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失敗?B計劃:1通電話和1場月球葬禮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9 09:27:57 來源: 娛樂奔跑

舉報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一場前所未有的冒險圓滿結束。在那之前,沒有人敢保證這場登月計劃鐵定成功,對於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以及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來說,自己手中握的到底是「單程票」還是「往返票」是個未知;對於參與計劃的科學家來說,太空人能否順利登月,登月後能否平安返回地球也都並無定數。人們喜歡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阿波羅11號也是如此。

  

  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正式實施前,就要求幕僚做了一份「B計劃」,它會在特殊情況下啟動,科學家認為這個特殊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將登陸艙引導回月球軌道的時刻,如果太空人不能將登陸艙開回到月球軌道上的指令艙,那麼即使完成了登陸月球的計劃,太空人也將會滯留月球,最終因為飢餓而死亡,當然在那種情況下,他們也有可能選擇自我了斷。

  

  回到那一天,在「鷹」號登陸艙著陸成功6個半小時後,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表面,身在白宮的尼克森撥通了從地球向月球的電話,這通意義非凡的通話也讓尼克森成為了第一個往月球打電話的人。通過電視信號轉播,人們也聽到了這次跨越星球的交談,尼克森向太空人們表示,正是他們的努力讓天空歸入了人類世界。

  

  事實上,這通電話掛斷後,「B計劃」上的另一通電話也做好了準備。一旦太空人在離開月球表面以及登陸艙起飛的過程中出現意外,美國宇航局會首先切斷與太空人的通信,並由總統告知太空人的家人以及世界發生了什麼。

  

  「B計劃」大約是在1969年7月18日,也就是出發前的一周左右確定的,包括一通打給太空人妻子的電話、一封向世界的演講稿、一場月球葬禮。

  

  在那通假設中的電話裡,尼克森會先表示遺憾,並告知兩位太空人的妻子,她們的丈夫在月球任務中犧牲了,願他們能夠安息。隨後,開始公開的演講,從已經公布的講演稿中可知其大致內容:「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是勇者,他們深知有無法返回的風險,但同樣也知道必須有人做出嘗試和犧牲。後來者會追隨他們的腳步,帶他們找到回家的路。作為先驅,他們永留人心。每當夜晚來臨,人們仰望星空便會知道,那裡早已有人類的印跡。」

  

  演講結束後,還有會有一個月球葬禮以示紀念,而登陸艙就是他們的棺槨。

  

