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

2021-01-08 澎湃新聞
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

2021-01-06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導語:Aβ自身抗體譜的紊亂可能參與了AD的發生和發展。

阿爾茨海默症(AD),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在早期階段,AD的特徵是大腦中澱粉樣蛋白β(Aβ)和tau蛋白的聚集和記憶力減退。早在AD發作前15-20年,有毒的β-澱粉樣蛋白分子就已在患者大腦中積累。當患者意識受到損害時,其腦內的神經元已經大量死亡,進而導致腦萎縮。 這種情況下,再用藥物來清除澱粉樣沉澱或神經纖維的纏結,很難挽救已經死亡的神經元。

Aβ是AD的核心治病物質,Aβ在腦內沉積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是AD的主要病理變化。針對Aβ的免疫治療,包括主動免疫(Aβ疫苗)和被動免疫(Aβ抗體),在AD動物模型中被證實有效。而AD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目前均以失敗告終,主要失敗原因之一為副作用的發生,具體機制尚不清楚。人體內廣泛存在天然Aβ自身抗體(NAbs-Aβ),研究表明NAbs-Aβ能夠拮抗Aβ的神經毒性作用,對AD起保護作用。

此前,來自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神經內科王延江教授的研究提示,NAbs-Aβ具有表位相關的功能異質性,即中段NAbs-Aβ能夠顯著抑制Aβ聚集、拮抗Aβ神經毒性作用,從而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而N端NAbs-Aβ則能夠與神經元直接結合併促進Aβ產生,促進神經元凋亡;AD患者體內Aβ自身抗體譜呈現特徵性紊亂,即中段的NAbs-Aβ比例相對降低而N端NAbs-Aβ比例相對升高,Aβ自身抗體譜的紊亂可能參與了AD的發生和發展,同時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

近期,王延江教授團隊進一步對NAbs-Aβ與AD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進行了評估。相關結果發表在Science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該研究是一項中國與澳大利亞同時進行的跨國研究。我國的研究人員從重慶市大坪醫院連續招募了91名散發性AD患者。相匹配的對照組(CN)從大坪醫院健康體檢中心隨機招募。其中,兩組分別有40名參與者進行了腰穿收集腦脊液(CSF)。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影像、生物標誌物和生活方式(AIBL)研究是一項老年相關神經影像學、生物標誌物、生活方式的縱向研究。重點進行臨床和神經心理學分析。AIBL招募的參與者進行了72個小時的隨訪,分別在基線、18、36、54和72個月進行。共納入360名參與者,包括210名Aβ-PET-CN、120Aβ-PET+CN與30名Aβ-PET+AD患者。

結果顯示,與CN受試者相比, AD的患者血漿與CSF中靶向Aβ氨基末端的NAbs-Aβ水平明顯升高,而靶向中段的水平則明顯降低。其中,上述水平的變化與患者基線時較高的腦澱粉樣變性和隨訪期間較快的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綜上,研究結果證明了Aβ自身抗體譜的紊亂可能參與了AD的發生和發展。適應性免疫系統在AD進展過程中的呈動態改變,並與當前的被動免疫治療策略相關。

參考文獻:

Liu YH, et al. Associa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antibodies to β-amyloid with cognitive decline and cerebral amyloidosis in Alzheimer’s disease. Science Advances 01 Jan 2021. DOI: 10.1126/sciadv.abb045

