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我們在這段經文裡看到一件重要的事:當主 要我們跟隨祂的時候,我們的金錢就會成為一個攔阻。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影響到我們在永生裡的地位,甚至更進一步說,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影響到我們得到或者失去救恩,你有這樣考慮過問題嗎?
但是,我們的貪婪是否影響到了我們的救恩這件事情,很多時候是一個很難區分和分辨的問題。就像在溫水裡被加熱的青蛙,我們很多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處在危險之中,因為對金錢的貪婪和欲望是逐漸隨著世界所教導給我們的信息而在增長的。隨著世界、廣告和你的朋友們對你一步步的影響,你原來認為是很昂貴的奢侈品會逐漸變成必需品(想想10年前你會不會花幾千元去買一個手機?),我們會越來越依賴於這些物品、金錢,而越來越少地倚靠神。
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不要毫無作為、只是等待世界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2),仔細查驗神在聖經中對待金錢的教導,並且改變我們的態度和我們的心。要怎樣做到這一點呢?我們首先需要查考什麼是正確看待金錢的態度,並且對比錯誤看待金錢的態度。然後,我想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問題並且開始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案。如果你曾經與物質主義爭戰過,你會知道這不是一次性 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被神的話語裝備,知道怎樣去和這些問題爭戰。最後我們會討論如何與恐懼和不安全感爭戰。
如果我們在字典上找物質主義的定義,牛津詞典是這樣定義的:「全心沉迷於追求物質的需求與欲望,導致忽視精神層面的生活方式,對物質的興趣完全表現在生活方式、意見及行為上。」換句話說,物質主義是一個著重在購買、花費和積蓄你最為看重的物品上的價值體系。
我想我們聽到這個定義的時候都會同意說,「對啊,物質主義是錯誤的。」但是如果你看看自己的生活,我們常常買一些東西,僅僅因為我們以為購買它會使我們更快樂,或者我們以為購買它能使我們逃離恐懼和不安全感。我們不是僅僅使用我們買來的東西而已,我們將我們自己交託給這些物品,而不是把自己交託給神。雖然我們嘴上所宣告的是信靠神,但是我們實際做出來的卻是信靠物品。當別人挑戰你的時候,我們會合理化這一點說:「這是一個投資。」或者「這可以用得更久。」以及「這是為我孩子買的。」
喜歡積蓄錢財的人並不比喜歡花錢購物的人更加高尚,甚至可能更加物質主義。購物狂將安全與快樂建立在所購買的物品上,而守財奴則把安全與快樂建立在儲蓄上。他們本質上沒有區別。
我們前面也講過,金錢本身並不是邪惡的。金錢會不會成為試探和誘惑 取決於你自己。如果你正確地使用金錢,它可以成為一個祝福,不僅僅可以祝福你,而且可以祝福很多人;如果你錯誤地使用金錢,它可以變成一個極大的危險和咒詛。在面對物質主義的試探和挑戰時,我們首先需要問的是:我們該如何正確地享受物質?然後我們才可以問:我們會怎樣濫用物質。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是在正確地看待物質呢?【你可能得到的答案包括:願意離開、不以犯罪的動機去使用,不依賴物質,為物質感恩,不做會後悔的購買決定……】
提摩太前書4:1-5這樣說:
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假冒。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
