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同的研究中心之間轉移受試者?

2021-02-23 GCP頻道

臨床試驗相關各種法規,指南等文件均明確要求受試者權益,安全和權力的保護是臨床試驗的核心,是首位的。申辦者,研究者以及監管機構無論是在試驗設計,還是在分析和處理任何問題和突發狀況時,均應將受試者的保護放放在第一位。

2020年1月以來,新冠疫情肆虐,交通受阻等因素導致受試者無法如期到site進行隨訪,臨床試驗也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申辦方,研究者迅速制定應急預案,啟動BCP流程,採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護受試者的安全,權益和權力。其中,安排受試者其他研究中心進行訪視也是一項重要的行動計劃。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如何在不同的研究中心之間轉移受試者,需要哪些具體的流程和操作。為了有效展開討論,以下討論內容是基於受試者長期轉入同一臨床試驗的其他研究中心進行訪視為背景。

該話題的討論路線圖如下,包括5個方面:

觸發因素

發起人

轉出site

轉入site

監查和數據管理

臨床試驗中,受試者需要轉入其他研究中心進行訪視的情況雖然存在,但並不常見。因為觸發該事件的發生是需要一定的因素。常見的原因如下:臨床試驗的幾個主要干係人都可以是事件的發起人,也就是受試者,研究者,或申辦者和CRO都可以提出申請。但無論誰是發起人,研究者和申辦方/CRO都要在及時獲悉並討論行動方案。

原創精品課程已經上線,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直播間。推薦課程如下:

      -經過核實確認的受試者日記的複印件(或ePD的交接)通知受試者轉入site首次訪視安排(日期,地點,聯繫人,注意事項)由於轉出site全權負責受試者已經完成的訪視的各種活動和操作,也是相關數據的所有人,也需要對產生的數據負責。因此,筆者建議在文件資料移交時,僅僅移交經過核實確認的原始文件的副本(certified copy)。受試者在原site相關訪視的數據錄入,清理和答疑仍舊由原site的研究者和CRA負責。受試者在轉入site的新的訪視產生的數據管理由轉入site的的研究者和CRA負責。

上面我們討論的內容是受試者長期轉入其他的研究中心進行隨訪的狀況。如果疫情期間或由於一些其他臨時的原因,受試者僅僅是短期在其他研究中心隨訪時,上述的流程可根據臨床試驗的具體情況,訪視的內容等酌情來執行其中的部分內容即可。無論如何,相關操作的核心是要充分保住受試者的權益,安全和權力,充分體現倫理的原則。

