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的哲學科普:斯賓諾莎的「兩面理論」,因果決定論和自由意志

2020-12-06 烏託邦裡的人文錄

哲學中總有著形形色色的精彩問題,它們或許彰顯了超常的腦洞,或許從生活細微入手,挖掘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視角……今天我們要介紹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斯賓諾莎。他提出的建立在「泛神論」基礎上的「兩面理論」,對於因果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關係問題的解答,有著深刻意義。

(一) 問題引入:什麼是因果決定論與自由意志?

自然科學近百年來的飛速發展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牛頓運動定律精確計算物體的運動,流水線的商品可以自動化地從一個車間運到另一個車間;受益於以相對論和克卜勒三大定律為代表的種種定律,現在的人造衛星已經可以進行全球氣象觀測,數值天氣預報指導你明天穿什麼出門……

似乎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對自然規律的把握已經使我們具備了預測未來的能力,給我一個初始時間狀態,我能夠計算這個物體今後的運動發展。無疑,今後科學的進步可以使我們的預測更精準,範圍更廣遠。而若是果真如此,給定一個時間點,假設存在一臺無限計算能力的機器,這個世界未來永遠的發展都可以被計算出來,那麼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推出——世界一切的發生都是命定的!

這個結論讓人感到難以接受,因為我明顯感覺我是可以控制自己行為的,事實並不像剛才的說法,我今天將要做的所有事都已經確定!我口渴,面前有一杯水,我可以選擇喝,拿起水杯『也可以不喝,保持原狀,這完完全全都是受我意志所控制!而這種自由,我們稱:我們具有自由意志,即我能夠決定我的行為,而不受自然規律命定。』

這兩種說法看似都有理,於是產生了矛盾,也就是因果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

(二問題解答:斯賓諾莎的「兩面理論」

首先值得聲明,這裡問題的解答並非是做一道數學題,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很容易判斷正誤。此處的解答是指斯賓諾莎提出了一個較為完備的體系,能夠解釋這種現象,而世界是否真正如此,我們不得而知。

斯賓諾莎的體系無法由一篇科普文章詳盡介紹,這裡只敘述其主要思想。

既然這兩種矛盾是如此對立,想要解決要麼拋棄其中一種,要麼將這兩者融合在一起。而他選擇的是第二種。他認為,這兩種特性其實是一物之兩面,都是上帝(唯一的真理)所擁有的眾多屬性中的兩個。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他是無限的,他可以表現出無限多種屬性,而我們的兩個矛盾——換句話說,一個是思維的,一個是佔有空間的(物體)——就是無限屬性中的兩個。上帝預先決定了事物的發生規律,而這些事件預先已經和我們腦海中的「意志」相符合,所以我的思想總是與我經歷的客觀事實相一致。

那矛盾是怎樣解決的呢?由於我們人,相比與上帝,是有限的。我們沒辦法看到上帝安排的始末,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有限的、破碎的,這種有限性使得我們以為我們有自由意志,而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因此,斯賓諾莎也認為,世界也是被決定的。

(三)價值

斯賓諾莎的偉大在於他建立一個體系,通過層層深入,最終把這個問題很好地囊括在了自己的體系中,同時避免了邏輯上被推翻。讀者不要因為上帝的存在而質疑這個理論有宗教性質,實際上,此處的上帝已與宗教不同,上帝即象徵了世界的本源。

