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治療誘導的肺癌進化歷程

2020-12-05 科學網

研究揭示治療誘導的肺癌進化歷程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9:05:26

美國加州大學Trever G. Bivona、Collin M. Blakely和美國Chan Zuckerberg Biohub公司Spyros Darmanis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揭示了治療誘導的人肺癌進化過程。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020年8月20日的《細胞》上。

研究人員對30例患者靶向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獲得的49份臨床活檢樣品進行了轉移性肺癌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超過20,000個癌症和腫瘤微環境(TME)單細胞分布圖揭示了豐富而動態的腫瘤生態系統。癌細胞scRNA-seq揭示了可靶向的癌基因,這超出了臨床上檢測到的靶基因。

殘留病變(RD)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表達肺泡再生的細胞標誌物,表明治療誘導了原始細胞狀態的轉變,而治療上存在疾病進展(PD)的癌細胞則上調了犬尿氨酸、纖溶酶原和間隙連接通路。在RD處存在激活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減少,以PD為特徵的細胞免疫抑制狀態。由scRNA-seq揭示的生物學特徵獨立於臨床上觀察到的生物標誌物。這項研究突出了治療誘導的轉移性癌症多細胞生態環境適應性如何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據悉,肺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它具有異質性、可適應性強的特點,這限制了其治療,並且仍存在許多未解問題。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rapy-Induced Evolut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Author: Ashley Maynard, Caroline E. McCoach, Julia K. Rotow, Lincoln Harris, Franziska Haderk, D. Lucas Kerr, Elizabeth A. Yu, Erin L. Schenk, Weilun Tan, Alexander Zee, Michelle Tan, Philippe Gui, Tasha Lea, Wei Wu, Anatoly Urisman, Kirk Jones, Rene Sit, Pallav K. Kolli, Eric Seeley, Yaron Gesthalter, Daniel D. Le, Kevin A. Yamauchi, David M. Naeger, Sourav Bandyopadhyay, Khyati Shah, Lauren Cech, Nicholas J. Thomas, Anshal Gupta, Mayra Gonzalez, Hien Do, Lisa Tan, Bianca Bacaltos, Rafael Gomez-Sjoberg, Matthew Gubens, Thierry Jahan, Johannes R. Kratz, David Jablons, Norma Neff, Robert C. Doebele, Jonathan Weissman, Collin M. Blakely, Spyros Darmanis, Trever G. Bivona

Issue&Volume: 2020-08-20

Abstract: Lung cancer,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mortality, exhibits heterogeneity that enablesadaptability, limits therapeutic success, and remain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Single-cellRNA sequencing (scRNA-seq) of metastatic lung cancer was performed using 49 clinicalbiopsies obtained from 30 patients before and during targeted therapy. Over 20,000cancer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single-cell profiles exposed a rich and dynamictumor ecosystem. scRNA-seq of cancer cells illuminated targetable oncogenes beyondthose detected clinically. Cancer cells surviving therapy as residual disease (RD)expressed an alveolar-regenerative cell signature suggesting a therapy-induced primitivecell-state transition, whereas those present at on-therapy progressive disease (PD)upregulated kynurenine, plasminogen, and gap-junction pathways. Active T-lymphocytesand decreased macrophages were present at RD and immunosuppressive cell states characterizedPD. Biological features revealed by scRNA-seq were biomarkers of clinical outcomesin independent cohorts. This study highlights how therapy-induced adaptation of themulti-cellular ecosystem of metastatic cancer shapes clinical outcomes.

