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八年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我國空間站咋收費?

2020-04-05 老兵說武器

自人類誕生之日起,大家就從未停止過對於太空的想像以及探索。在早些年技術尚不發達,科學知識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對於太空抱有神秘的幻想,將其看做神聖的存在,而在我國古代也有專門從事天象研究的職業,通過對天象的觀測預測禍福,在當時就有簡單版的天文望遠鏡的誕生。

僅僅八年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我國空間站咋收費?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好奇心並未減少,反而有了更加科學的思考,在技術的支持下,也能夠進行一些更加有效的探索。

比如各個國家爭先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在這一領域,僅僅八年的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而我國總工程師卻願意免費提供服務,但是有一點特別要求。

僅僅八年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我國空間站咋收費?

所謂空間站是建設在宇宙之中的一個落腳點,再次科學家們對太空展開相關的研究。然而建立一個空間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首先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持,其次需要技術上的支持,還需要一點點的好運氣。

另外空間站的建立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經過建造以及試驗等多個環節,為此國際上很多國家都是聯合建造空間站的。

僅僅八年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我國空間站咋收費?

多年前由俄羅斯主導,美國等國際上的15個國家共同參與了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由於俄羅斯在這一空間站的建立上佔有主導優勢,因此其他國家使用這一空間站進行研究,就需要向俄羅斯支付一定的費用,美國也並不例外。

而至今為止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已經與俄羅斯合作了八年之久的時間,在這一時期中美國累計支付給俄羅斯39億美元,也就是約合270億人民幣的資金,用於美國太空人搭乘俄羅斯飛船進入空間站進行研究的費用支付。

僅僅八年時間,俄羅斯就痛宰美國270億,我國空間站咋收費?