相關焦點

  • 哲學中的預先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
    至於人的自由意志,這其實是一個哲學命題,如果非要從物理上說,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概率。關於人的自由以及決定論的問題,經常會跟價值論、倫理關聯在一起,如果人是已經被決定的生物,那麼小偷也是被決定要做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要處罰他嗎?如果我們現在的一切,包括人類的所作所為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哲學化呢?有諸多論點對這些大哉問有探討。
  • 《你一生的故事》:相信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博弈
    書中由此引起了對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討論:有可能預先知道未來的事嗎?不是猜測,而是真真切切知道,百分之百確定,而且知道每一個細節。這可能嗎?……這裡有個自由意志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喜歡把它跟一個寓言聯繫在一起。這個寓言說的是一個人站在歲月之書前,這本書按時間先後記載了過去與未來的一切事件。
  • 決定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對抗,法蘭克福和意動論者堅持了自由
    不過,我們先要區分兩種對待非決定論的態度:一種是由于堅信有由意志的存在而擁抱非決定論的世界觀,另一種是基於其他理由(如量子物理學)相信非決定論為真。後種態度通常引起其他方面的爭論,如量子物理學是否是支持非決定論的證據,自由意志是否與能量守恆原理相牴牾等等這類爭論在目前我們關心的話題之外。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的話題,這是繼上次「量子力學」這個坑之後,我給自己挖的另一個大坑,相比上一次,這個坑更大更深,因為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是一個哲學問題。自由意志的桎梏——宿命論在討論自由意志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哲學派系——宿命論。宿命論古已有之,由於落後的生產力無法對抗強大的自然,人類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了這樣一套理論,再往後隨著宗教的產生,人類的命運就被「交到」了神明的手中,人類自身是沒有選擇權的。
  • 心理學中的因果決定論和自由意志論
    劉翔平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撰文認為,西方主流心理學中既存在著一味模仿自然科學,過於推崇實證和實驗方法,只重視數量研究的傾向,同時還有另一種重視研究人的自由意志、意義、意識覺知和價值的人文主義心理學思想。
  • 自由意志有性別差異?神經科學與哲學對此爭辯不休
    「神經科學方面的哲學嘲諷尤為突出,因為神經科學聲稱大腦掃描揭開了人類意識的秘密。一些無神論思想家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研究,宣稱自由意志不存在。相反,他們說,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然編碼的,是基因決定的, 一種被稱為決定論的立場。
  • 俄狄浦斯悲劇與自由意志的彰顯
    而自由意志的根基正在於這種原子運動的偶然狀態。可見,爭論的雙方儘管在具體觀點上針鋒相對,卻都認定因果鏈條會對人的自由產生否定性的限制作用。西方哲學傳統中自由與必然二元對立架構就是這樣確立起來的。俄狄浦斯悲劇也因此作為一個經典案例,經常被人們拿來證明「決定論勢必否定自由意志」的不兼容論。不過很可惜,這是一種站不住腳的誤讀。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原標題: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上面這句話,並不是什麼哲學家憑空想像出來的理論,也不是科幻小說家的精彩幻想,而是一個名為「自由意志定理」的數學定理!這篇名為「The Free Will Theorem」的論文,在2006年由John Conway和Simon Kochen發表。
  • 唯理論哲學,斯賓諾莎的實體論,萊布尼茲的單子論
    百家原創作者:顧繡聊歷史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唯理論哲學呢?對於唯理論哲學有一些了解的朋友們,那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笛卡爾了吧!小編了解到笛卡爾可以稱得上是唯理論哲學的始祖了。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笛卡爾哦!
  • 或許,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
    不過,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群中,神經系統科學家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不光只是一個哲學問題了,它也是科學問題,是關於人類如何感知世界的問題,是我們從怎樣的規模和層面看待世界和宇宙和「更大的世界」的問題。每一個哲學流派都有不同的世界觀,宇宙觀和視角,你也可以說,宇宙只是一場幻影秀,所謂的自由意志,甚至可能連因果鏈,輸入與輸出結果都沒有關係——它可以是完全形而上的。
  • 從日常生活經驗考察自由意志
    可以說,否定了自由意志,也就等於否定了人的存在。但奇怪的是,一到了西方哲學那裡,這個問題就成了頭號難題,爭了兩千年,現在也沒個定論。為什麼呢?因為概念界定出現了扭曲,非要認為自由意志與因果必然性不共戴天。在自由意志問題爭論中佔上風的不兼容論就斷言,在決定論的氛圍下,自由意志只是個幻覺,不可能真實存在。
  • 致決定論者:自由意志存在-虎嗅網
    當人們爭論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時,也有這種自說自話的傾向。神經科學家兼自由意志懷疑論者山姆·哈裡斯三番兩次揚言要和丹尼爾·丹尼特這位為自由意志辯護的哲學家決鬥,還曾邀請他做客自己的播客,希望來一次偉大思想的碰撞。然而,一眨眼又變成了雞同鴨講。克裡斯蒂安·李斯特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哲學家,他的專長領域是人類決策。
  • 三二 | 自由只是幻覺?決定論的世界
    愛因斯坦在給波爾的一封信中寫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我卻信仰完備的定律和秩序。」 當決定論發展到極致,人就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人們自認為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則也在一系列精準而機械的「因果鏈」中。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按這種決定論的邏輯,所有的這些行為、行為背後的起因,以及起因的起因,一直可以追溯至你出生的時候、你父母的生活,甚至一直追溯下去——直至宇宙出現的那一刻。  與「自由意志」相反的「決定論」認為,人類置身於一個由穩定的因果關係構成的網絡當中,這種因果關係可以一直追溯至創世大爆炸。
  • 歷史決定論被證偽了嗎?——基於裡貝特實驗
    在歷史決定論與歷史非決定論的爭論中,有一個不容迴避的分歧:如何看待人的自由意志?關於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以及自由意志與必然性的關係,歷來眾說紛紜,由此引發的哲學思考源遠流長。但儘管如此,自由意志的「自由」始終是有著束縛的自由。比如,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區分了「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並給出了自由意志的存在空間。5在康德看來,自由意志是先驗的,但它並非隨心所欲的,因為自由意志的基礎是道德法則。康德由此框定了自由意志的範圍,即「理性為自由立法」。
  • 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人是否應該為過錯承擔責任?
    無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都沒能針對自由意志給出一個完善的定義。但這並不妨礙自由意志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中,一直被熱烈地討論著。有的認為人擁有自由意志,有的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意識的產生、變化都遵循著確定的物理規律,因此所謂的自由意志在最本質的層面上,將能夠在個體之外的環境中找到完全決定性的因果關係。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但是就在近期,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或者統稱認知科學研究工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相對易於理解、相對一致的研究結論,其中最重要三點就是:自由意志是錯覺;人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關係的認識是存在邊界條件的;相信自由意志的錯覺是更好的。那麼,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科學工作者究竟是怎樣得出這些讓人失望的結論的呢?
  •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嗎
    然而,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理論物理學的最深層包含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他們認為量子物理學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意識與量子物理學意識和量子物理學結合的最初方式之一是通過對量子物理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在這個理論中,量子波函數由於有意識的觀察者對物理系統進行測量而崩潰。
  • 自由意志的死亡會毀滅我們的法律跟道德責任嗎?
    我們不妨回到哲學家挑戰自由意志的傳統進路;這種進路通常與一種稱為「因果決定論(Causal determinism,通常簡稱為「決定論」)」的觀點密切相關。要了解什麼是決定論,我們可以從18世紀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的思想實驗開始。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他基於經典力學的理論,假設宇宙中有一個知悉一切自然法則的高等生物(即拉普拉斯妖),這一生物能夠知曉某一時刻一切粒子的運動狀態,那麼它就可以計算出將來任意時刻任意物體的運動狀態。由於一切運動都遵循因果鏈條與物理定律,拉普拉斯妖會無所不知,洞悉過去與未來。如果這個世界是拉普拉斯妖統治的決定論世界,那麼「自由意志」是否還有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