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正念療法進行自我心理療愈?

2021-01-07 了凡心療愈

思維產生念頭, 念頭有時會帶動行動,所謂身隨念動,正念就是正確的念頭,妄念就是不正確的念頭。那麼,何謂正確,何謂不正確?強迫焦慮抑鬱狀態下的念頭無疑是不正確的,是一種妄念,因為患者正是被這些念頭苦惱,想立即驅除為快。正念呢,凡能給自己帶來心靈的安詳、寧靜和快樂的念頭,都是正念。患者易犯的錯誤,就是妄圖通過自己的毅力直接剷除妄念。事實上這不僅做不到,而且適得其反,引發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了凡心療愈》提倡對待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境障礙下的種種妄念,覺知就夠了,就是將這些念頭帶進你的意識,但覺知的前提是接納,對這些念頭,毫無疑問要先接受下來,不以為怪,不以為懼,不作抵制。有的患者說,我這麼做了,可這些念頭仍然不能消除呀。王陽明先生曾說:念頭怎麼能屏息消除呢?佛教說彈指一揮間頭腦就產生了十萬八千個念頭,念頭是沒有辦法藉助外力加以平息的,他們如同大海上的波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住了這頭又起來了那頭,所以處在念頭中的大腦是沒辦法清空的,如果不及時用正念佔據大腦的空間,妄念就容易升上來。

在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裡提到只是要讓念頭正確,心的本體就是寂然不動的,如果不是心的本體發出的念頭,就是私念了。心的本體上不能有一絲雜念,有奸邪之心參與進來就是邪念了,有貪戀之心參與進來就是貪念,就像是眼睛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一點雖然不大,但它能使人昏天黑地,金子是好的東西,但是將金子屑放進眼睛裡,眼睛也就睜不開了。如果心病了,被「貪嗔痴慢疑」五毒侵蝕了,所產生的見便不是「正見」所產生的念同樣也不是「正念」而會形成所謂的「邪見」「邪念」」「妄念」,比如見別人過得好,就產生了嫉念,看見不義之財,起了貪念,見了美色就起了慾念,被別人激怒冒犯,就產生了嗔念。

念念有意行行有識,你的一舉一動都是意識在作用,沒有意識就是植物人,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你的意識覺知到你念頭,把念頭帶進你的意識,也就是善護心念了,否則無意識的念頭就是妄念,就是夢幻泡影,你的禍福根源就埋藏在自己的起心動念之間,它就像是一顆種子,用情緒思維加以灌溉,最後成為盤亙在你腦海中的限制性信念,那是痛苦之源。

那麼如何才能善護心念呢?就是遇事先別讓它進入思維,停頓一下讓意識進來,然後在頭腦裡打個迴轉,讓正念跟上來,比如早上起床上班,好不容易擠上公交車,結果公交車在途中拋錨了,嗔念在一剎那湧上心頭,有的人會罵罵咧咧責怪公交司機,有的人會壓制這種不爽的情緒,但慍怒之情溢於臉上,其實無論你怎麼做都於事無補了,如果你此時在頭腦裡打個迴轉:太好了!好久沒有走路鍛鍊了,今天正好有這麼一個機會!甚至你失業了,損失大量錢財了,創業失敗了,感情受挫了,你都可以這樣做,那麼顯而易見,這樣會帶給你另外一種思維模式,而情緒是思維的副產品,就不會產生負向情緒了,當你形成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式了,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會發生改變,思維模式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非是悟性極高的禪師,一句偈語一頓棒喝,就如夢初醒了,而實際上這是很漫長的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找一個最佳姿勢與這個世界相處的過程。

