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幕後英雄:海豹隊員跳海接應返回艙

2020-11-23 華夏經緯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當人們回想起阿波羅11號時,腦海裡立刻浮現的是阿姆斯特朗從月球傳回激動人心的話語,以及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插上美國國旗的場景,卻很少有人會知道曾經有4位英雄冒著生命危險確保登月太空人們平安返航。

  1969年7月24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指揮艙返回地球,落入距離夏威夷海岸約1000英裡(約合1609公裡)的太平洋水域。海豹突擊隊精挑細選出4名身強體壯的遊泳高手,前往指揮艙降落地點,帶領登月勇士們平安回家。

  海豹突擊隊隊員約翰·沃爾夫拉姆是此次任務的4名執行者之一。阿波羅11號飛船指揮艙落入太平洋之後,沃爾夫拉姆和隊友們在第一時間乘坐直升機,靠近表面因大氣層摩擦而燒得漆黑、還冒著騰騰熱氣的指揮艙。抵達目的地後,沃爾夫拉姆最先跳入冰冷的海水,他需要使用繩索和海錨固定仍在水中飄搖的指揮艙。並且,沃爾夫拉姆有且僅有一次套住指揮艙的機會,所幸專業素養過硬的他沒有令大家失望。隨後,韋斯·切斯特等其他3名海豹突擊隊隊員也加入了接應行動,他們3人通力配合,很快幫助太空人登上了在低空盤旋的直升機。

