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機」和「非轉」的異同,看亞馬遜買全食的背後邏輯

2021-01-09 動點科技

亞馬遜以 137 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消息,使得這個周末不再平靜。關於亞馬遜布局全食,並且如何將個性化推薦及算法延伸到線下,網上已經有了不少的分析。不過引起我關注的,卻是全食超市主打的 「有機食品」 這個屬性。

說到有機,一般是指種植過程中不添加農藥,不添加這個那個,也是為了保證產品的所謂 「純天然無汙染」,這沒來由的讓人想到轉基因。要求非轉基因在很多掌握科學素養的朋友眼中被認為是一種交智商稅的行為,不過,就宣傳策略和針對目標用戶的訴求而言,卻真的與有機食品有異曲同工之處。而那些對於非轉基因嗤之以鼻的人卻不一定會拒絕有機食品。

我想,這其中的差別大概是這個樣子:所謂有機,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在種植模式上 「復古」,追求工業革命前的種植效果。而非轉基因是在其中一個關鍵節點(育種)上 「復古」,但對於其他環節(光照,土壤,農藥,肥料)不加限制,所以效果沒有有機那麼明顯。單純從非轉一個變量上控制,難以如反轉者期待的那樣保障食品安全。

由此,要全方位的控制食品生產過程的變量,使得它不會出現一些不確定性,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這才是整個過程當中最致命的地方。不用或者少用化肥農藥,一定造成 「良品率」 低,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來實現跟機械化大生產農業類似的產出量。

所謂自動化就是一個替代人力的過程。因為自動化的加入,才攤薄了某些以前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服務成本,使得這些服務也能夠進入尋常百姓家。比如說,古時候要想在夏天吃到冰鎮的食物,就需要冬天派人到深山中鑿冰,並且把它存到地下的冰窖,到夏天再一點點取出來使用。而今天因為冰箱的大規模普及,這種原本需要很多奴隸勞動才能實現的生活方式被大規模複製了。

自動化無可避免的會使得一些出賣勞動力,為其他人獲得生活方便的人們失業,但是對於有資格享受,或者還差一點點就能享受到這些服務的人們來說,他們將會因為人力被替代,服務降價而獲益。所以未來很高成本的產品或服務,一定是要用人的,例如你去銀行辦業務使用自動櫃員機就免服務費,但是如果有專業的顧問陪同的話,那麼就要收顧問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當有機產品擺到商店貨架上的時候,其售價是比大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高很多的。有記者最近的體驗表示,全食大部分商品是有機食品、水果、沙拉、比薩等熟食,一盒藍莓 70-80 元人民幣,一盒酸奶 20 多元人民幣,屬於美國中高檔超市。這與我 2015 年初在紐約全食的體驗相差無幾。

不過,除了自己去超市購物,美國人更熟悉的是開車或者叫電商送貨上門,因為美國實在是太大了。那麼,額外的一筆運送和儲存的費用,倒是可以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的方式省下來的因此你可以在運輸成本上面自己負擔一點,或者讓機器來代勞,由此分擔較高的商品售價,讓你有機會花類似的錢,享受到含有更多人力勞動的有機食品

所以生鮮和有機食品,需要用零售環節的免人工,來降低總的人力成本,這就呼喚越來越多的諸如 Amazon Go 這樣的,沒有安排櫃員,人力成本為零的超市,以及京東在 618 所測試的那種無人駕駛的送貨車輛這樣的變革。你能在配送環節省下的人力成本越多,自動化的程度越高,用戶使用整個服務的價格就越低。

推而廣之,現在對於整個的零售業市場,實際上是採取了一種電商積極進取,而傳統的零售業消極應對的這種攻守態勢。這主要是因為,電商掌握將整個程序自動化的方法以及技術,而實體商業擁有的只是經營場所。實體商業成本下降的空間有限,反而可能成本還在逐漸上升。而電商的訣竅就是擁有分發成本下降,甚至下降到無限趨近於 0 的方法。