  萬幸的是「B計劃」並未啟動,雖然登陸艙確實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比如奧爾德林無意中碰壞了一個與點燃引擎有關的開關,但還好有驚無險,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最終成功與月球軌道上等待的科林斯匯合,並一同返回地球,創造了歷史。歷史沒有如果,然而從略顯悲壯的「登月失敗B計劃」裡,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是人類那種與生俱來的探索精神和無畏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紀念阿波羅11號首次登陸月球50周年,2019年CNN推出了紀錄片電影。電影真實地再現了50年前那一場迄今為止人類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電影沒有旁白,真實影像資料搭配完美、緊張而恢弘的音樂,穿插著任務執行時的真實聲音,讓50年後的觀眾享受了一次視聽盛宴。
  • 如果阿波羅13號未能返回地球呢?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美國宇航局將阿波羅13號登月任務稱為「成功的失敗」,這是一個關於在太空中的一次爆炸中生存和戰勝的故事,這次爆炸威脅了三名月球附近的太空人。但是如果NASA失敗了呢?地球會變成什麼樣?根據AGI的計算,阿波羅13號奧德賽指揮艙本應在1970年5月20日重返地球大氣層,大約是在爆炸破壞了奧德賽的重要氧氣和電源連接約5周後。那麼如果宇宙飛船在1970年4月沒有安全返回地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事實上,太空人吉姆·洛弗爾、弗雷德·海斯和傑克·斯威格特確實是通過全世界機組人員、任務控制中心和小組的複雜救援工作安全返回家園的。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當第一批阿波羅太空人格斯·格裡森姆、埃德·懷特和羅傑·查菲在佛羅裡達州發射臺進行模擬操作時,太空艙突然起火,火情快速蔓延,導致3名太空人全部遇難。這次災難導致美國宇航局重新檢查了阿波羅計劃的所有方面,並對許多太空飛行器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當年春天,太空人們接受訓練的任務被正式命名為「阿波羅1號」。機組人員:維吉爾·格裡索姆、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
  • 月球上沒有發射場,那麼阿波羅計劃時的太空人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這是很多人疑惑的事情,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發射探測器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有著專門的發射場、還需要專門的運送火箭。但是這些裝置在月球上都沒有,那麼當初阿波羅計劃時候的太空人是如何返回地球的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並且安全返回地球,其中阿波羅13號失敗了。我們可以先來看下阿波羅號探測器的構造,下圖中是阿波羅13號,就是失敗的那一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登月艙、指令艙和服務艙。
  • 阿波羅11號是如何把太空人帶回地球的?
    月球是人類飛出地球之後的首站,距離我們大約38萬公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其中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了。共成功了六次把十二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且安全帶回。這幾天是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50周年紀念活動,在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發射成功,7月20號成功登陸月球表面。月錶停留時間大約是21小時,月面行走時間大約2個小時,最終安全返回。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大推力運載火箭土星五號,其次就是阿波羅飛船。飛船共分為三大部分:登月艙、指令艙、服務艙。
  • 阿波羅13號50周年:一次成功的失敗
    阿波羅系列任務的火箭結構示意圖,從左至右分別是登月艙LM,指揮艙CM和服務艙SM。注意左邊是前面月球方向。| pixabay經過廣泛的測試,阿波羅號火箭準備行動。阿波羅計劃的頭幾次發射,即阿波羅1-10號,是首次登月的「練習」。阿波羅1號原計劃是近地軌道載人飛行實驗,但在地面演習中發生了火災,三名航天員不幸喪生。
  • 登上月球的代價——阿波羅1號慘劇
    太空競賽初期,水星計劃非常的熱門。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
  • 50年後再看「阿波羅13號」,如果當初沒有返回地球,現在又會怎樣
    如果阿波羅13號沒能返回地球會怎樣?——50年後再回首NASA將阿波羅13號(Apollo 13)登月任務稱為「一次成功的失敗任務」。眼看就要在月球上著陸,阿波羅13號突然發生了爆炸,「奧德賽」(Odyssey)指揮艙受到嚴重損壞,三名太空人的生命受到重大威脅,但他們最終仍安全返回地球。如果NASA那次失敗了呢?如今,NASA標誌性的登月計劃已經過去50年了,仍有組織在研究和分析阿波羅13號事件,軟體公司AGI(分析圖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因為有一些項目能夠順利登陸到月球表面,而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等,也有一些項目登陸失敗的,如2019年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都是在著陸階段墜毀到了月球表面,所以這兩個登月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 阿波羅1號慘劇,讓人類登上月球的一課
    太空競賽初期,水星計劃非常的熱門。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 1,又稱為人造地球衛星1號),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當時國際上甚至流傳著蘇聯已具備了發射洲際核彈的能力,引發諸多西方國家的恐慌。
  • 航天史最偉大失敗,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太空人用4天逃回地球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關於美國阿波羅計劃的討論也就越來越多,美國共組織7次載人登月,6次成功,而失敗的這次也被成為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失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在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接連成功登月之後,1970年,美國開始了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共搭載了3名太空人: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弗萊德·海斯。
  • 阿波羅11號的主要目標: 「執行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
    這份文件於1969年6月26日,由阿波羅計劃主管山姆•C•菲利普斯(Sam C. Phillips)和載人飛行副行政官喬治•E•穆勒(George E. Mueller)共同籤署。文件完美地反映了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在1961年5月設定的目標,即「美國應該致力於在這十年結束之前將一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並讓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
  • 為什麼說23天返回的嫦娥5號,比8天的阿波羅11,還要先進?
    阿波羅11號嗎?,這是土星五號強大的運載能力背書的,可以說沒有土星五號,就沒有阿波羅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在191.2千米的待機軌道上運行了2.5圈之後再出發,這個軌道上由於大氣分子比較密集,並不是久留之地,後期的阿波羅15、16、17號待機軌道低至150千米,這個軌道停留的時間更短!
  • 阿波羅13號任務,為什麼被稱為最成功的失敗?
    迄今為止,唯一派遣太空人登上月球並安全返回的國家,只有美國1969年到到1972年,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在這7次任務中,美國先後6次將共計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並使其安全返回地球,而唯一的一次「失敗」,發生阿波羅13號任務期間。
  • 阿波羅號在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場的情況下,是如何返回的?
    科學家們想發射衛星或者飛船擺脫地球的吸引力,需要達到11.2KM/s,而引力的大小則是取決於星體的質量,質量越大,引力越大。而現如今任何太空飛行器自身都沒法做到這一點,必須用火箭發射器進行助推,比如阿波羅的土衛五,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嫦娥五號苦等6天才返回,為什麼比阿波羅飛船直接返回地球更先進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終於帶著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了。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先後完成登月、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等過程,最後返回地球,整個月球任務耗時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