當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的時候,以弗所這個地方有假教師,他們宣稱說物質的本質是邪惡的。所以他們禁止嫁娶,也禁止基督徒享受食物,他們認為說如果你能夠禁慾、苦修,人就可以成為聖潔、更加屬靈。保羅不但告訴提摩太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而且還說這是鬼魔的道理。然後保羅從另一面——正面積極的一面-——教導說神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可以被用來為著神的榮耀而祝福百姓。物質怎樣可以榮耀神?我們在這段經文裡看到有三個點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享受物質:感恩的心、神的道和我們的禱告。
首先,是按著神的道正確地理解物質的功用。神用祂所發出的話語創造了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們需要相信這一真理,而這真理是從信心來的。如果我們缺乏對神的信靠,我們就無法討神的喜悅。但神的話語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受造的各樣事物。例如箴言25:16說,「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所以神的話告訴我們,我們可以享受飲食,但是不是暴飲暴食或者把美食當作生活的中心。神的話幫助我們更多地感恩、更多地矯正自己的內心。神的道讓我們在享受受造世界的時候更好地驚嘆於神的創造、神的藝術和神的美麗。
其次,是感謝著領受。物質主義宣稱說,「你配得這一切,你應該為此感到驕傲。你應該向別人炫耀你所賺來的。」但是聖經告訴我們說,要感謝著領受。當我們感謝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我們所有的是一件禮物,這件禮物讓我們認識這位良善的、慷慨的神。當我們感恩的時候,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角色:不是一個主人,而是一個管家。管家為受託管理的物品而自誇是愚蠢的,這就好像你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租了一輛華而不實的車去參加大學同學聚會一樣。
第三,感恩會帶領我們更多地禱告。在禱告中,我們表達我們對神的信靠,和對神供應的信心。無論是餐前簡單的感恩,或是使用神所賜給我們的禮物,禱告都可以讓我們更多地認識我們對神的信靠和需要。
所以,我們對待物質事物的三個合宜的回應分別是:(1)相信神所說的關於物質的經文都是正確的,並成為我們行事的方式;(2)感謝著領受;(3)為自己好好使用而禱告。
但這些僅僅告訴了我們要怎麼使用神所賜的物質,而神在聖經所要做的不僅如此。我們接著在提摩太前書6:17讀到: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請注意在這裡保羅講到,神為什麼供應我們百物,而且是厚賜給我們?是為了我們的享受。在這節經文中,保羅說:錢財是無定的、隨時在變動的。我們也可以見證這一點:股票市場會崩潰、汽車和電腦會壞掉、企業會裁員、時髦的廣告或產品會過時。我們假如為這些東西自誇就是在倚靠一些不值得也靠不住的東西。聖經呼召我們倚靠這位永不改變、永不失敗、永不止息的神。當我們在神裡面建立正確的信靠時,我們才能夠享受神所厚賜的百物。
然而,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裡,我們卻常常退後,不去倚靠這位神反倒去倚靠祂所賜的百物,我們會將神所賜的美好當作偶像來敬拜,這是我們接下去要講到的:我們是如何錯誤地對待財富甚至偶像化神所賜的物質。
從本質上來說,物質主義就是錯誤地把價值觀建立在金錢和物質之上。鮮亮的色彩、美味的食物、動聽的音樂、感官的享受、好聞的氣味,這些都是 神所賜的美好禮物,神賜給我們是讓我們享受的。這些美好的事物應該都是指向神的,讓我們更好地敬拜神。這世界起初被造就是這樣的。我猜想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的時候,當他們沒有墮落被逐出的時候,他們所吃的、他們所看見的、他們所聞到的、聽到的,都會讓他們敬拜神的偉大和奇妙。但是當罪進入這幅畫面的時候,人不再珍視神所賜的,而是開始偏離神的寶貴,開始忽略神乃至否認神。結果是什麼?導致神的恩賜比這位恩賜的神更加重要,我們很快開始向假期、工作、電視節目、地位乃至成功的投資方案下拜。
我們是怎麼偶像化這些東西的呢?
