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新圖亮相,仍未刷上隱身塗料,海絲代到底花落誰家?

2021-02-19 全球博弈


全球博弈(quanqiuboyi)——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解讀,8000萬人訂閱的超級微信大號。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


自從2012年10月31日首飛之後,FC31鶻鷹就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有傳言說在2021年,它的艦載版,也就是被很多人稱為殲35的新機,會公開亮相。現在,已經是2021年了,我們坐等它兌現諾言。

 

不過,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網絡上出現了一張FC31的新圖,雖然主角仍是31003號機,但清晰度卻是此前從未有過的,畫面展現了許多細節。比如它採用的整體式前緣襟翼和垂尾方向舵,都看得一清二楚。另外,機翼上和垂尾內側的鼓包,也被展現得非常清楚。

別激動,還是我

 

總體來看,31003號FC31的製造工藝比之前的31001好多了,稱得上皮膚光滑,不過並未發現龍勃透鏡的蹤影,這樣的話,就意味著它仍未刷上真正的隱身塗料,現在的灰藍色,和之前的黑色,都只是一層普通的油漆而已,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FC31是不具備隱身功能的,和米格29差不多。

這並非隱身塗料

黑色也不是隱身塗料

 

細看之下,還可以發現FC31在隱身設計上的一些小問題,比如垂尾根部的冷卻空氣進氣口,直接凸了出來,和三代機沒有區別,要知道在殲20身上,這個位置的開口不但與垂尾前緣平齊,而且還罩了一層用複合材料製造的濾網,一切都是為了減少雷達波的反射。

注意看垂尾根本的冷卻空氣進氣口

 

另外,在31003號機的垂尾內側,可以看到它連接舵面的作動筒形成的鼓包,一共有4個,不但大小不一,而且方向也不一樣,有的還形成了夾角,這顯然對抑制雷達波的反射不利。而殲20則採用了全動垂尾,避免了這個問題。在必須採用作動筒的後緣襟翼部分,殲20也有4個鼓包,但是這4個鼓包大小一致,而且非常小心地避開與機身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又保持每側兩個平行,設計得非常精細科學,這一點,無論是FC31,還是蘇57,都沒有學到其中的精髓。

殲20尾部鼓包的處理不簡單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FC31如果要想上艦,還得繼續大改,體型也要繼續增肥,甚至達到重型機的標準,但是這樣一來,對它的發動機的要求就更高了。現在,FC31配備的是國產的RD93,也就是渦扇13,其動力不足以滿足艦載版的需求,只有等到渦扇19,才可堪用。但渦扇19是新發動機,新機加新發,從來都是航空器設計的大忌,希望FC31有足夠的智慧,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新機配新發,我們曾為此吃過很多虧

 

其實,在我國除了沈飛、成飛之外,還有多家單位具備戰鬥機的研製能力,比如洪都、貴飛和西飛。特別是西飛,曾經研製過「飛豹」的隱身版,已經完全推倒原先的設計,變成了一款外形類似殲20的戰鬥轟炸機。它在研製轟20的過程中,對隱身的研究,也達到了國內數一數二的水平,因此有理由相信,西飛是具備隱身艦載機研製能力的。

隱身飛豹

隱身飛豹想像圖,長得很像殲20,但沒鴨翼

 

再加上成飛、沈飛,我國至少有三家單位能夠研製艦載隱身戰鬥機,而且可能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不如讓他們拿出各自的產品,實機現場PK一下,才能一分勝負。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反正時間已經晚了,與其將就著用,不如實機PK,挑選最好的,說不定能夠選出具備部分六代機作戰性能的先進艦載機,將此前浪費的時間又贏回來,實現對F35的壓制,讓中國航母真正脫離襁褓,走向大洋。

支持實機PK

 

有意思的是,就在2021年新年到來的時候,航空工業向三家單位發去賀信,祝賀航空工業成飛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實現均衡生產高級目標;祝賀航空工業哈飛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實現均衡生產目標;祝賀航空工業昌飛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實現均衡生產目標。

思考者還在閱讀

班公湖前線傳來好消息,印度撐不住了!印軍主動尋求新一論會談!

10架殲-20現身東南「秀肌肉」,對比我國衛星拍的F-35,就知道強在哪?

熬夜寫文章,朋友們記得在右下角點下【在看】以示鼓勵!

