半島。

大陸軍首次取得殺傷數千英軍的戰果,為了保存實力而選擇撤軍。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採取避免決戰的作戰方略,分兵兩路轉而攻打加拿大地區,大陸軍冒著冰天雪地遠徵,圍攻了重鎮魁北克。結果魁北克人民並沒有一呼百應,反而厭惡大陸軍在鄉郊引起的治安問題,於是不少居民志願參加英軍。

大陸軍使用9磅以及12磅的輕型火炮轟炸重鎮魁北克,幾乎對城牆完全無效。相比之下,英軍的城防炮火力更大,使大陸軍死傷慘重。天氣日趨嚴寒,城外紮營的大陸軍患上各種流行疾病,使士兵已經無心作戰,攻城戰中遭到英軍迎頭痛擊,大陸軍徵伐加拿大計劃也因此失敗。

大陸軍裝備較差,華盛頓記載稱:「士兵們衣不蔽體,夜無氈毯,腳上沒鞋,赤腳行軍,從他們腳上留下的血跡,就可以找到他們的行蹤,他們幾乎經常沒有糧食……」

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再次轉移進攻目標為重鎮波士頓,佔領了多爾切斯特高地,將火炮架在高地上射擊,轟炸城內的英軍陣地。英軍統帥威廉·豪本被迫放棄重鎮波士頓,下令英軍乘船前往加拿大的諾法斯科西亞海軍基地,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隨即佔領波士頓城鎮,繳獲英軍大炮250門,步槍數千支,此外還有大量其他軍用物資。

公元1776年8月,英國統帥繼蓋奇發動了攻打紐約戰役,出動3.2萬英軍海陸並進。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指揮1.9萬北美民兵據守紐約城鎮,在英軍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大陸軍死傷極其慘重,英軍一直追擊至德拉瓦河,隨後入營過冬。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決定突襲英軍營地,於聖誕之夜渡過德拉瓦河突襲英軍,殺傷數千餘人。特倫頓戰役中,大陸軍幾乎毫無損失,鼓舞北美人繼續鬥爭。

雙方戰事進入僵持狀態,北上的英軍沿莫霍克河東進被大陸軍所擊潰。南下的英國將領「伯戈因」孤軍冒進,被1.2萬大陸軍圍困在薩拉託加(今斯凱勒維爾)。數次突圍失敗後,英國將領「伯戈因」率部投降,薩拉託加大捷成為戰局轉折點。

公元1778年9月,法軍和大陸軍聯合作戰攻打重鎮薩凡納,3.5萬英軍固守陣地防禦,英國將領「普雷沃斯特」屢次擊敗法美聯軍,薩凡納失利對獨立事業造成嚴重震撼。法美聯軍雖然殺傷英軍6000人,但無力攻克重鎮薩凡納。

公元1780年,英國將領柯林頓率領1.4萬士兵從陸海兩面包圍重鎮查爾斯頓,擊破駐守這裡的大陸軍,南方美軍司令B.林肯率5000餘人投降,英軍繳獲4艘軍艦與300門火炮,取得重大勝利。

公元1781年1月17日,大陸軍準將丹尼爾·摩根率領600名士兵在南卡羅來納州考彭斯擊敗英軍,相繼收復不少南方失地。公元1781年8月,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指揮1.6萬美法聯軍圍困重鎮約克敦,在法國艦隊火炮配合下,擊破了駐守約克敦的英軍,大英帝國被迫戰略收縮。

公元1781年9月5日,獨立戰爭接近尾聲,法國24艘戰艦擊敗了英國艦隊,奪取了大西洋制海權,從海上封鎖了重鎮約克敦。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指揮1.7萬美法聯軍從三面合圍,發動最後一場大規模會戰,美法聯軍強攻重鎮約克敦康沃利斯,在猛烈的火炮轟擊下,大陸軍前赴後繼衝鋒,向著敵人堡壘前進,英軍處於完全絕望之中,冒著一夜炮火,星條旗依然迎風招展,大陸軍攻入英軍陣地,大破敵人7000人,插上星條旗在空中高高飄揚,英國將領康沃利斯率部投降。