DOI: 10.1016/j.cell.2020.07.017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882-5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靶向治療誘導的肺癌進化: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遠端轉移是導致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關注基因組變異對肺癌發生和發展的影響,發現了EGFR, ALK, ROS1和BRAF等高頻變異的癌基因,為靶向治療提供了可能,延長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時間。然而靶向治療可能伴隨著皮疹、腹瀉、出血、肝損傷等副作用,並且患者常常由於獲得性耐藥而復發。
  • 【單細胞文獻解讀】靶向治療誘導肺癌進化
    ,而遠端轉移是肺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靶向治療雖然可以延緩部分患者的生命,但肺癌的異質性仍會導致腫瘤細胞適應新環境,出現耐藥。只有了解治療前後腫瘤和微環境的進化過程以及異質性,才能更好指導靶向用藥,改善治療療效。
  • 超2萬個單細胞RNA測序,揭示靶向療法誘導癌細胞進化
    超2萬個單細胞RNA測序,揭示靶向療法誘導癌細胞進化 2020-08-2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放射治療可誘導肺癌細胞對CTLA-4阻斷產生應答
    在一些臨床前研究和對一些黑色素瘤病人進行的研究中曾發現局部放射治療能夠增強機體對抗CTLA-4抗體的系統性應答,但是對於一些無法對CTLA-4阻斷產生應答的腫瘤來說,放射治療是否也能誘導有效的系統性應答目前仍不清楚。放射治療能夠促進抗腫瘤T細胞的激活,這種作用依賴受放射線照射的腫瘤中誘導表達的I型幹擾素。
  • 肺癌最新研究進展,與腸肺微生物息息相關|微生物群|腸道菌群|肺癌|...
    07微生物對肺癌的治療作用當前,肺癌的傳統療法可分為手術切除,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 即使是現在,在診斷時(III / IV期),仍有近75%的肺癌患者已進入晚期。因此,對肺癌的早期發現和改善的治療變得越來越緊迫。
  • 肺癌精準治療新突破!揭示高海拔地區肺癌人群基因突變特徵
    ,首次揭示高海拔西藏地區肺癌人群基因突變特徵,對指導高海拔地區人群的肺癌精準治療具有重大意義。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列首位,而在高海拔西藏地區,這兩項數據分別排在該地區各癌種的第六位和第四位[1]。據此推斷,高海拔地區肺癌人群可能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肺癌人群的基因特徵,且這種特徵可能與低氧有關。
  • 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炎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ILD是肺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多達22%的ILD患者最終發展為肺癌,其風險約是普通人群的5倍。ILD與肺癌之間有著共同的致病機制,雖然ILD與肺癌之間存在廣泛的流行病學和機制聯繫,但是對這類特殊患者的治療卻缺乏更為廣泛的深入探討。
  • Nat Med:放射治療可誘導肺癌細胞對CTLA-4阻斷產生應答
    2018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些臨床前研究和對一些黑色素瘤病人進行的研究中曾發現局部放射治療能夠增強機體對抗CTLA-4抗體的系統性應答,但是對於一些無法對CTLA-4阻斷產生應答的腫瘤來說,放射治療是否也能誘導有效的系統性應答目前仍不清楚。
  • 科學家揭示北美野狼的進化歷程
    科學家揭示北美野狼的進化歷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5:56:49 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Laurent A. F. Frantz、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Kieren J.
  • 研究揭示硝酸鹽誘導的磷響應機制
    因此,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複雜的信號調控網絡來整合不同營養元素信號,協調其吸收和利用。長期以來,人們對氮磷信號通路解析大多分開進行,導致對氮磷互作機制的理解較為有限。該研究揭示了NRT1.1B-SPX4-NLP3組成的硝酸鹽信號從細胞膜感知至細胞核響應的主信號通路,並揭示了硝酸鹽信號通過NRT1.1B-SPX4實現對硝酸鹽應答基因和磷應答基因的協同調控,實現氮磷營養平衡的分子機制(Hu et al., 2019)。
  • 科學家揭示骨髓惡性腫瘤克隆進化的歷程
    科學家揭示骨髓惡性腫瘤克隆進化的歷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30:45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Ross L. Levine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1:58:19 在小細胞肺癌幹細胞中,無偏倚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可靶向的GNAS / PKA / PP2A軸,這一成果由美國史丹福大學
  • 研究揭示C肝治療失敗過程中病毒變異進化特徵
  • 肺癌治療新思維:靶向腫瘤衍生外泌體免疫治療
    因此,更深入了解肺癌病理對於早期診斷和成功治療至關重要。外泌體作為癌症的「雙刃劍」,既可以促進癌細胞不斷增殖與擴散,又可以應用於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有關外泌體的一些最新研究進展。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症之一,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
  • 適者生存:壓力選擇下肺癌的達爾文進化
    亞克隆的演化是導致腫瘤異質性、對治療產生適應性和癌症進化的基礎。追蹤腫瘤進化的方法:multiregional sequencing從多區域活檢獲得的信息可以有效地使用以重建腫瘤進化動態(或「歷史」),圖形呈現為腫瘤進化樹,存在於所有腫瘤細胞中的樹幹突變代表祖先事件,而異質性遺傳改變構成分支。
  • 微生物群和肺癌:改善免疫治療療效的機遇與挑戰|微生物|肺癌|免疫...
    免疫檢查點藥物PD-1/L1抑制劑的出現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方式,顯著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免疫聯合化療/免疫單藥(PD-L1高表達)已被批准用於驅動基因陰性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儘管如此,仍有近一半的患者未能從中獲益,作為預測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生物標誌物PD-L1或MSI、TMB仍無法適用所有人群。
  • 近期肺癌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揭示了miR-708通過靶向作用COX-2和mPGES-1的表達來抑制致癌PGE2產生的新型腫瘤抑制功能,相關研究結果對於識別新型的miR-708靶點、調節miR-708表達的調節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本文研究還指出,後期科學家們還需要深入理解肺癌的生物學特性,從而幫助改善肺癌的診斷和治療,最終增加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預後。
  • 肺癌免疫治療
    其次,腫瘤細胞面對化療和靶向藥物逐漸耐藥「進化逃避」,這點免疫治療可以解決,因為免疫系統連續不斷地動態適應,因此,如果腫瘤設法逃脫了,免疫系統可以重新「矯正識別」並發起新的攻擊。最後,免疫系統有「記憶」功能,使它能夠記住癌細胞,因此,如果它復發,它可以有目標性去消除癌症。5、免疫治療有哪些種類?
  • 肺癌免疫治療備受關注 「治癒」或成為可能
    肺癌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雖然早期肺癌多是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進行有效幹預,但因易復發易耐藥等特點,5年生存率不足55%。就目前治療手段都局限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而最新的數據顯示:晚期肺癌患者,經過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聯合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十年生存率為5%左右。
  • Cancer Cell: 激酶組+磷酸化蛋白組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每年全球有20萬人死於小細胞肺癌(SCLC)。SCLC腫瘤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增殖和轉移潛力很高且預後差。SCLC腫瘤的DNA和RNA測序鑑定出的可治療的靶標很少,因此尋找SCLC治療靶點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