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解題思路|長方體和圓錐體積一定的小升初重點題

2021-01-10 自主互動快樂微課堂

關於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之間形狀變化,體積不變的題目在小升初考試中出現次數較多,現在我就分享兩例,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例題一:把一塊稜長為10釐米的正方體鐵塊熔鑄成一個底面積是50平方釐米的圓錐形鐵塊。這個圓錐形鐵塊的高是多少?

解析:正方體鐵塊熔鑄圓錐形鐵塊,變的是形狀,不變的是體積,圓錐體的體積也就等於正方體的體積,列式為v=a×a×a=10×10×10=1000立方釐米,根據h=3v÷s計算圓錐的高,h=3v÷s=1000×3÷50=60釐米。(注意,圓錐的高h=3v÷s,而不是h=v÷s)

例題二: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積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二釐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解析:圓錐形沙堆鋪在公路上,變的是形狀,不變的是體積,公路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等於圓錐體的體積,列式為v=sh÷3=28.26×2.5÷3=23.55立方米,根據a=v÷b÷h=23.55÷10÷0.02=117.75米。

本文由自主互動快樂微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8圓錐
    撰文:喵喵君審校:叔宇#小學六年級數學#1、圓錐的形成:圓錐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而得到的。當然,圓錐也可以由扇形捲曲形成,即將扇形的兩邊重合。5、圓錐的高:圓錐的高等於3倍圓錐體積除以底面積。6、圓錐的底面積:圓錐的底面積等於3倍的圓錐體積除以高。7、 圓錐的切割:(1)橫切:切面仍然是圓。(2)豎切(過頂點和底面直徑):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圓錐的高,底邊長度是圓錐的底面直徑,表面積增加兩個等腰三角形的面積。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六下數學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是本學期重難點內容。主要有兩大塊內容:圓柱(包括圓柱的認識、圓表面積、體積)和圓錐(圓錐的認識、體積)。易錯題(判斷):用同一張長方形的紙捲成的圓柱體,它們的形狀一定相同。 ( )答案解析:× 長方形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卷出來的形狀是不同的。
  • 小學四年級數學重要性及銜接性
    一到三年級是小學的基礎期,四年級是小學的轉折期,是小升初準備的關鍵期,尤其是計算方面。通過蘇教各年級重點知識點,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四年級的重要性以及銜接性。)4.圖形:圓六上:1.分數乘法2.分數除法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4.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六下: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無錫小升初國慶七天專題特訓三: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10月3日)    本單元重點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或稜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 小升初數學各類圖形面體積計算公式
    下面是小學會學到的所有圖形的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希望對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a+b)×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S=a×b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 小學六年級數學圓柱體積公式
    在小學數學中,涉及幾何體的小學數學公式不是很多,也並不複雜。
  •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公式大全
    原標題: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公式大全 今天王老師整理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公式大全分享給大家注意:圓柱的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是正方形,C=h 2πr=h (4)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體積 ①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②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a×a×a=a3 ③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πr2h ④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1/3sh= 1/3πr2h 【相互聯繫】長方體、
  • 小學數學:1-6基礎公式大全和解題思路公式匯總!提升成績就靠它
    數學一直是很多孩子的痛,因為數學拖累總分,導致排名上不去的孩子特別多。而其中的公式類題目是小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不少孩子的噩夢。一段時間沒用,公式就記得不熟練了,半天想不起來了,好不容易想起來了,還是個錯的,從而導致題目不會做,出錯率高。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這個時段的孩子仍然會學習計算,相比一、二年級的時候,難度更大。除此之外、三、四年級的孩子還會接觸到難度加大的幾何圖形以及大量的應用題;五、六年級又稱小高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知識難度會增大,針對小學的知識點學習也比較系統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小學各個年級數學學習的重難點,為小學做好學習規劃。