​隨著時間的發展,俄羅斯的這一空間站即將退役,而我國建造的空間站也將空中登場,對此很多國家也想要與我國合作,我國作為世界大國,一向秉持包容大度的作風,因此決定中國空間站將不對其他國家收取任何費用,不過其他國家需要與我國共享相關研究成果。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載人飛船返回,空間站大幕開啟!俄8年宰了美270億,我國該如何收費
    說得更直白一點,這玩意就是貨運飛船裡的一個收納箱,但它有自主返回地球的能力,美國和俄羅斯都試驗過這個技術,但是不無意外都以失敗告終。雖然西方國家在發展國際空間站時對各國標榜該項目屬於全人類,這也是為什麼叫「國際空間站」的重要原因。早在2000年年底,參加國際空間站就是我國五年計劃中所設立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當美國向英國、法國、日本甚至巴西這樣的國家發出邀請後,當我國向美國提出請求時,美國卻直接拒絕了我國的合作意向。
  • 美國著急了!中國空天飛機助力空間站建設,NASA急讓國會打錢
    但是川普政府卻減少了NASA在2020財年的預算,雖然說僅僅只是削減了約4.8億美元,卻依然讓NASA的官員和科研人員非常不滿。NASA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領先,依靠的正是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以全球幾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航天局為例,NASA被削減後的210億美元都遠超其他國家航天系統的預算總和。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美國此舉也倒逼我國開始打造自己的空間站。我國媒體報導了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稱:針對我國新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工作,我國將在未來兩年中進行多達11次的高密度發射,力爭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初始在軌建造計劃。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 中國空間站即將開建,美國先坐不住了:花重金求俄羅斯送人上太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5日消息,目前已經確認美國正在尋求向俄羅斯購買一個"聯盟號"載人飛船的座位,以圖將一名美國航天員送入國際空間站。據了解,自從2006年以來,美國已經累計從俄羅斯購買了72張"聯盟號"飛船的"船票",累計花費超過40億美元。而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票價也從2000萬美元一路飆升至如今的9000萬美元。
  • 俄羅斯火箭又騰空而起,補給飛船高速飛向空間站,美國要低頭服軟
    長期國際空間站的物資和人員往返都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宇宙飛船,從2011年美國的太空梭退役到在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之前,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是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唯一的選擇。此前聯盟號宇宙飛船在內與空間站的對接需要至少一天的時間,美國的載人龍飛船也是需要24小時的繞飛才會跟得上國際空間站。美國在宇宙飛船的研製上是走了一條彎路,在美蘇太空爭霸時代,美國也是具備宇宙飛船的研製能力,不過在太空梭大規模運用之後,美國就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
  • NASA局長向國會要錢以支持空間站,然而中國航天又無辜躺槍
    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布裡登斯汀甚至說:「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
  • 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俄羅斯有意自己單幹,與中國合作或是良策
    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進程中,國際空間站承擔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創始國之一和中流砥柱,俄羅斯的作用無需贅言。然而,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就多次揚言要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不久前,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副總裁弗拉基米爾·索洛夫耶夫更是提到了2024年這個時間節點。
  • 輝煌的太空歷史,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和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
    它於1973年5月14日發射升空,是有史以來人類發射到近地軌道的最重、最大、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也是美國第一個空間站。 後來又發射了3艘阿波羅飛船與天空實驗室對接,總共有9名太空人。他們駐紮了171天,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進行了270多項科研實驗,拍攝了18萬張太陽活動圖像、4萬張地球觀測照片,並進行了微重力人體生理實驗和材料加工實驗。
  • 我國空間站項目拒絕美國參與,因為「你真的不行」
    ,俄羅斯航天領域積極向美國靠攏。美國也藉機打造國際空間站,穩固其國際地位。不過,當時我國一直期望能夠參與到空間站項目,卻始終被拒之門外。而拒絕的根本原因,是當時我國航天科技依靠獨立自主的研發,已經得到長足進步,雖不及現在的實力,但也已經有了世界航天強國的雛形。
  • 美國載人飛船對接空間站,地面控制中心一片歡呼,俄羅斯笑而不語
    在載人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對接之後,地面控制中心是一片歡呼,這是美國在2011年以來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宇宙飛船的發射。如今美國NASA已經通過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實現了將太空人送入國家空間站的任務,對此俄羅斯是笑而不語,因為俄羅斯的一項紀錄還是沒有被打破,這就是在3個小時左右就實現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這是通過MS-17聯盟號宇宙飛船在10月份實現的。
  • 美太空人:去個空間站還得坐俄羅斯的飛船,我太難了
    (來源:NASA)12月20日美國波音公司載人飛船「星際客機」搭乘「阿特拉斯-5」號火箭升空,開始了第一次不載人測試飛行。按照原計劃,「星際客機」應於21日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期間向空間站運送約270公斤補給和設備,並帶回部分研究樣品。
  • 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根據媒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目前3名太空人已經緊急逃向了俄羅斯艙段,漏氣原因則將在本周末進行查找。不過5天的時間過去後,破損的位置依然沒能找到。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漏氣情況在國際空間站中就有出現,而且同樣位於美國艙中。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段,為何俄羅斯的決定引發美國人擔憂?
    此外當時美國已經掌握太空梭重複利用的技術,憑藉此項技術美國逐漸領先蘇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然而空間站卻成為美國的短板,只能高價向蘇聯購買空間站位置。隨後,蘇聯解體時,由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同時也繼承蘇聯空間站,但該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正式退出太空。
  • 斥6.5億買一張太空船票,美國或遭俄拒絕!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
    空間站。據悉,儘管是全球頭號航天強國,但自2011年載人飛船退役後,美國就失去了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能力,不得不向俄羅斯求助。>年7月,美國已經在向俄購買太空「車票」,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一事上,花費了39億美元。
  • 花了20年,超過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究竟有什麼研究成果?
    國際空間站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歐空局等16個國家共同研製,並且國際空間站也是人類目前為止建造的最大的太空建築並且各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投入,也已超過了1300億美元(未算入通貨膨脹)。20年的時間和1300億美元製造出的國際空間站,究竟在研究什麼呢?對人類未來太空研究又有怎樣的用處呢?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我國卻傳來好消息!俄網友:美國已沒有退路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把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為了讓航天員有一個更加優異的工作環境,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牽頭各國一同研製了國際空間站,自2000年第一批航天員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了接近20年,所以,它的剩餘壽命一直都受到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了國際空間站的最新消息。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發射,國際空間站還能堅持多久
    「天問一號」也發射成功了,根據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了1億公裡,並且它還繼續在奔赴火星的路上。根據周建平介紹,目前工程的全線各項任務進展都一切順利,預計在明年春季,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就將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無人試驗到載人,然後又從單船飛行到多起對接組合飛行,我國已經自主突破,並且掌握了一些列的重大關鍵技術。到目前為止我國航天任務已經取得了16戰16捷的優秀戰績,並且通過6次載人航天任務,一共將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 美國交惡後,俄羅斯或許會投向中國的空間站項目,美國太空夢碎
    他說,該企業的重點將轉移到俄羅斯自己的空間站上。這已經不是俄羅斯第一次說準備退出國際空間站了,自從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之後,俄羅斯就一直打算退出。國際空間站的組成國際雖然由六大太空機構協力完成,但是提供大量數據與理論支持的是俄羅斯。作為繼承很多前蘇聯技術的國家,俄羅斯也擁有著眾多前蘇聯的經驗,這讓俄羅斯的太空技術更加強大。目前國際空間站很多日常運轉相關的工作都是由俄羅斯航天局負責。包括國際空間站的需要的核心艙和大部分艙段,都是由俄羅斯提供的。雖然是六大太空機構協力完成,但俄羅斯把握的就正好是關鍵技術。
  • 中國空間站對美國說不!我國設計師正面回應:美技術未達標
    如今,隨著我國實力的提升,我們在航空領域發展也變得非常迅速,除了北鬥導航之外,我國的空間站也頻繁傳出喜訊,而在這次我國空間站的名額對美國說了不,而真實的原因我國設計師也正面回應道:並非報復,而是美技術不達標。
  • 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空間站(space station)又稱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一直到蘇聯解體俄羅斯有餘力接手時,和平號建設成為了一座全長達87米質量達123噸,有效容積470立方米的巨型空間站,它共有5個實驗倉:天文物理艙、服務艙、晶體艙、光學艙和自然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