大英帝國和殖民地在凡爾賽宮籤訂1783年巴黎條約,承認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大英帝國在跟法國7年戰爭中元氣大傷,又相繼遭到其他列強(西班牙、荷蘭、法國)的圍剿,英軍在北美消耗戰中逐漸支持不足,財政消耗殆盡。最終,大陸軍在華盛頓的帶領下,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相關焦點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但是,抵抗行動已經發生,壓力也被部署,戰爭開始,死亡的話就不能協調了。特別是在邦克山之戰中,英軍獲勝,但傷害了1000多人。當時,英國在北美的駐軍也只有1萬人。這樣,血淋淋的事實使英國徹底生氣,喬治三世拒絕了和平請願書,發表了殖民地現在處於各種心術不正當的亡命者引起的公開叛亂,英國政府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打擊,呼籲美國忠實的臣民使叛國者繩索的方法。然而,殖民地仍然不想與英國面對面。
  • 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10萬人幫美國打英國
    美國獨立戰爭是1775年到1783年爆發的局部國際性戰爭。經過8年奮戰,美國擺脫英國統治取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利用200多年的時間,快速成為全球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時至今日,美國的發展歷程都是很多世界歷史專家和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印第安人幫助英國打美國,是良機還是妄想?
    美國要脫離英國、要鬧獨立,英國人自然不肯幹。不幹怎麼辦?那就只能用拳頭來解決了。衝突在所難免,經過兩次艱苦卓絕的獨立戰爭,美國終於擺脫了英國的控制,獲得了名副其實的獨立地位。真正奇怪的是,在這兩次戰爭之中,印第安人幾乎清一色地站在了英國人一邊,他們紛紛與英國人結成聯盟,對抗美國。
  • 書摘|美國獨立戰爭,終結了捕鯨業的黃金歲月?
    美國獨立戰爭對於殖民地捕鯨活動的影響是毀滅性的。這種兩難選擇背後的邏輯是:戰爭切斷了英國從美國獲得鯨魚產品的供應鏈,而當時的英國對於這些產品,尤其是作為照明材料的抹香鯨鯨魚油的需求又十分巨大。雖然政府再一次採取了各種激勵措施刺激英國人重新開展捕鯨活動,不過它很快就意識到提升自己捕鯨能力更快捷的方法就是徵用美國的捕鯨人才。結果就是,很多來自楠塔基特島,和包括紐約、羅德島及科德角在內的其他美國捕鯨港口的捕鯨人都被強行安排到了英國捕鯨船上工作。
  • 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何沒有爆發獨立戰爭?
    但隨著英法等國的崛起,西葡的的國勢便江河日下,最終到了1810年,西葡的美洲殖民地爆發了波瀾壯闊的獨立戰爭。從墨西哥到阿根廷,拉美人民風起雲湧的鬥爭像巨浪一樣摧毀了西葡對拉美地區腐朽的殖民統治。到1826年,歷經十幾年的獨立戰爭,拉美各國幾乎全部實現了獨立。
  • 《X戰警∶第一戰》野獸與魔形女促膝談心
    《X戰警∶第一戰》海報 但在這個過程中,兩人之間出現了裂縫,最終,在萬磁王的兄弟會與X教授率領的X戰警之間,一場永恆之戰開始了……     《X戰警:第一戰》將於今年6月3日美國公映。(責任編輯:劉冉)
  • 聖鬥士仙女座瞬獨立戰勝過幾次敵人?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雖然說鳳凰星座的一輝是個弟控,時不時的出來保護弟弟,但是瞬畢竟也不是吃乾飯的,還是有獨立戰勝敵人的能力的,而且次數可也不少呢!瞬的第一戰也就是在銀河戰爭時期,對決的是獨角獸星座的邪武,邪武可是青銅五小弱的頭馬,可是在瞬的眼裡面可是弱小的不行,就連星雲鎖鏈這一關都過不去,更不要說什麼星雲氣流了,瞬在比賽裡是處處留情,是可以輕鬆取勝的,不過後來一輝的出現打亂了比賽的現場,邪武也被一輝一拳搞定,不過這一站無論如何瞬是可以輕鬆取勝的。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 美國獨立宣言:要繼續效忠英國嗎?膽子大的人,讓美國獨立
    1775年年末,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第二次大陸會議的代表們,以為加拿大的法國人一定很想脫離英國人的控制。在他們看來,英國徵服對北美洲殖民地太苛刻了,肆意破壞殖民地的商業,就連他們自家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法國人呢。
  • 美墨戰爭︱美國如何通過戰爭成為美洲主宰者
    美墨戰爭爆發於1846年,結束於1848年。通過這場戰爭,美國奪取了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美墨戰爭是美國第一次在外國土地上進行的一場主要戰爭,是美國以武力進行領土擴張的開始,也是以自由立國的美國社會在思想上所遭受的第一次衝擊。
  • 1812年英美戰爭,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連首都都丟了的戰爭!