原標題:《Science子刊: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可實時研究大腦深層結構細胞外pH動力學的探針
    5,Science子刊: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來源:MedSci梅斯澱粉樣蛋白β(Aβ)是阿爾茨海默症(AD)的核心治病物質。人體內廣泛存在天然Aβ自身抗體(NAbs-Aβ),研究表明NAbs-Aβ能夠拮抗Aβ的神經毒性作用,對AD起保護作用。
  • 禮來阿爾茨海默病抗體療法達到2期臨床主要終點
    今日,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宣布,該公司靶向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的單克隆抗體donanemab,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將評估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的綜合指標的下降速度延緩了32%。這一新聞一出,隨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研究發現解決阿爾茨海默病血腦屏障損傷的通路
    原創 David Orenstein 阿爾茨海默病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沿大腦血管系統沉積的澱粉樣蛋白會導致一種稱為腦澱粉樣血管病(CAA)的疾病,從而損害血腦屏障(BBB)功能並加速認知退化。
  • Nat Commun:體外合成的Aβ蛋白在結構上不同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
    2019年11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徵在於A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也稱為Aβ原纖維)和tau蛋白衍生性的神經原纖維纏結物在神經元中沉積。一些觀察結果表明Aβ肽對於觸發疾病發作至關重要。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2020 年 7 月 29 日,羅氏(Roche,SWX: RO)與布魯塞爾生物技術公司 UCB Biopharma 就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抗 Tau 抗體 UCB0107 研發達成了近20億美元的合作。這是羅氏在 2014 年、2019 年和 2020 年多次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受挫之後的再次下注。
  • 國內首個「中美合作阿爾茨海默病MCBT預防與治療中心」 在東方綠地...
    中美多家知名醫療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該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將共同指導該療法用於國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臨床預防與治療。MCBT療法,即Memory & Cognition Boosting Therapy(多維低頻伽馬波)療法,是通過使用低頻的聲、光伽馬波治療,聯合刺激視聽兩個大腦感知區域,有效改善與阿爾茨海默症的腦和神經有關功能的治療方法。
  • 阿爾茨海默(AD)超重磅!渤健/衛材β澱粉樣蛋白抗體aducanumab在...
    該藥是一種靶向β澱粉樣蛋白(Aβ)的抗體,在臨床試驗中被證明可以去除大腦中的Aβ,並顯著減緩AD和輕度AD痴呆導致的輕度認知障礙(MCI)。如果獲得批准,aducanumab將成為第一個有潛力有意義地改變AD進程、減緩AD臨床病情下降的治療方法,同時也將是第一個證明去除Aβ可以獲得更好臨床效果的治療方法。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買菜忘了付錢、要買五樣菜只買了三樣、不會算帳了、做決定常出錯、容易迷路、學習使用某些日常工具或家用電器(遙控器、微波爐等)有困難、記不清當前的月份、忘記和家人約好的聚會、自己放置的東西經常找不到、總是提相同的問題、一句話重複多遍等,都是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郭起浩介紹道。
  • 褪黑素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腦微血管病變?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賴紅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褪黑素可在Aβ介導的退行性認知障礙疾病中通過改善腦部微血管的異常病變,從而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該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相關信號通路在發揮作用。
  • 專家點評Sci Advances | 袁增強組發現蘆丁可用於幹預阿爾茨海默病
    主要研究方向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蘆丁幹預AD新發現:促進腦內小膠質細胞清除Aβ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發病率高,危害大,已成為全球需要優先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臨床上缺乏治癒或延緩AD進展的藥物。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文章介紹(1)
    Inestrosa團隊證明了Wnt信號傳導通路是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加工的基礎,且其功能障礙可導致體外澱粉樣蛋白β的產生和聚集。經典的Wnt信號傳導通路的缺失將加劇阿爾茨海默病轉基因小鼠模型中的澱粉樣蛋白β的沉積。在出現阿爾茨海默病表現前,抑制轉基因小鼠模型中Wnt信號傳導通路可導致記憶缺失、tau蛋白磷酸化和澱粉樣蛋白β形成及聚集,說明Wnt信號傳導通路功能障礙將加速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
  •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結構揭開—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德國科學家團隊開展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首次報告了從阿爾茨海默病和腦澱粉樣血管病患者腦組織中分離的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的結構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校附屬同濟醫院王培軍教授領銜的研究項目《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雙重靶向納米方法是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有利工具
    阿爾茨海默病的一般病理特徵是大腦中澱粉樣β蛋白斑塊沉積和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而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的發展,乙醯膽鹼酯酶水平的改變以及活性氧的形成為共同支持因素。最近的研究還顯示澱粉樣β蛋白和非澱粉樣蛋白途徑的相互關聯行為,這使疾病更加嚴重。
  •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42:08 德國圖賓根大學Mathias Jucker研究小組發現,在轉基因小鼠中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圖片來源:123RF阿爾茨海默病(AD)會造成記憶力下降、認知衰退等問題,而早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前,患者的大腦中就已經悄悄發生一連串的病理性變化
  • 認知功能下降可以通過腦-腸軸機制提前幹預治療
    近期國外知名科學媒體NewScientist發布文章《阿爾茨海默病可能始於腸道並擴散至大腦》,文中認為β-澱粉樣蛋白的蛋白質在大腦中聚集形成斑塊,破壞正常的大腦功能。科學家在死於這種疾病的人的腸道中發現了β-澱粉樣沉積物。
  • 研究揭示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發展的β-澱粉樣蛋白聚合體結構
    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和科羅拉多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繪製了一種導致阿爾茨海默症加速發展的侵略性蛋白質聚合體的分子結構。賓漢頓大學生物物理化學助理教授Wei Qiang說:"大約10%的老年痴呆症病例是由家族突變引起的。
  • 腦科學日報:深睡眠預防阿爾茨海默添新證;適度飲酒也會損傷大腦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高天明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cute EPA-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 mice is prevented by DHA的研究論文,探討了EPA和DHA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並對其分子靶點進行了深入研究。
  • 個案報告:糞菌移植後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快速改善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老年人中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佔所有痴呆的60%-80%。該病的特點是漸進性記憶喪失、認知功能障礙和腦內β-澱粉樣蛋白肽的積累。隨著年齡的增長,該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65歲以後,年齡每增加5歲,發病率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