相關焦點

  • 殲20將有新隱形衣,隱身塗料新技術超越美,尾噴隱形缺陷完美解決
    如今的低可見度迷彩塗裝是我國最新型的隱身塗料技術,要超越美F22,F35,殲-20的尾噴隱形缺陷得到完美解決。殲20的隱身塗料主要是對敵方雷達波的折射、吸收,減弱反射信號,達到隱身目的,這種隱身技術是五代機的標誌。在殲-20還處於技術驗證階段的時候,其塗裝幾乎為全黑。
  • 又到1月11日,轟-20、海四代、運-20加油機,哪個先亮相
    十年前的1月11日,中國隱身戰鬥機殲-20一飛沖天,打破了美國預言:中國到2020年研製不出隱身戰鬥機!當時,有很多的軍迷朋友來到了殲-20的試飛場外圍圍觀,現場親眼見證了殲-20的首飛。也是從那時起,殲-20的圖片開始滿網飛,讓無數的軍迷朋友記住了殲-20優美威武的外形。而殲-20總師楊偉的一席話,更是讓全國的軍迷朋友熱血沸騰。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兩年之後,2014年11月,它又從瀋陽飛到遙遠南方,航程2400公裡,參加了第十屆珠海航展,在中外媒體前公開亮相。然而作為我國研製的第二款隱形四代機,殲31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遭受了大量非議,有人甚至列舉了殲31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引發各種不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並未取得國家立項,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殲20相提並論。
  • 踢館 殲10塗上隱身塗料能隱身了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親愛的堂主,隱身戰機因為把彈藏設置在飛機內部,所以能隱身,要是把給隱身戰機使用的塗料給飛彈塗上,飛彈能不能就掛在飛機外面了?隱身塗料的作用原理是把電磁波轉化成熱量,為了實現更高的轉化率,隱身飛機上的塗料都非常厚(大家可以想像下某些妹子塗粉底時候的氣勢……) 而吸波材料只是為了降低反射強度,提高隱身效率而已,單純給沒有做隱身設計的飛機塗吸波塗料,效果是非常弱的。
  • 嬌生慣養的F-35隱身塗料,根本比不過殲-20!
    其中吸波塗料在飛機隱形功能上起到的作用僅次於飛機的外形結構,按其功能又可分為雷達吸波塗料、紅外線吸波塗料、可見光吸波塗料、雷射吸波塗料、聲吶吸波塗料和多功能吸波塗料。  可見光吸波塗料又稱視頻隱形技術,可彌補雷達隱形和紅外隱形的不足。它針對人的目視、照相、攝像等觀測手段,通過降低飛機目標與背景之間的亮度、色度和運動的對比特徵,達到降低目標被發現的概率。據坊間猜測,中國的殲-20可能部分採用了等離子吸波塗料。等離子體系波塗料是將放射性物質塗敷在目標上,使目標表面附近的局部空間電離,形成等離子體來吸收電磁波的能量。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這個解說詞,稍微有點語文功底的人都會感到「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句話加的非常可疑,難道是讓殲-10具備殲-20一樣的隱身能力?此外,起碼到目前為止,殲-10型戰鬥機還有一型技術改進的型號沒有出現(也就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殲-10D),而且有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亮相了。
  • 殲31現身"航母"甲板,開始上艦測試?那殲20還有機會嗎?關鍵看這一點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展開了對到底是殲-20還是殲-31更適合作為未來航母艦載機的論戰。殲-20的航程和載荷都要比殲-31大一些,這更有利於艦載機更少的中國航母擴大作戰範圍。當面對美軍比較高端的F-22和F-35等五代機時,殲-20自然是更有優勢,殲-31可能沒有把握壓制住F-22,但對付F-35勝算還是不錯的。但支持殲-20上艦的一派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殲-20再好,不一定非要上艦,完全可以依靠空中加油機來延長作戰半徑。
  • 殲10C比蘇57更隱身?鑽進DSI進氣道看一看,瞬間就明白了
    不僅如此,它還有一定的隱身性能,正面RCS反射值甚至比俄羅斯五代機蘇57還要小。不相信?今天我們就鑽進殲10C的進氣道裡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妄言。而它雖然只是一款和法國「陣風」相當的三代半戰機,但得益於成飛在研製殲20上的進步,機身製造工藝甚至比五代機蘇57更好一些,這一切,都讓殲10C的局部,比所謂的「隱形戰機」蘇57更隱身一些。
  • 殲-20和FC-31哪款會成為海四代?或許大家都錯了!絕不是這兩款?