  「我透過艙口窗觀察太空人們的狀況如何,幸運的是,他們精神很好,不僅衝我微笑還豎起了大拇指,」現年63歲的沃爾夫拉姆回憶說,「當時沒覺得這個任務有多艱巨,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後怕。」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三部分組成。1969年7月21日3時51分,登月艙在兩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操縱下,在月球實現軟著陸。另一名太空人柯林斯則留在指揮艙內,繼續沿著環月軌道飛行。阿姆斯特朗爬出登月艙的氣閘式艙門後,從5米高的進出口緩慢地走下9級扶梯。4時7分,他的左腳先放到月球表面,靜寂的月球塵土上第一次印上了人類的腳印。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時18分鐘,除安裝大量測試裝置外,還採集了23公斤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然後駕駛登月艙返迴環月軌道與母船會合對接,飛向地球。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飛船指揮艙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安全降落,圓滿完成了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飛行。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號飛船,其中5次成功,共有12名太空人登上月球。(中國日報網站)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紀念阿波羅11號首次登陸月球50周年,2019年CNN推出了紀錄片電影。電影真實地再現了50年前那一場迄今為止人類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電影沒有旁白,真實影像資料搭配完美、緊張而恢弘的音樂,穿插著任務執行時的真實聲音,讓50年後的觀眾享受了一次視聽盛宴。
  • 阿波羅11返回艙返回地球(視頻)
    阿波羅11返回艙返回地球(視頻) 2007
  • 海豹隊員→醫學博士→火星太空人
    這份亮瞎眼的名單對於學渣們無疑是極度虐心的——除了來自麻省理工、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學、加州理工和美國三軍名校的各種博士、博士後乃至教授大牛,還有一位履歷全面開掛的海豹部隊成員喬納森.金。第22批太空人與國家領導人合影。後排左起第二位是大學霸、海豹隊員、醫學博士、韓裔二代移民喬納森金。
  • 阿波羅11號的主要目標: 「執行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
    阿波羅11號的主要目標似乎簡單而直接 - 「執行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正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官方文件裡所表述。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機組人員:指揮官沃爾特·希拉,月球艙駕駛員沃爾特·坎寧安、飛行艙指揮員多恩·艾塞爾。發射時間:1968年10月11日返程時間:1968年10月22日,3名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
  • 阿波羅號在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場的情況下,是如何返回的?
    科學家們想發射衛星或者飛船擺脫地球的吸引力,需要達到11.2KM/s,而引力的大小則是取決於星體的質量,質量越大,引力越大。而現如今任何太空飛行器自身都沒法做到這一點,必須用火箭發射器進行助推,比如阿波羅的土衛五,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
    對於阿波羅13號上的太空人來說,當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活著返回地球。按照正常的計劃,飛船往返地月之間的燃料和電力本完全由服務艙提供。而此時,服務艙已經嚴重損壞了。預料到服務艙處於崩潰邊緣,並很可能連累用於返回地球的指令艙,地面決定,關機保平安,讓太空人關閉指令艙和服務艙的系統。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登月艙相機差點被他賣掉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米切爾進行的心靈感應實驗給他帶來了爭議。甚至在他離開之前,就曾告訴美聯社記者,他對精神現象和超感知覺非常迷戀,他認為人類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最後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阿波羅14號後備指令長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說,這些興趣幾乎讓米切爾無法執行任務。
  • 阿波羅11號是如何把太空人帶回地球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其中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了。共成功了六次把十二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且安全帶回。這幾天是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50周年紀念活動,在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發射成功,7月20號成功登陸月球表面。月錶停留時間大約是21小時,月面行走時間大約2個小時,最終安全返回。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虎嗅網
    這是一段看起來和阿波羅8/10/11/12號都差不多的旅程,尤其對於指令長詹姆斯·洛威爾而言。上一次,他駕駛的是阿波羅8號,那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繞月飛行。於是,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第二次前往月球的太空人。
  •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
    uUuedncuUuednc阿波羅11號是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第五次載人飛行任務,機組人員包括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uUuedncuUuednc宇宙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三大部分組成。指揮艙是飛船的主體,是太空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 樂高10266NASA阿波羅11號登月艙測評
    關於樂高新款NASA合作套裝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是盒照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而德國樂高媒體promobricks已經率先在德國樂高實體店買到了這款套裝,並且發布了該款套裝第一篇測評。與NASA相關的樂高套裝早就有了。
  • 紀錄電影「阿波羅11號」的壯觀聲音製作幕後 下
    今天帶給大家《阿波羅11號》紀錄片電影聲音的文章的下半部,沒有看的請先點擊:重塑歷史:把「阿波羅11號」的壯觀聲音銜接在一起 紀錄電影聲音製作 上請看中文《阿波羅11號》幕後製作特輯:這種歷史資料製作的紀錄電影其實一直以來並不少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阿波羅11號任務的3名成員如何返回地球?
    20天後的5月25日,倍感壓力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發表阿波羅登月計劃演講,提出要在70年代來臨之前,也就是10年之內,把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他希望用載人登月,在太空競賽中徹底戰勝蘇聯。
  • 激動||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於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慶祝英雄凱旋,點讚中國航天!值得一提的是搜救用上了無人機!
  • 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
    日20時17分40秒(UTC),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7月21日2時56分(UTC),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這是他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NASA TV將同步(49周年後)播放一段全新的視頻,請做好準備,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publicAstroReality 製作了重溫月球之旅的頁面,回顧了人類月球任務的歷史,最後定格於阿波羅11號著陸點,網址:https://  www.astroreality.com
  • 如果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失敗?B計劃:1通電話和1場月球葬禮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一場前所未有的冒險圓滿結束。在那之前,沒有人敢保證這場登月計劃鐵定成功,對於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以及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來說,自己手中握的到底是「單程票」還是「往返票」是個未知;對於參與計劃的科學家來說,太空人能否順利登月,登月後能否平安返回地球也都並無定數。人們喜歡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阿波羅11號也是如此。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登月之旅 儘管歷經波折,阿波羅計劃仍然一步步挺進月球,最終由阿波羅11號首先抵達了人類夢寐了數千年的終點。 1969年7月16日,在土星5號巨型火箭的助推下,阿波羅11號飛船從位於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場起飛,前往38萬公裡之遙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