各位小夥伴們,您對受試者在不同研究中心之間轉移的話題有什麼建議或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鼓勵原創!歡迎打賞!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如何在保護受試者權益前提下,保證臨床研究質量?
    如何保護受試者權益和臨床研究總體質量?劉佳表示,在疫情之下,臨床研究團隊需要對項目進行周密的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計劃,而這些計劃則需要基於GCP的要求。在計劃中,我們需要從受試者、研究者、申辦方、研究中心、研究方案等多個角度考慮,各方最大和最關注的權益有哪些,以及如何保障各相關方的權益。
  • 季羨林的「世界文化中心轉移說」
    季羨林先生在晚年,住在醫院裡仍一直關注和研究東西文化中心的轉移問題,他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發少年狂,一系列引人關注的怪論、奇思問世。在季先生的這些怪論奇思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即「文化中心轉移論」。他寫道:「從人類的全部歷史來看,我認為,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新藥】索元生物全球三期臨床ENGINE研究首例受試者入選
    精準醫療領軍企業索元生物今日宣布其關鍵性全球三期臨床試驗ENGINE研究日前已在中美兩國多家研究中心啟動,首例受試者正式入組,此受試者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已開始接受研究藥物治療。索元生物的ENGINE研究,是一項國際性、隨機、雙盲、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DB102聯合R-CHOP對比R-CHOP在攜帶全新基因生物標記物DGM1的初治高危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受試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研究於2017年10月在中美兩國獲得藥物監管機構批准,新藥臨床試驗將在兩國共約60家研究中心進行,目前ENGINE研究在中美各研究中心同步開展。
  • |受試者|類固醇|腫瘤|-健康界
    其中,PD1與CTLA4免疫雙組合為今年研究熱點。比如O藥(納武利尤單抗)和伊匹單抗(Yervoy)是BMS公司的PD1單抗和CTLA4抑制劑,目前已經有多個適應症獲批(黑色素瘤、腎癌、肝癌及結直腸癌)。阿斯利康的I藥(Imfinzi)聯合tremelimumab亦在不同癌種綻放光芒。但是聯合使用,價格昂貴,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也是巨大的經濟負擔。
  • 恆瑞PD-1臨床試驗部分受試者出現血管瘤
    近八成臨床受試者現血管瘤症狀江蘇恆瑞醫藥,是國內創新藥企代表,2015年該公司PD-1項目SHR-1210在尚未上市前就有償許可給美國Incyte公司,收益2500萬美元首付外加7.7億美元總額裡程金,即當SHR-1210項目每完成一個重要研究進展,Incyte就會從7.7億美元中拿出一定比例作為項目進度款支付。
  • 部分人體醫學研究缺有效管理 收費侵犯受試者權益
    部分人體醫學研究缺有效管理 收費侵犯受試者權益   近年來,部分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如手術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不規範、缺乏有效管理,給受試者帶來健康風險,甚至以收費服務方式侵犯受試者權益。此次制定《辦法》,旨在建立健全醫學科學技術研究管理體制,規範醫療衛生技術、公共衛生幹預、計劃生育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涉及人體的醫學臨床試驗研究行為。
  • 受試者可以撤回知情同意書嗎?
    但是,受試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因任何個人原因撤回知情,即受試者主動要求退出研究,且不應受任何懲罰、對於目前和後續的治療不受任何偏見與歧視。注意,如上述,受試者可以撤回知情同意,即受試者主動要求退出研究,但受試者永遠不能撤回知情同意書。
  • 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如何承載患者和藥企的希望,關於臨床試驗受試者...
    本篇文章探討的就是臨床試驗受試者招募相關的話題,我們採訪了藥企、受試者招募公司、醫生、受試者等機構和個人,希望了解受試者參與臨床研究的意願和行為,以及它將如何影響製藥行業的發展。主要發現如下:1. 參與臨床研究的受試者或健康人並不是「小白鼠」,受試者的權益和安全是臨床研究考慮的首要因素,優先於科學和社會獲益。
  • 2020年LANCET重磅研究TOP10深度盤點|糖尿病|柳葉刀|受試者|疫苗|...
    中期分析匯總了這些數據並進行了分析,與分析單個試驗相比,為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提供了更高的精度,人們也因此更廣泛地了解了該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在試驗中,一半的受試者接種了牛津疫苗,另一半的受試者為對照組,接受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或生理鹽水。
  • 許重遠:關注受試者權益,託起生命重量
    許重遠博士,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受試者保護工作委員會牽頭髮起人,主任藥師/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主任、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兼Ⅰ期臨床研究室主任、穗港新藥臨床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 生物醫學研究要保證受試者知情權 不得欺騙利誘
    (試行)》,旨在規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和相關技術的應用,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人的尊嚴,尊重和保護人類受試者的合法權益。:採用現代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方法在人體上對人的生理、病理現象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進行研究的活動;通過生物醫學研究形成的醫療衛生技術或者產品在人體上進行試驗性應用的活動。
  • 研究揭開細菌基因跳躍轉移機理
    一種本來沒有耐藥性的細菌如何通過「竊取」其他細菌具有耐藥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從而演變成耐藥菌株,這是一個長期困擾生物學家的難題。
  • 研究揭示自閉症與腸道細菌之間的潛在聯繫
    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正在揭示自閉症與腸道微生物組損傷之間的潛在聯繫。該研究揭示了一種機制,即腸道細菌數量的改變會導致微生物解毒和線粒體功能異常。腸道問題在自閉症兒童中很常見,最近的幾項研究(儘管規模不大)顯示,使用健康受試者的糞便移植可以改善兒童自閉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也許,微生物組研究人員在將他們的發現轉化為臨床療法時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障礙是腸道細菌種群因人而異、令人瞠目結舌的多樣性。
  •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4:57:46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Kamila Naxerova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Johannes G.
  • 重磅級文章聚焦癌症轉移研究新成果!
    一種新型抗體分子有望明顯抑制癌症轉移doi:10.15252/emmm.201911164排列在血管內部的細胞層表面的受體或能刺激腫瘤中新血管的形成並加速癌症轉移,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一種特殊抗體成功阻斷了該受體的功能,從而就能有效抑制乳腺癌或肺癌小鼠機體中癌症的轉移性生長
  • 中國臨床研究能力提升與受試者保護高峰論壇6月22日順利召開
    6月22日-23日,中國臨床研究能力提升與受試者保護高峰論壇(以下稱CCHRPP)在上海順利召開。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附屬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上海醫院協會副會長張殿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主任、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許重遠,腫瘤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健,中國藥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張曉東等領導出席會議。
  •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馮衛東)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
  • 揭秘肥胖與癌症轉移之間的神秘關聯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題為「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 scaffolds identify full-length collagen VI as a driver of breast cancer cell invasion in obesity and metastasi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塔夫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肥胖和癌症轉移之間的關聯
  • 重磅級文章解讀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181534511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萊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發現一種較小的蛋白--- JAG1---似乎在癌症幹細胞如何發生分化和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之前已針對癌症幹細胞如何通過控制參與胞外信號轉導、傷口癒合和胚胎發育的Notch信號通路而在彼此之間和與外部世界之間進行通信提出了多種理論,比如EMT理論、乾性理論、癌症代謝理論和Notch-Delta理論。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們已發現激活這種信號通路的配體是如何發生差錯從而讓遷移性的癌細胞保持在一起並幫助它們附著到身體新部位的結締組織上。
  • 五要素影響世界科學中心轉移
    關於世界科學中心,根據一些學者的統計分析,有世界科學單中心說、科學多中心說、科學主中心與副中心說(表 1 和 2)。技術發展也是有起有伏,地域分布也不平衡,也有世界技術中心轉移說(表 3)。實際上某一學科、某些學科群也有世界中心,以往對此缺乏統計分析。 借鑑英國著名學者貝爾納的研究發現,日本學者湯淺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了 16—20 世紀世界科學活動中心及其轉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