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健身愛好者那麼追求手臂圍度,當時覺得手臂太粗了倒反而不好看。
到現在我才明白,手臂圍度給人帶來的視覺效果如此之大,手臂圍度小的話,人看上去就比較單薄,但是手臂圍度過了40以後,整個人看起來就會非常強壯。
臂圍超過40的人,在所在的健身房就已經是大佬了,更別說有的人追求60cm的手臂圍度,那種人走到跟前,就像一個人形坦克。
所以現在我也開始重視手臂的訓練,它確實能讓我們更有訓練痕跡,更能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效果。
但是手臂屬於肢體末端,屬於小肌群,他並不好練,很多人練了兩三年,手臂圍度還是三十多一點,那說明我們的天賦和訓練方法可能存在一定問題。
天賦我是搞不定,但是訓練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一些,這些方法能有效增粗我們的臂圍,讓我們的手臂再粗一圈。
一、小重量
很多人都建議我們訓練手臂的時候,採用小重量高次數訓練,但是新手玩家可能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其實手臂增肌也需要一定的重量,但是這個重量要能夠完全控制,如果不能完全控制的話,那麼訓練效果還不如小重量。
比如大重量彎舉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背部借力,以及肌肉不能完全伸展的情況,這種訓練方法對提升手臂力量有效,但是不利於增肌。
增肌需要的是肌肉纖維的破壞,如果大重量彎舉時做不完動作全程,那麼肌肉就始終處於等長收縮之中。
等長收縮是健身動作過程中,對肌肉纖維破壞性最小的過程。真正撕裂肌肉的過程在肌肉伸展離心狀態,和肌肉擠壓向心過程。
所以如果你練手臂的重量,讓你不能完成動作全程,那麼這個重量對於手臂訓練來說,就有點超出了。
不過並不是讓你完全不上重量,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提升重量的,只是不需要像胸肌那樣搞大重量而已。
二、高次數
小重量也要搭配高次數,如果只是做到了小重量,但是次數卻沒有提高,那麼肌肉纖維也是沒有多大破壞效果的。
高次數的目的是為了讓肌肉纖維更容易撕裂,撕裂肌肉纖維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大重量直接轟炸,超出肌肉彈性範圍的重量可以讓肌肉纖維被撕裂。
但是上面說到大重量對於手臂訓練此路不通,只能採取小重量,那麼我們就要用到第二種途徑,就是拖垮肌肉纖維。
比如彎舉這個動作,採用小重量訓練的話,前幾次動作其實不能撕裂肱二頭肌纖維,只是起到了消耗肱二頭肌彈性的作用。
等到肱二頭肌彈性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以後,最後才是撕裂肌肉纖維的過程,就跟橡皮筋一樣,彈性越差,越容易扥斷。
訓練重量和次數是相輔相成的,目的都是為了練到肌肉力竭,手臂訓練的最佳次數在最大12-30次之間,也就是做到12-30次的時候正好力竭。
三、少間歇
拖垮肌肉彈性,也不能忽略組間間歇這個因素。手臂肌肉屬於小肌群,小肌群具有的特點就是容易疲勞,也容易恢復。
等到手臂肌肉彈性恢復了以後,那麼手臂肌肉纖維就會變得不容易撕裂了,那我們就需要重新去消耗肌肉彈性,就做了返工活。
不如縮短休息時間,不要讓手臂肌肉彈性恢復太多,一般來說,手臂訓練組間休息時間要控制在1分鐘以內。
多數人手臂訓練休息時間在30秒左右,但是可以根據動作自行調控,比如單臂彎舉這樣的簡單動作,就不用組間休息,直接兩手交替做。
而對於屈臂撐這樣的複雜動作,就需要較長的休息時間,不過儘量控制在1分鐘以內,超過一分鐘其實對肱三頭肌刺激就會減少不少。
我不太喜歡介紹動作,而且手臂訓練就那麼幾個動作,肱二頭肌就是各種彎舉,肱三頭肌就是各種臂屈伸,動作不用太多,按照上面幾種策略擼就行了。
作者:旺旺的封神日記
記得點讚關注和評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