當我們信靠金錢和財富多過信靠神的時候,我們愛金錢和財富多過愛神的時候,當我們順服這世界所告訴我們的規則多過順服神的時候,當我們告訴自己:神的要求太高、在這個世界行不通的時候,當我們說服自己人要活得現實一點的時候,我們都是在背離神和轉向偶像。
我還記得有一位朋友,他有一份要他投入很多時間的工作。他總是在哀嘆自己的日程表有多緊張,讓他找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或者讀經禱告有多難。當我聽到他的哀嘆時,有的時候我在想,「對啊,人生有不同的季節,有的時候你可能不得不這樣。榮耀神的方式之一就是盡力地工作,並且作為男人你有責任供應家庭一切所需。」但是我也思想另一方面,那就是這也可能是犯罪,因為偶像會隱藏在社會責任後面、隱藏在完美主義後面。我們拜偶像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尋找合理的動機和理由,讓我們躲藏在這些東西後面安心地拜偶像。事實上,認識到自己在拜偶像可能相當困難。我們需要常常地省察自己,對自己做出誠實的評估。我給大家五個問題,讓你可以常常使用這五個問題來評估自己是否在拜偶像。
第一, 擁有或者渴望獲得某件東西是否讓你不能夠專心於神 明確呼召你該做的事情。
例如,為工作中的晉升機會而努力工作並不是犯罪,甚至可以是更好地供應家庭和更慷慨待人的方式。但是如果我對於晉升的渴望大到一個程度,導致我無法遵行神的旨意來愛我的妻子(以弗所書5:25)、孩子(以弗所書6:4)或者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和教會,那麼我就偶像化了我的工作。正如箴言28:6所說的:「行為純正的窮乏人,勝過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在路加福音8章,耶穌解釋說,「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金錢和財富會堵住我們的心,導致我們不能結出果子來。
第二,你最享受什麼?無事可做的時候,你的心思意念在追求什麼?
所有的受造物都應該引導我們去思想神和指向神、敬拜神。為一頓美食、一個演唱會、一件新衣服、一個最新的電子產品感到興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這些東西成為一個死胡同,走進去就走不出來了,沒有讓我們把榮耀歸給神,我們就是在拜偶像了。詩篇的作者是如此在神裡面找到滿足,詩篇73:25-26這樣寫: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第三,你在保護什麼?如果你失去了一樣東西,你會怎麼反應?
如果你特別害怕失去某物,或者拿走某人或某個事物會讓你的心破碎,這往往在暗示我們正在把自己的生活構建在一個偶像旁邊,我們可能太過看重這件事,而不是足夠地敬畏和看重神的價值。這往往發生在我們已經習慣於擁有某樣東西、某個人,習慣於依賴ta,而不能信靠神。馬太福音19章中那位富有的少年人就是這樣,他不願意放棄自己擁有的來跟隨耶穌。那麼,對你來說,離開什麼是最艱難的呢?為什麼是ta呢?
箴言13:8說:人的資財,是他生命的贖價。窮乏人卻聽不見威嚇的話。
第四,你怎麼看待那些比你擁有的多的人?
我們可能會覬覦別人所擁有的,我們對自己說,「如果我也有他的什麼,我會過得很好。」(房子?工作?太太?丈夫?)或者,我們會走向自以為義的方向,嫉妒別人、批評別人的浪費。無論怎樣,如果我們透過與他人比較而合理化自己的動機,而不是透過基督找到平安,我們就在偶像化一些東西。耶穌說(路加福音12:15):「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我們需要非常小心這樣的試探,並且在這個消費者文化的世界裡保守自己的心。我還記得,電信運營商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廣告:五個人坐在一輛車裡,都收到了一個笑話視頻,但是只有一個人(用了AT&T)最先下載完並且看完了這個視頻,然後他第一個在車裡哈哈大笑。這個時候畫外音說:「不要落後!」(Don’t be left behind.)可是,我們能滿足於神賜給我們的嗎?還是我們因為沒有擁有別人所有的而感到不滿足?
