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掉落神壇的韓春雨又要發表科研論文,未經同行審議的論文上線

2020-12-05 高校網大秀

韓春雨新論文上線

曾引發網絡爭議的韓春雨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三年前韓春雨由於一篇高影響的科研論文遭受全球科研工作者的質疑,很多科學家甚至為了重複韓春雨的創新基因編輯方法浪費了大量時間,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反覆按照韓春雨所謂的創新基因編輯方法得到想要的結果,越是公開發表質疑,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質疑韓春雨的論文有問題,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作為共同通訊單位的浙江大學首先撤出這篇論文,浙江大學沈嘯從作者名單中去除,韓春雨也主動撤稿,將近兩年的調查,河北科技大學才出示對韓春雨的處理決定!從2016年到2019年,韓春雨一直都表現的很沉寂。近日,韓春雨在BioRxiv上傳了自己最新的基因編輯論文,BioRxiv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技期刊,而是沒有經過同行審議後,為了不讓同類的論文搶佔先機,在網絡中率先宣誓科研成果屬於自己首發。

一夜封神的韓春雨

河北省是中國高等教育最匱乏的省份,唯一的211高校還坐落在天津市,因此作為河北科技大學,中國不知名高校的普通教師可以發表打破國際基因編輯技術壟斷的科研論文,國內的科研界瞬間被點燃,各種名譽和誇讚接踵而來,三流學校去的世界一流原創科研成果,甚至很多人跑到清華大學水木論壇中,嘲諷清華大學青年教授顏寧,認為顏寧的成就對於韓春雨就是小兒科,顏寧是靠著冷凍電鏡做機械重複式的科研成果,而韓春雨則是真正的原創!對於顏寧也公開質疑韓春雨的科研論文,被很多網友認為是嫉妒和酸的不行!雖然科研界有過真理存在少數人手中的時候,但是大部分科研造假都會被揭示!因為真的假不了,假的永遠也真不了,科研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準則!

其實最受傷的是河北省

由於苦於省內沒有一所高水平的高等學府,河北省在韓春雨發表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後,2016年8月,河北科技大學成立基因編輯研究中心,計劃投資資金將近2億元,然而一年後的2017年8月,韓春雨卻主動撤回這篇論文,兩年後的2018年8月,河北科技大學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各種稱號,並且回收了撥款給韓春雨的科研經費和各種科研績效獎勵。寄託於河北科技大學可以快速成長的河北省再次感受到了失望,每年高考屢創歷史分數線新高的河北考生,其實也希望省內可以有幾所高質量的高等學府,最近幾年河北省內清華和北大的高考分數線全國第一!