因此,未來如果實體商業想要在跟電商的融合當中佔據主動權,就一定要自己來發展自己的數位化團隊,並且一定要以整個的裁撤人力,全部歸為自動化作為自己轉型的最終目標

相關焦點

  • 亞馬遜又出手 全食超市再度降價 美雜貨股應聲下挫
    作者:王超亞馬遜計劃本周下調全食超市(Whole Foods)數百種商品的價格,這將是亞馬遜收購全食後最廣泛的降價。這不是亞馬遜第一次下調全食超市商品的價格。在亞馬遜收購全食的第一天,亞馬遜就下調了全食超市超過100種商品的價格,多數商品降幅超過30%。此外,亞馬遜還計劃開設自有超市門店,價格將低於全食。亞馬遜計劃本周下調全食超市(Whole Foods)數百種商品的價格,這將是亞馬遜收購全食後最廣泛的降價。本次調價將包括大量的蔬菜、水果和肉類產品。
  • 這一年亞馬遜和全食過得如何?又為何讓谷歌下決心牽手京東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公司與另一個公司的戰略合作,而我們卻不能忽視這背後蘊藏的對整個行業的謀劃與野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將京東與Google牽手的2018年6月18日往前倒推一年:2017年6月16日,正好是Amazon宣布以每股42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線下全食超市的日子。這筆總額為137億美元的跨界交易,目前的近況如何?
  • 被亞馬遜收購一年半後,全食又漲價了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獲悉的內部文件報導:亞馬遜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Foods)對數百款產品進行提價,以「彌補包裝、食材和運輸等方面不斷增加的成本」。這是自亞馬遜收購全食以來,第二次上調其產品價格。去年12月份,超市內的550款商品也經歷過一波漲價。
  • 有機顏料與染料、無機顏料之間的異同簡述
    有機顏料與其他兩種著色劑有何異同呢? 有機顏料與染料的異同      有機顏料和染料都是有色的有機化合物,從有機顏料與染料的化學結構來看,兩者極為相似,甚至有的有機化合物既可以作為染料使用又可以作為有機顏料使用,
  • 亞馬遜「金牌會員日」活動即將開啟 全食超市將加入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亞馬遜今年的購物節活動「金牌會員日」將會把全食超市涵蓋在內,這一舉動將給實體零售商構成壓力。亞馬遜在周二宣布,該公司年度購物活動「金牌會員日」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6日15時(北京時間7月17日凌晨3點)正式啟動,持續至7月17日結束。此次活動將持續36個小時,較去年的30小時延長6個小時。在今年的「金牌會員日」,亞馬遜將向全球金牌會員提供超過100萬種專屬交易,而且活動還將包括在全食超市舉行的精選交易。
  • 平價超市無出路 全食超市致力打造一個高逼格超市
    全食銷售的有機食品、天然食品及其他一些美食的價格會比普通食品高40%至175%,全食一度被冠以「全薪光」(Whole Paycheck)的稱呼,以形容其價格之高。然而,雖然賣的如此之貴,排隊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雖然全食一直強調自己不是為小圈子做生意,不是為了精英們,而是想改變世界。但是幾乎它的所有超市都開在富人區,因為富人們更願意為健康買單。
  • 亞馬遜又出手:全食超市再度降價 美國雜貨股應聲下挫
    亞馬遜計劃本周下調全食超市(Whole Foods)數百種商品的價格,這將是亞馬遜收購全食後最廣泛的降價。這不是亞馬遜第一次下調全食超市商品的價格。在亞馬遜收購全食的第一天,亞馬遜就下調了全食超市超過100種商品的價格,多數商品降幅超過30%。此外,亞馬遜還計劃開設自有超市門店,價格將低於全食。
  • 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對美國零售地產的新威脅
    文 / 莫恆勇 李晟6 月 16 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收購美國有機生鮮雜貨連鎖超市全食公司(Whole Foods)。此次收購將打破目前美國生鮮雜貨市場的經營模式,並將加快網購模式向生鮮雜貨領域滲透的步伐。
  • 靠買全食超市,亞馬遜又講了一個收入比利潤重要的故事
    今晨亞馬遜公布今年 7-9 月經營業績,它共取得 437 億美元營業收入和 3.47 億美元經營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 34% 和下跌 40%。其中收入增幅為五年來最高值。報告發布後,亞馬遜股價上漲 7% 重新回到 1000 美元以上。市值也增加約 300 億美元。
  • 有機,非轉基因,綠色,無公害……這些食物標籤都代表什麼意思?
    太長不看總結版:最讓人關心的問答1)有機或非轉基因更加營養和健康?答: 沒這回事。2)一點點化學物質殘餘會不會傷害身體?答: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符合國家標準就不會傷害身體。不求甚解詳細版:【A】無公害食品——無公害食品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符合國家標準」。
