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以學術不端為由撤回了牛津大學2018年發表的兩篇論文。其中一項研究提到的T1 Mapping技術在心臟成像方面影響頗深,曾引起眾多心臟病學專家的關注,並於2015年被牛津大學專門報導。
兩份撤稿聲明都將責任歸咎於第一作者Alexander Liu,論文發表時他還是該實驗室的一名學生,撤稿聲明發出後,他提出了異議。
撤稿通知
第一篇論文題為《Diagnosis of Microvascular Angina Using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根據web of science統計,這篇論文被引用了59次,是一篇高被引論文。
原文連結:https://www.onlinejacc.org/content/71/9/969
下面是這篇文章的撤稿通知:
JACC決定撤回這篇論文,是基於牛津大學調查後得出的結論。學校審查小組的結論是,第一作者Alexander Liu博士應對其中涉及到的學術不端行為負責,學術不端行為僅限於第一作者,沒有發現其他合著者的學術不端行為。但第一作者不同意該調查結果,他已向獨立裁決辦公室(OIA)提出了投訴(OIA負責審查學生對高等教育的投訴)。
審查小組對這篇論文的具體審查結果為:
•本研究中並非納入了50名患者(原文:28名CAD患者的35支血管,22名NOCAD患者的66支血管),實際上是26名CAD患者的31支血管,25名NOCAD患者的60支血管,3名患者各有2支血管被重複計算才得出66支血管。只有6名患者符合NOCAD的定義;
•年齡差異很大的5名對照也被納入到研究分析中;
•在論文修改時,對照組被反覆地排除在分析之外,但作者也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在研究中作為對照的受試者是患者,而不是健康的對照;
•圖5的數據是編造的。
審查小組的意見是,這篇文章需要撤回,因為它存在重大違規行為,其結論也不可靠。
以下共同作者也同意撤稿:Vanessa Ferreira, Rajesh Kharbanda, Stefan Neubauer, Stefan Piechnik, Michael Jerosch-Herold, Keith Channon, John C. Forfar, Joanna Liu, Rohan Wijesurendra.
第二篇論文的題目為《Gadolinium-Free Cardiac MR Stress T1-Mapping to Distinguish Epicardial From Microvascular Coronary Disease》, 該論文已被引用了41次。
原文連結:https://www.onlinejacc.org/content/71/9/957
以下是撤稿通知中審查小組給出的具體調查結果:
•第一作者捏造了部分數據,修改了真實的研究數據,使得論文和中心插圖顯示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即T1 mapping技術能夠區分心外膜梗阻性冠狀動脈疾病和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
•本文中對照組的受試者數量、年齡,以及患者間差異的統計學檢驗是不正確的;
•圖2的數據是偽造的。
審查小組的意見是,這篇文章需要撤回,因為存在重大違規行為,其結論也不可靠。
以下共同作者同意撤回:Vanessa Ferreira, Rajesh Kharbanda, Stefan Neubauer, Stefan Piechnik, Keith Channon, John C. Forfar, Michael Jerosch-Herold, Andreas Greiser, Joanna Liu, Rohan Wijesurendra.
第一作者提出異議
Liu對撤稿聲明表示異議。在一份聲明中,Liu表示:
作為一名學生,在準備論文的過程中,我無意中犯了一些錯誤,我很抱歉,這讓我進行了一些感悟和反思。可是這些錯誤並沒有在內部審查中被發現;論文經通訊作者最終審核後才進行了提交。所謂的數據操縱不是我做的。我的觀點得到第三方高級學術專家和律師的支持。
關於第一篇文章,Liu在聲明中寫道:
•我在分析的時候,把血管和受試者的分析混合到了一起,導致受試者和血管數量上出現錯誤。在論文準備的早期階段,我接受了一名資深學者的指導,他讓我對每條血管的數據進行分析,後來通訊作者又要求對每個受試者進行分析,這讓我很困惑,但我還是在血管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做了更多分析,血管分析的結果本身是正確的。這個錯誤使我非常懊惱。但是在內部審查期間,它也沒有被發現。我不知道當時有重複計算的血管,這是一個無心之過。
•也由於無心之過,5個年齡差異較大的對照被納入了分析,但這並不會改變研究結論,也沒有在內部審查中被發現。一共有25個對照,最終分析需要20個對照,因此5個對照被排除,但這並不影響研究結論;
•有一小部分志願者不是完全健康的,雖然他們被納入研究,但這並不會改變研究結論,也沒有在內部審查中被發現;
•圖5是一個說明性的圖。這個錯誤與第二篇文章的圖2相同,可能是因為提取信息的軟體不同所致。
關於第二篇文章的審查結果,Liu在聲明中繼續寫道:
•中心插圖中的數據不是我而是第三方所操縱的。在分析的最後階段,計算公式被多個表格中的值所覆蓋而無法展示,造成文章的完整性不足;
•我承認「對照組受試者的數量、年齡和統計檢驗」的計算錯誤,包括對照組和患者組之間比較的p值,但這些p值不影響主要結論,在內部評審中也沒有被發現。
•圖2是一張說明性質的圖,它展示了不同受試者的真實影像資料,當然許多患者的單獨影像資料我也有,並不是偽造的。
撤稿觀察網(Retraction Watch)問Liu 誰可能操縱了數據,他表示「我不知道誰有權限訪問文件,這並不是我所能調查的」。
Liu 說,雖然他同意「操縱數據的文章不應該發表」,但他提出了一個撤稿外的解決方案,用一個刪除了不實數據的版本來替代原先的論文。
參考文章:
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0/09/28/major-heart-journal-retracts-two-papers-from-oxford-group-for-misconduct/#more-120564
推薦醫咖會專欄課程《基金申請與標書撰寫入門課》!
講解基金申請前的科研思維培養、基金申請中的樣本量測算以及基金標書撰寫的核心要點。
使用電腦,打開醫咖會,觀看專欄視頻:
https://www.mediecogroup.com/zhuanlan/courses/37/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