    圖為殲-20隱身戰機  殲-20和FC-31哪款會成為海四代?或許大家都錯了。
  • 海四代競爭出現第三者?除殲20殲31外,西飛也能造隱形戰鬥機
    有關殲20和FC31的上艦之爭,似乎到了暫告一個段落的時候了,很多人信誓旦旦地「預測」,FC31的大改上艦版,不管是叫殲31也好,還是叫殲35也好,很快就要露面了,甚至連名字都從「鶻鷹」改成了「海東青」。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走
    以前的隱身塗料,主要是防磁特性,主要用氧化鐵基材料,漆色是黑色的,美國F-117就是這樣,這種磁損材料的作用是,當電磁波照射過來時,可以抵消電磁波的磁性特性,但抵消效果有限,效果稍差。現階段更加高級的隱身塗料,不是電損漆,也不是氧化鐵漆,而是晶體材料、纖維材料的複合體,試驗表明,這種電損劑效率更高一些,美國B-2用的就是這種。
  • 和中國殲20比隱身能力,俄羅斯蘇57鐵定尷尬
    圖為第四代戰機JAS 39獅鷲(上)與第五代戰機F22猛禽戰機外型對比圖一般戰鬥機的RCS在3㎡~12㎡,經過隱身處理的戰鬥機RCS在0.3㎡~0.4㎡。相比殲-20、F-22這些正面RCS可以小到0.0001 ㎡級別的隱身能力,俄羅斯蘇-57的RCS勉強達標0.4 ㎡,實在是尷尬得很。蘇-57隱身能力到底比殲-20、F-22、F-35差在哪裡?1,沒有隱身外型隱身外型的機身可改變雷達電磁波反射方向,相當於吞掉了雷達電磁波讓其有來無回。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殲31戰機之所以走出國門,並且在海外航展上和美國的F-35隱身戰機同臺亮相,就是為了能利用海外的資本繼續深入發展,為將來全面走向全球武器裝備市場鋪路,現在最關鍵的任務就是找到外國客戶,獲得資金繼續進行深入研發和試驗。國際軍事專家認為,殲31實際上對F-35已經構成很大的潛在威脅,購買F-35戰機的都是美國鐵桿盟友。
  • 殲-20要上艦?殲-31要涼?殲-20將發展「一機多型」,FC-31的壓力更大了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艦載型殲-20隱身戰鬥機。如果殲-20隱身戰鬥機確定要發展艦載機型號,那麼最受衝擊的,顯然就是目前沈飛的FC-31隱身戰鬥機,考慮到殲-20隱身戰鬥機現在的成熟度,FC-31隱身戰鬥機恐怕很難拿到殲-31的稱號,獲得轉正,殲-31估計得涼。
  • 「殲-31」、「殲-35」還是FC-31?海外專家看中國另一款隱形戰鬥機(1)
    目前,有消息將這款戰鬥機稱為「殲-35」,但是這樣的命名與「殲-20」相比,在數值上發生了相當大的跳躍,與先前的命名規範不同。在此前的命名規範中,飛機的編號更為連續(可以參考殲-10、殲-11、殲-15、殲-16)。這個數字與美國F-35的編號相同,不知是不是一個巧合。目前來看,僅這款戰機的名稱,就有很大的思考空間。
  • 印度國產五代戰機亮相,不屑於模仿殲20,氣動外形卻抄襲殲31?
    這其中最讓人驚嘆的是中國,殲20作為我國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卻另闢蹊徑地選擇了鴨式布局,可謂是後來者居上。而另一個把中國始終作為「假想敵」的鄰國-印度,擁有全球第四大空軍,自然在五代機的研發製造上也是不甘落後的。
  • 尷尬…臺灣「防長」分不清解放軍殲20和殲31
    【觀察者網綜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下一代主力戰機殲-20於11月1日在珠海航展上驚豔亮相,也吸引了對岸的關注。
  • 殲31最新試飛照曝光!這是要上航母的節奏?
    而最近,一架海軍灰塗裝高調亮相的FC31,讓不少軍迷們紛紛高呼看清了真正的答案,當然,對於那張流傳在網際網路上的照片,其實咱們也不必過度解讀,至少從現在來看,實際上殲20以及FC31,均不適合作為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下一代艦載機。
  • 海歸+民企研製,殲20頂級隱身黑科技究竟是什麼神器?
    這其中當然包括隱身能力,殲-20在隱身上所下的功夫都堪比美國的F-22和F-35戰機。   據總設計師楊偉院士介紹,殲-20採用了民間企業研製的碳纖維與超材料。超材料堪稱頂級隱身戰機必不可少的「黑科技」,殲-15/FC-31總師孫聰在央視《我是未來》節目中介紹深圳光啟企業研發的超材料時稱,它可根據電磁方程式想要的結果,逆推回去所需的邊界條件來設計材料特性,可用在雷達隱身的關鍵位置。
  • 【資訊】特殊塗料為俄護衛艦披上「隱身衣」,大幅降低雷達可見度
    能吸收雷達波的吸波材料將直接包覆艦艇上層建築,表面再塗上特殊漆料。俄羅斯軍事網主編德米特裡·科爾涅夫對《消息報》表示,軍艦雖不會百分之百隱身,但採用了有關技術後,其雷達可見度將大幅降低。這位專家介紹說:「如果沒有這些隱身技術,護衛艦可能會在200至300公裡的距離上被敵軍發現。有了這些技術後,這個距離會縮短一半。這是重大的作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