  • 黃老師:4步驟巧妙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計算!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黃老師的步伐啟動知識列車本期共有兩道例題思考後作答例題一:1.考點: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2.解題思路:上升部分的水的體積=石頭的體積。3.分析: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就是求上升(或下降部分)的水的體積。
  • 3道小學六年級幾何數學題,愁壞了家長,看到答案,直接哭了
    經歷了漫長求學路,告別了象牙塔,當你以為從此可以和數學說一聲「青山綠水,後會無期」時,數學再次不期而至——娃上小學了。氣定神閒的你進入了「輔導作業」第一季拍攝現場,只是,這次數學又是「最佳男主角」。看了3道小學六年級的幾何數學題,自詡大學理工科畢業的你滿臉愁容,順利的被小學數學難倒了。
  • 小學數學六年級典型複習題解題思路
    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曆來都是小升初考試中的高頻題,下面我就結合例題分享三例,希望對孩子有所幫助。實例一: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表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倍,它的體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倍。
  • 小升初數學,經典圓柱的體積解題思路
    第三單元圓柱的體積計算作為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重點大單元,同時也是小升初考試的熱點,如果只按常規代代公式的話,相信只要認真,做對並不難,但今天我要分享的兩個例子,可不是簡單代公式就能搞定,是需要稍加思維的,相信看完之後,對你的孩子有一定幫助和指引。
  • 小升初數學考試重點,圓柱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值得一看
    在小升初考試中圓柱和圓錐這一節,其實要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探索知識。重點掌握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第7小題,用到的是公式:底面積=體積÷高÷1/3,把結果帶進去就可以了,算出結果。第10題,這道題考察的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的關係。
  • 用甲容器注水到乙容器中,這題不會做,原因:乙容器體積不會計算
    這是某著名重點師大附中的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第14題,共7分。一個圓錐形容器甲與一個半球形容器乙,它們圓形口的直徑與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圖所示,若用甲容器取水來注滿乙容器。問:至少要注水多少次?題中已經告訴了,甲容器是一個圓錐,乙容器是一個半球。也就是說,用圓錐取水倒在半球裡,至少要倒入多少次,才能將半球裝滿。這是這道題的題意。看後,你會做嗎?有的同學看後,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兩個體積的計算麼,只要把半球的體積計算出來除以圓錐的體積,不就算出要多少次了麼。的確是這樣,思路沒錯,但真正做下來,能得到滿分的還是那些細心的同學。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是哪些地方容易出錯,使這麼簡單的題都沒有得到滿分。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教材簡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 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開學前讓孩子測試一下
    圓柱、圓錐這一單元重點考查公式的記憶,很多題型都是公式的考察,一定要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和體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很多公式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去。
  • 六年級數學圓柱與圓錐的重點知識
    重點提示: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即C=h時,沿高剪開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正方形。長方形沿著它的一條邊旋轉一周後得到的圖形就是圓柱體。圓柱體積:圓柱體體積公式推導:把圓柱體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圓柱的底面積等於長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高等於長方體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所以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用字母表示:
  • 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綜合重點題,解題思路
    解析:方法一:鉛錘從水中取出,鉛錘是圓錐,就是把圓錐的體積轉化為圓柱的體積,先計算圓錐的體積,V=Sh÷3=π×3×3×20÷3=188.4立方釐米,再計算圓柱的高,h=V÷S=188.4÷3.14÷10÷10=0.6釐米;方法二:先計算放入鉛錘時圓柱中水和鉛錘的體積,V=Sh=π×10×10×20=6280立方釐米,再計算圓錐的體積
  • 小升初數學,解比例重點應用題,解題思路
    六年級雖然學習了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決應用題,但是很多學生並不會系統地分析一道題目,下面我就分析三例,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這類題也是小升初數學考試的熱點題目,有必要熟練掌握。例題一:一間教室,用邊長4分米的方磚鋪需要400塊,如果改用邊長5分米的方磚鋪需要多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