  • 百億收購全食,亞馬遜卻只會一招,美媒忍不了了:多去學學盒馬!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亞馬遜在看到盒馬的超前性之時,在去年花費巨資收購了全食超市,以補充線下短板,有意思的是在收購前夕,亞馬遜CEO貝佐斯還專門跑到上海的「偷師」盒馬,最後才敲定了這項137億的天價收購案。時間證明,貝佐斯去年收購全食超市的這項決定是無比的正確,數據顯示,亞馬遜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上漲38%,利潤翻番,是亞馬遜八年來最強勁的銷售增長,而亞馬遜還專門強調,收購全食超市功不可沒。為了繼續保持這種高速增長,亞馬遜正在儘量與中國的阿里保持步調一致。
  • 中國人不愛讀書,卻愛買Kindle,他們全被亞馬遜套路了
    這些跟在亞馬遜後面做閱讀器的,全是大廠,但加起來都不是亞馬遜的對手。這些推陳出新、不斷優化的服務,讓某些不怎麼讀書的人也忍不住入手,雖然買回家後往往是吃灰、壓泡麵...過去一年,Kindle付費電子書的下載量和Kindle付費用戶數,較2013年分別增長了10倍和12倍。這也是亞馬遜的一貫策略:用低價迅速佔領市場,再通過增值服務來盈利。
  • 《非零和博弈:人類命運的邏輯》丨看不見的大腦
    需要注意的是,運輸和信息溝通的成本不僅僅出現在這件外袍最終被「購買」的時候——「銷售」這一層面上——它還出現在商品製造的環節裡,比如從南方購得雪松樹皮以及從北方購得銅。在各個環節裡,隨著運輸和信息溝通成本的降低,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將運作得更加順暢。這些成本降得越低,各博弈方之間的關係的非零和程度也就越高——各方通過互動而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多,這個交易網的人均生產力也就越高。
  • 被亞馬遜收購的全食超市正在告別黃金時代
    6月16日,亞馬遜以137億美元收購美國食品連鎖超商Whole Foods(全食超市)。據Dcist.com網站的數據顯示,全食超市一包藜麥的售價為9.99美元,而喬氏超市則是4.99美元;無麩奶酪披薩在全食超市的售價為7.49美元,而克羅格超市則是4.99美元,為此,一些對有機食品有消費需求,但經濟能力受到衝擊的客群則傾向於相對來說更具性價比的平價超市。
  • 從京東Joy,看IP吉祥物背後的商業邏輯
    以下結合電商的發展趨勢探討小狗Joy背後的商業邏輯。一、改變金屬小狗Joy啟用於2013年3月30日,如今更換為萌萌噠的小白狗。從IP造型的三大構成要素看,IP主體和IP名稱保持不變,IP造型發生了如下變化:簡化色彩和材質,放大頭身比例,強化造型特徵(三角形的頭,笑臉,白色)。
  • 偉大的公司,都會讓業務產生飛輪效應:帶你了解亞馬遜三大業務
    Amazon Prime如果你在亞馬遜進行海外購,幾乎很難不買它的會員,因為購買打折商品同時為你省下的運費和稅費,幾乎都能省出兩到三倍的會員費用。會員在當地區域可享受限時送,除了網上打折優惠和打折專場外,還能免費享受亞馬遜的視頻、音樂平臺上大部分內容,當然也少不了免費閱讀標有會員限免的電子書雜誌。另外,由於亞馬遜在2017年收購了做生鮮的全食超市(WholeFood market),prime會員權限也可用於線下全食超市購物打折。
  • 亞馬遜大火背後的隱形屠殺
    殊不知最悲慘的,其實是亞馬遜的原住民,他們的家園在這場災禍中付之一炬。更可悲的是,在這一切發生以前,雨林深處的原住民就已經知道:家園所遭到的破壞,已經達到了不可恢復的臨界點。他們還知道,這場災難不是天譴,而是人禍;是過多貪婪的「淘金者」和農民焚林所導致的惡果。
  • 從QS排名看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科排名變化背後的原因
    大陸高校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科排名變化引發筆者好奇,這些高校的國際排名與國內排名有何異同?排名變化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本文試圖通過粗略比較2019年QS大學專業排名與2019年教育部第四輪政治學專業學科評估結果報告來一探其中究竟。
  • 比利時IMEC展出有機RFID標籤 由414個並五苯TFT構成邏輯電路
    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和荷蘭TNO在ISSCC 2008上發表了關於有機RFID的演講(演講序號15.3)。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和荷蘭TNO在ISSCC 2008上發表了關於有機RFID的演講  通過集成414個有機半導體材料採用並五苯的TFT構成了邏輯電路。通信距離最大為10cm,能夠以約780bit/秒的數據傳輸速度讀取數據。「數據傳輸速度比原來的有機RFID高5倍以上」(IMEC)。
  • 那個為亞馬遜研發出Kindle、Echo的部門,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虎嗅網
    矽兔君今天帶大家一起探究Lab126背後的故事。貝索斯的理念,澤爾的靈魂你很難簡單地用一句話形容擁有3000員工的Lab126是一個怎樣的實驗室,但是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他們將自己鮮明的個性注入這個實驗室:傑夫·貝索斯和格雷格·澤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