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3歲半了,因為疫情影響,所以上個月才開始上幼兒園。塵埃終於落地,神獸歡喜歸籠,我曾經因此喜不自勝……
可孩子在入園5天後,突然哭鬧著說「不要去幼兒園」了,甚至出門都不要將拖鞋換下來,因為害怕自己被家人強制帶到學校。原本整天嚷嚷著要上幼兒園的孩子,此時竟將幼兒園視為了洪水猛獸,將老母親好好清靜的幻想擊了個粉碎。
「突然不想去幼兒園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懷著這樣的想法,找到了幼兒園的老師,老師說:「在該午覺的時候,霖霖不僅不睡,還大聲喊叫,搞得睡著的小朋友都被吵醒了,後來我就專門去哄霖霖睡,可在床上翻來覆去後,他還是不睡。考慮到剛入園可能會不適應,所以這邊也沒有告知您」。
聽到老師這樣的解釋後,我就火了,為什麼不能及時告訴我呢?現在可好了,孩子直接不願意去幼兒園了。可冷靜下來後,我又想到霖霖在家的這段時間,哄他午睡本就是一場惡戰,往往是餵食給喝、讀書唱歌后,沒有哄睡了他,卻把自己給哄睡著了!我就很想問問,孩子為什麼會不睡午覺呢,難道他們都不瞌睡嗎?希望老師解答。
在看到這位寶媽發來的問題後,我不禁想起來了自己小時候老師要求午睡的情景——老師一聲令下,全班同學的小腦袋整齊劃一地就趴在了桌子上,之後老師會邁著神不知鬼不覺的腳步,走到每一位同學的身邊,看他是否按照要求閉上了眼睛。
若發現有人沒閉眼睛或頭沒趴在桌子上,老師會抓起他的耳朵,一下將其揪起來。被抓的同學不僅要被罰站整個午睡的時間,還要在明天充當老師的小助手,直至抓出另一個沒好好午睡的同學才算了事。所以在我們的心中,一直覺得老師這樣行為的太過分太殘酷。可悲催的是,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抗。
可現在不一樣了,自從當了媽媽後,就直接能理解當年老師的那種行為及心情了——老師也是人,講了一上午的課,被吵吵了整個上午,她也很累很期盼著能清靜一下。可在午睡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個不睡覺的搗蛋鬼,將這美好的期盼給打破,你說她能不惱火、能不使用殘酷無情手段先下手為強嗎?
原本在家的那幾年,你讓小孩子乖乖去午睡就不是一樣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那可不是更難睡午覺了?
其實從理論上來講,5歲前的小孩子在白天多多少少都會有小睡的需要。可具體到每個孩子,也還是要分情況的:
可就算是有午睡需要的孩子,他們「午睡的需求」也會隨著某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一般來說,以下幾點因素會對孩子的午睡質量及時間造成影響:
1.運動量
這個大家都理解,瘋跑亂跳、腦門一頭汗的孩子,一旦坐下來,睡著就是分秒鐘的事情。
2.新鮮事物的刺激
不要覺得「只有肢體上的運動才能消耗人的體力」,要知道的是,大腦運轉產生的能耗能佔整個身體能耗的20%,而在大腦高速發育的小孩子身上,能耗佔比更是會超過50%(是不是被這數據給驚到了?)。
所以,在孩子接受較多來自新鮮事物的刺激時,像去陌生的地方或見陌生人,就算沒有肢體上的活動,孩子也是易疲勞的。這也解釋了,就算孩子在熟悉的地方(比如家裡)爬高上低、活動個不停,也還是難以入睡的原因。大腦沒有高速運轉過,當然不會累啦!
3.生活規律
有的孩子特別受作息規律的影響,一旦到了特定的某個點就會困。可若過了這個點,錯過了睡眠窗口期,就算孩子已經很累很疲憊了,他不是睡不著,就是非需要大哭大鬧一場才能入睡。
可有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基本不受作息規律的影響,也不會到了某個點就困,他們只有在身體足夠困、累的情況下才可能會睡。
4.周圍環境
受光線的影響,人在白天分泌的褪黑素本身就比較少,所以本身就不容易有困意。若在此時周圍又有著各種亂七八糟的聲音,時刻刺激著孩子的神經,那孩子的神經就更難以放鬆,人也就更難睡著了。
5.身體健康
一般來說,生病的孩子不是難以入睡,就是難以睡安穩、長久。可若是身體快要痊癒或剛剛好的階段,孩子就更容易嗜睡。
在了解了這些影響孩子午睡的因素後,我們只需「對症下藥」,就可以找到解決孩子午睡短、不午睡的方法了。
1.運動量及大腦運動兩手抓
除了帶娃外出放電,保持充足的運動量之外,還需要做一些「費腦子」的活動,比如:讀個新繪本,聽個新兒歌/唐詩,認個新數字/漢字等等。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立即學會這樣東西,而是通過這些新鮮事物的刺激,加速孩子大腦的運轉速度,消耗更多的能量,這樣孩子就更容易入睡些了。
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刷個手機、追個綜藝能清醒一宿,一看書、一背英語單詞就能倒頭就睡~~
2.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
光線要暗,環境要靜。這點大家都明白,所以就不再解釋了。
最好讓孩子知道「現在周圍人都在睡」。表姐家的壯壯就是一個很容易受氛圍影響的人——壯壯在幼兒園會睡得很好,可周末一在家就怎麼也不肯午睡了。因為在學校有那種「所有小朋友都在午睡」的氣氛,所以壯壯「一點就著」,能入睡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午睡之前,不要帶孩子做太令他興奮的事情,比如:體力活動、看動畫片等。而是要做一些容易使人靜下來的事情,比如:聽聽入眠曲、讀讀繪本書,或者什麼都不做,與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尬聊也行。睡眠的氛圍到了,孩子是很容易入睡的。
3.規律午睡時間
針對不同習性的孩子,我們將之分為兩種:午睡時間相對規律的孩子,以及不規律的孩子。
午睡時間相對規律的孩子:睡前多運動、接受新事物的刺激,消耗多的體力,一旦到了平時孩子午睡的那個點,就讓他去睡。因為一旦錯過了睡覺的那個點,孩子就算很累也是很難睡著的。
假如孩子錯過了入睡的那個點,硬是不睡,那麼也不要強迫孩子睡,因為孩子會因此分泌出一種激素,使得人更亢奮。真是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還是帶孩子再起來嗨一下、消耗一下精力及體力,等孩子再次出現疲倦的神情時,我們再試著讓他睡。
午睡時間相對不規律的孩子:這種孩子不受睡眠時間的影響,他是需要有足夠多的疲倦才會入睡的。所以,就需要讓孩子有足夠的撒歡時間了——在室外活動,可能玩兒4小時左右就需要睡一會兒了;在房間裡活動,可能需要玩兒5/6小時才需要睡一會兒。若是玩兒的時間不夠,孩子很可能就直接跳過「午睡時間」,等傍晚時才會想著午睡。
這種孩子讓人煩心一點的是「該睡不睡,不該睡的時候偏要睡。不僅影響晚上的吃飯時間,更會在大人要睡的時候醒過來,精神亢奮、一嗨嗨到二半夜」!
對於這種情況,一旦他在傍晚堅持不住睡著了,就一定記得在半個小時後將孩子叫醒,不然就特別影響孩子、大人在晚上的睡眠。
注意以上幾點,讓孩子睡午覺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
可若孩子執意不睡,也千萬不要去強迫孩子,因為你給孩子太多「要午睡」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對「午覺」產生恐懼,越發的難睡著的呦~~
希望每一個不睡午覺的孩子,都能被寬容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