相關焦點

  • 韓春雨團隊三年後再度發文:尚未經同行評審,仍在職河北科大
    此外,曾引發造假風波的那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高峰同樣為此番這篇新論文的第一作者,第三作者姜峰也在新論文作者之列。韓春雨團隊在bioRxiv發表文章。 bioRxiv是一個免費的在線檔案和分發服務,用於生命科學中未經發表的預印本,由非營利性的知名研究實驗室——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運營。
  • 中科院院士發表科研論文,被同行審議討論半年,迫於壓力主動撤稿
    被同行討論半年的論文2019年1月,第二軍醫大學孫穎浩院士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發表一篇《Sirt3 suppresses calcium oxalate-induced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 韓春雨主動撤回論文 河北科大將啟動學術評議
    最終,在編輯們的協調下,三個獨立小組的成果形成了一篇單獨的反駁性論文,並通過了同行評議。同時,去年12月,韓春雨及同事還有另外幾個獨立研究小組,提供了新的數據,稱已經重複了NgAgo基因編輯活性。這篇社論提到,由於編輯和一位外部評審人都判定這些數據太過初級,不滿足發表標準。因此,決定給這些原始論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組更多時間來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論點的實驗證據。
  • 韓春雨沉寂3年"再發論文":為此前工作的延續
    通常,首發在未經同行評議的預印本上,是為了獲得首發權。「韓春雨下一步還會投正式投期刊的。」前述人士推測。新聞回顧2016年5月,《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韓春雨團隊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被媒體以「甘坐冷板凳、十年憋大招」的故事原型炒作而走紅。
  • 韓春雨 NgAgo 論文被《自然 - 生物技術》撤稿:系作者主動申請
    《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題為《是該數據說話的時候了》社論,文中宣布韓春雨團隊撤回了於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自然-生物技術》在社論中表示:「我們現在確信韓春雨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自然-生物技術》在發表社論的同時,還發布了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已不具備重發基礎
    昨日,針對曾經轟動整個學術圈的「韓春雨事件」,河北科技大學官網發布最新調查結果,稱該校副教授韓春雨在此前的爭議論文中不存在「主觀造假」,並且該爭議論文已經不再具有重新發表的基礎。今日上午,韓春雨也通過學校對此調查處理結果表態,稱:「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韓春雨沉寂3年「再發論文」,單位為河北科大基因編輯中心
    通常,首發在未經同行評議的預印本上,是為了獲得首發權。「韓春雨下一步還會投正式投期刊的。」前述人士推測。新聞回顧2016年5月,《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韓春雨團隊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被媒體以「甘坐冷板凳、十年憋大招」的故事原型炒作而走紅。
  • 韓春雨:論文發表後接到恐嚇電話 只有好人才走得遠
    幾個月來,欄目組曾兩度安排播出這期節目,卻又總是在播出前臨時更換了其他節目,其中緣由還要從一篇論文說起。2016年5月2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一篇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課題組的論文,描述了一項全新的高效基因編輯技術NgAgo,這項新技術一經發表就迅速獲得了學術界的重視。許戈輝:為什麼要叫AGO啊?
  • 韓春雨發表基因編輯新論文,發明基於CRISPR的RNA追蹤成像系統
    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的新論文:Background free tracking of single RNA in living cells using catalytically inactive CasE.
  •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 關於基因編輯的論文撤稿
    《自然·生物技術》昨天發表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等論文作者的主動撤稿聲明,持續發酵近一年的「韓春雨事件」有了一個初步結果。在學術出版裡,受到廣泛質疑的論文在期刊的調查和協調下,往往由論文作者主動向期刊申請撤稿,以減少對論文作者科學信譽的傷害,同時避免更多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引用該論文。
  • 一文讀懂韓春雨事件:論文已被撤稿 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
    [摘要]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發表論文公布NgAgo基因編輯實驗,但隨後多國實驗室表示實驗無法重複,質疑其論文真實性。8月3日,韓春雨論文已由《自然-生物技術》撤回,該期刊稱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2016年5月2日,韓春雨(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論文發表後,在國內外引發強烈關注,甚至被部分媒體譽為「諾獎級」實驗成果。
  • 漩渦中的韓春雨:正實驗研究論文結果無法重複原因
    一年前,英國《自然 生物技術》雜誌刊載了一篇有關「基因編輯工具」的論文。論文的負責人「一鳴驚人」,得到了學界和媒體給予的無限榮光。  在《自然》雜誌社的所屬期刊上發表論文,通常表明,該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學研究的最前沿,並有可能對未來科學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發表論文通訊作者韓春雨,來自河北科技大學,在生物技術領域幾乎名不見經傳。
  • 韓春雨撤回《自然》子刊論文 河北科大:將啟動學術評議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所作出的基因編輯論文成果,在被科學界同行集體公開質疑一年多後,於北京時間8月3日從《自然-生物技術》撤稿。同時,《自然-生物技術》發表文章,表示判定韓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大量與其初始發現相悖的證據。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但他表示,實驗論文不會馬上發表。  論文稱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距離韓春雨文章發表6個多月,仍沒有實驗室公開聲明實驗重複成功。昨日,記者了解到,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在線發表。  根據該雜誌官網介紹,其由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創辦。
  • 河北科技大學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
    新華社石家莊9月1日電(記者 齊雷傑)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備受輿論關注的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相關情況的調查處理結果,稱河北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
  • 韓春雨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撤下論文就沒事了嗎?
    一篇論文,一種無法重複的實驗,幾番公開爭論,難以回應的疑問——在經歷了從榮譽、讚美到爭議、質疑的15個月之後,北京時間昨天(3號)凌晨,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所作出的基因編輯論文成果,終於在「眾聲喧譁」中撤稿。引人關注的是,這次撤稿是韓春雨團隊主動申請的。
  • 韓春雨接受校方調查結果:論文存缺陷,研究過程不嚴謹
    IT之家9月1日消息 昨天,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對於韓春雨論文事件的調查結果,今天韓春雨表示,接受調查結論和處理意見,對於媒體同行的質疑發表不當言論表示歉意。此前,韓春雨發表的論文《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有人稱這是「諾獎級」的發現,還有人對這一研究持懷疑態度。學術界質疑聲越來越強烈,韓春雨隨後選擇撤稿。經校方與第三方國家實驗室的調查和實驗重現,認定韓春雨並沒有主觀造假,但文章已經不具備發表價值。
  • 韓春雨NgAgo基因編輯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事件就此落幕?
    BIOON/---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為此,這個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最終落下帷幕。2018年9月1日,韓春雨就河北科技大學公布撤稿論文調查處理結果表示接受,並且表示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中外20家實驗室發表文章 聲稱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因為實驗結果的整理整合和學術論文的發表需要較長的時間,學術刊物上面發表的學術質疑文章往往會晚於學術同行之間交流以及在其他平臺上的質疑。但通過學術期刊發表無法重複的實驗數據,無疑是最為學術的質疑方式。這些數據表明這些實驗室在按照韓春雨描述的實驗和檢測方法進行重複實驗的過程中,無法檢測到NgAgo介導的基因編輯的產生。
  • 國際學術發表又被批量撤稿,這次是33篇論文
    據媒體報導,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多媒體工具與應用》批量撤銷33篇論文,加上該期刊近兩年撤下的另8篇論文,總共有41篇論文被撤,其中這已經不是國內學術圈在國際發表上的第一次集體出醜了。2017年4月,施普林格集團旗下的《腫瘤生物學》雜誌一次性撤銷107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