第五,當你感到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往往是對懼怕的一種反應。如果我覺得我的房子很容易被盜賊闖入,那麼買一扇保安門是一個正常合理的反應。但是,物質同樣會給我們虛假的安全感。我們需要認識到,貪婪並不是唯一的驅使物質主義的動力,懼怕同樣會導致我們走向物質主義。
比如,懼怕別人對你的評論可能會讓你用物質主義的方式去回應:購買手機、衣服、房屋、汽車,這樣別人會尊重你或者少評論你。對未來的懼怕可能會讓一個人過度地儲蓄,變成一個守財奴。
箴言18:10-11說: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耶和華是我們的堅固臺,富足人卻把自己的財富當作堅固臺。有一天,他們會學習到箴言11:4所說的真理:
發怒的日子,資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第一, 珍視神的完美
耶穌提醒我們:我們的財寶在哪裡,我們的心就在哪裡。我們常常以為這是針對金錢的一個提醒。但是反過來看也一樣:如果我們珍視這位神,我們的心就會跟隨這位神。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珍視神自己。聖經中這位神配得我們的讚美、祂吸引我們,祂也配得我們的尊榮。如果我們在神之外敬拜別的東西,那麼我們一定小看了這位神,此時我們對神的認識就一定不正確。如果你要放棄對物質的渴望,那麼你先要正確地認識神。你可以這樣開始:
在你的時間表裡,讓讀經和思想聖經具有最高的優先級,換句話說這時間是雷打不動的。當你這樣做的時候,禱告求神打開你的眼睛。
常常分享福音。常常告訴別人有關耶穌基督的好消息,這會提醒我們神是怎樣一位神,並且加深我們對神的信靠和認識。
和另一個教會成員讀一本好書,例如史普羅的《神的聖潔》,或者巴刻的《認識神》。
聽聽正確讚美神的詩歌,開始家庭的敬拜——如果你已經結婚了的話。
我特別請你珍視代贖——基督代替你而死——的價值。你可以欣賞神的永恆性、神的不變性,。思想 基督的代贖和你的關係 可以讓你更親近神和感謝神。以賽亞書53章、羅馬書3章、以弗所書1章、詩篇22篇都是幫助我們思想代贖的美好經文。
第二, 提醒自己物質主義的危險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9那裡說:「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婪就是拜偶像。所以物質主義不是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了另一個神。物質主義是一條危險的路徑,因為那會引導我們遠離那位真神。我們必須看到物質主義裡面的虛空和無力,並且逃離它。清教徒布魯克斯說:「一個人心中可能擁有全世界,但是他仍然不夠滿足。」要小心財富帶來的欺騙。
第三, 承認物質主義是罪。
當我們提醒自己物質主義的危險時,我們必須同時在神面前承認自己在管理金錢和財富上的罪。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物質主義當作是一種「不好的傾向」,但從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承認的罪。我們會對自己說,「哦,我應該不需要這樣一個包包,但我已經買了……」聽起來好像是個小問題。但是如果物質主義是拜偶像,而且是很多舊約經文都責備的,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罪。思想哈巴谷書1:16,先知是怎麼說的:「就向網獻祭,向網燒香,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和富裕的食物。」(先知把人比作魚,物質是網)
第四, 竭力地憑信心在神裡面得著安息
由於我們的貪婪或是懼怕,物質主義總是會取代神成為我們信靠的對象。所以爭戰的開始是要讓我們的信靠對象從物質、世界或別的什麼東西轉向神。希伯來書13:5-6這樣告訴我們:
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你看見這裡是怎麼連接在一起的嗎?如果我們信靠神對我們護理和照顧的應許,我們就不會貪愛錢財,就會從被金錢捆綁的情形中釋放出來。詩篇62:1是我們的目標:
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
第五, 思想天國
如果我們具備永恆的價值觀,我們就會發現物質主義有多麼愚蠢。在路加福音12章,耶穌透過講述一個有錢人為自己積蓄錢財的故事告訴我們貪婪的危險。在12:19-21,那個有錢人的目標是能夠對自己這樣說:
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我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當末日審判來臨的時候,我們在基督臺前會跟我們的救主說什麼?無論你現在在和哪一種貪婪爭戰(物質也好,健康也好),我們都應當讓聖經所告訴我們的將來必定來到的事情引導我們做決定。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忠心照管神所賜給我們的百物,並將我們的安全感放在天上,我們最後會發現自己是行在正道上的。
第六, 慷慨地給予和奉獻
提摩太前書6:17-19這樣說: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豫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保羅告訴他們,怎樣可以預備將來呢?19節清楚地說要行善,什麼是行善呢?就是在好事上富足、慷慨供應並且樂意分享。當我們給予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用這筆錢與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安全感的物質主義爭戰,我們就是在正確地使用金錢:祝福別人和給神帶來榮耀。
慷慨地給予是和貪婪相敵對的。通過給予,我們真正體會到耶穌所說的真理:「施比受更為有福」。慷慨地給予也和懼怕相敵對,因為慷慨給予是在告訴自己說,我不需要這額外的錢,這是神託付給我們讓我們可以祝福別人的。常常地給予是與物質主義的世界爭戰,讓我們更信靠神。
第七, 建立一個預算
箴言27:23-24說:
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因為資財不能永有。冠冕豈能存到萬代。
我們在前面時候講過預算:這個工具能讓你明白你的錢花在哪裡和該怎樣花錢。預算對我們大有好處,不但讓我們有策略地管理自己的錢財,而且也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對未知緊急狀況的懼怕,因為我們不是神,我們所知的是有限的。
預算也可以管理我們的欲望,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的滿足來源和我們所懼怕的對象,預算使我們在給予上可以更加慷慨,也做更多考慮。
第八, 與門訓夥伴談論你的物質主義問題
門訓關係是每個基督徒需要的屬靈關係,它應當深入到每個層面,包括我們的金錢管理。如果你遵從我們這門課每一講的要求,你應當已經和你的門訓夥伴討論了金錢的問題,或者承諾了要和你的夥伴討論金錢。讓我給你一個計劃,讓你們知道可以怎樣討論吧。
1. 花時間做一個誠實的自我評估。用講義上列出的五個問題幫助你評估你的內心,然後思考你的錢都去哪了:你怎麼花錢、怎麼存錢、怎麼慷慨地幫助別人。如果你已經結婚了,你可以和你的配偶一起來做這個評估。物質主義並不僅僅是我們怎樣花錢的問題,更是我們內心渴望的問題。
2. 與你的門訓夥伴分享你的自我評估,並且邀請他們問你督責性的問題。你需要和你所信任的門訓夥伴坐下來,邀請他來透視你的內心,允許他問一些讓你尷尬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包括:
a. 買什麼東西是你最後悔的?
b. 你花錢的弱點是什麼?
c. 你有多少債務?你有何計劃來消除這樣的債務?
d. 你有多少存款?多少投資?你對這筆錢有何計劃?
e. 你奉獻給教會多少錢?教會以外呢?
3. 邀請他告訴你,你還可以怎樣忠心地榮耀神。願意認真地聆聽你的朋友所說的、一起禱告,並且按著聖經查考這些建議是否合理。記得,我們的心是會自我欺騙的,而不願意糾正自己內心的人是聖經所說的愚笨人。箴言12:1說:「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4. 做一個改變的計劃,並且執行。包括制定預算或者重新制定預算,開始記帳,或者邀請別人監督你的購買決定,等等。
我們可以把金錢看做是個工具,而不是出路,更不是全部。
我們不會緊緊地抓住自己的金錢,而是負責任地管理自己的金錢。你的慷慨度是一個很好的指示器,讓我們得以看見自己是否把錢抓得太緊,在給予時的喜樂也讓我們看見自己的責任感。
我們會更多地看自己是一個管家,而不是一個財主。
我們會更多地從永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該怎樣面對這位救主。
(原文選自九標誌系列課程《忠心管家》)
歡迎關注九標誌公眾號
每日獲取精彩主內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