    1812年英美戰爭,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連首都都丟了的戰爭!美國在1775—1783年的獨立戰爭獲勝。既然美國是通過打敗英國,推翻它的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兩國的恩怨就自然不會因為一場戰爭而了結。第一次獨立戰爭之後,美英兩國籤訂了《巴黎條約》,規定密西西比河以東是美國的領土,但美國並不滿足,而是想要藉助戰爭的勝利繼續擴張領土,這就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英國並不想看到美國實力壯大起來。所以,英國對於美國仍然採取在各方面打壓的態度。
  • 蝴蝶效應的範例,當年美國的獨立,是因為中國的原因
    有人看到這樣的標題,一定會覺得是天馬行空,信口開河,但如果仔細剖析了歷史的脈絡,就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的獨立的確是由當時的中國所間接推動的。有一個名詞叫蝴蝶效應,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導火索燃燒的起始點就在中國。這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完美範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 美國介入的戰爭中有哪些是沒打贏的
    在這244年間美國先後經歷過獨立戰爭、謝司起義、美墨戰爭、第二次美英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美菲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格瑞那達戰爭、巴拿馬戰爭、海灣戰爭、索馬利亞內戰、波士尼亞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內戰以及敘利亞戰爭等200餘場戰爭。美國建國至今的244年間只有18年沒打仗。
  • 美國歷史十大燒錢戰爭公布 二戰位居第一
    在美國歷史上,很多早期戰爭都以奪取土地而終結。美國在19世紀40年代的美墨戰爭中,奪取了如今美國西南部的大部分土地。同樣,在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中,美國奪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的控制權。二戰之前的所有衝突中,幾乎所有的美國防預算都花在了直接衝突上,也就是戰爭開銷。例如,美國花了1899年GDP的1.1%來打美西戰爭,總國防開銷僅佔GDP的1.5%。
  • 蝴蝶效應的範例,當年美國的獨立,竟是因為中國的原因
    有人看到這樣的標題,一定會覺得是天馬行空,信口開河,但如果仔細剖析了歷史的脈絡,就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的獨立的確是由當時的中國所間接推動的。 有一個名詞叫蝴蝶效應,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它用自然界的現象舉例,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歷史上的美國-1812年的戰爭
    1812年戰爭,焚燒華盛頓是一個英國入侵華盛頓特區的首都美國。1814年8月24日,在紐約戰勝美國人後布萊登斯堡戰役由少將率領的英國部隊羅伯特·羅斯燒毀的建築物包括白宮(被稱為總統府),以及美國國會大廈,以及的其他設施美國政府。
  • 韓戰:美國軍方高層的歷史評價
    「必須承認,如果我們的地面部隊被迫在沒有海空軍支援的情況下獨立作戰,那麼共產主義浪潮在最初的60-90天內就會席捲對馬海峽。」「還有,在1950年11月底和12月初的戰爭緊要關頭,如果不是英勇的海空軍竭盡所能支援地面部隊,我們的損失一定會更大,甚至我們的行動會徹底失敗。」以上都是曾先後出任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他1956年出版的回憶錄裡對韓戰的部分評價。
  • 拉丁美洲獨立後反而打亂?究竟為何?與美國相比,究竟差在哪?
    但在此後的100多年裡,雖然擁有豐富資源的拉丁美洲經濟條件優越,但是實際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於處於同一區域鄰近的美國,為何獨立後的拉美各國在經濟上沒有美國那樣大發展呢?首先在政治上考迪羅主義限制了經濟的發展,雖然獨立以後拉丁美洲,獲得了政治自由,但是在經濟上依然保留半封建的大地產制,政治上也建立了地主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成為軍事獨裁統治制度。
  • 加州想鬧獨立?美國政壇爆發「大地震」,美國真能解體嗎?
    此番講話暗含深意不言而喻,加州就是在趁疫情爆發之時想謀求獨立,或者說就是要造美國的反。加州是美國經濟實力最強,人口、人種最多、包容度和友好度最好的一個州,先後因獨立向聯邦政府提交過200多次提議。前期由於川普上臺後推行"移民""持槍"等政策與加州的利益相悖,獨立愈演愈烈,曾發生過多次獨立示威遊行,還仿照"英國脫歐"方式提交過一份"加州脫美提案",要求允許進行投票廢除美國法律規定的加州不能獨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