一個人的正念和妄念在於哪一個在上,哪一個在下,哪一個呈現,哪一個退隱,以及呈現和潛伏的時間長短等等,這就基本決定了一個人情緒和心境的好壞。所以,我們要把正念升上來,而且要念念相繼,這樣,妄念就被迫退居二線了。也就是說,我們決不能把意識用在如何克制妄念上,決不能去糾纏它,那樣會極大的消耗我們生命的能量,我們的意識應該放在積極的東西上,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當意識之光照亮了無意識的頭腦,將那些潛藏在潛意識裡東西拉到意識當中來,所以《了凡心療愈》提倡提升意識,打開心靈,當意識之光照射進來,陰霾將逐漸自行消散,隨著意識的提升,你的層次更高,看的也將更遠,終將深刻感悟到: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都是往事。

同樣的,我一直強調,要消除症狀,就不能以消除症狀為目標,要改變性格,就不能以改變性格為目標。所謂性格上的缺陷,自己知道就行了,接納了就行了,千萬不要對此耿耿於懷,要消除痛苦,也不能以消除痛苦為目標,將它帶進意識,看看痛苦之下掩蓋了什麼,它猶如硬幣的正反面,無論你怎麼抗拒排斥,硬幣都不可能只有一面,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你的意識放在你喜歡的一面,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只要我堅持不懈地去做,去行動,一定會不斷改善,這也是王陽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或者事上磨。如果你關注自己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整天絞盡腦汁想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點,費盡心機想著如何對抗痛苦擺脫痛苦,而缺乏實際的行動,就像許許多多正在經歷的人們一樣,不斷發誓要戰勝自己的症狀改善自己的性格擺脫自己的痛苦,然後再去好好去生活,再去享受自己的人生,但直到死亡降臨,那一刻也沒有到來,實際上很多人就這樣蹉跎了他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療愈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只有在做這3件事時,才算自我心理療愈
    這並不意味著你要放棄對財富的追求,意識療法認為你必須考慮什麼享有優先權,什麼才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事物。對於那些認為等我有錢就會幸福的人,可能到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幸福還沒有降臨。所以自我心理療愈,不僅是讓自己成為更富有的人,更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所以幸福之道在於擺脫思維成癮回歸當下,用行動創造出寧靜,消除內在的衝突,這並不意味著要摒棄頭腦,而是讓頭腦存在於意識當中,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活在頭腦絕對化的思維當中。頭腦就會自動屏蔽過濾掉那些,本來可以看到卻沒有看到的真相。
  • 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療法可以保護患者防止抑鬱復發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最近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MBCT)可以改善患者在困難情況下的自我感覺,這可能有助於防止抑鬱症狀的復發。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研究》雜誌上。
  • 《正念小孩》|美麗人生,一路相隨
    這兩本書,一個告訴了我們可主宰人生的古老的黃金法則,一個告訴了我們只要用好「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四句話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不得不說,這些都太過籠統,甚至很多人讀完全書只看到了它們的意義,卻很難去總結如何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好在今天,我們等來了另一本書——《正念小孩》。這是一本閱讀齡、適用齡跨度達100歲的書,是一本4-104歲的人都可讀的書。
  • 邵陽市腦科醫院:「正念」正在悄悄地改變一些人的工作與生活
    邵陽市腦科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學專家和心理學愛好者們,利用這個假期,用覺察的力量,讓自己置身寧靜平和的環境中,跟隨邵陽市正念減壓導師王瑞見,開啟了一場親近心靈的旅行,感受正念力量。1月2日上午,在邵陽市腦科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的團體心理活動室,由邵陽市正念減壓導師、市腦科醫院院長王瑞見主持的「正念減壓體驗工作坊」正如期進行,他從「正念是什麼」「此刻我的身體在哪裡」等平時都不曾思考過的問題開始,循序漸進的講解正念的含義和作用,正念怎麼應用,正念的練習方法等。王瑞見介紹,正念減壓療法也稱正念減壓療程,簡稱為MBSR。
  • 在思維中認知事物在行動中感知事物,知行合一,才能覺知活出自我
    但問題在於人們用一種錯誤的方式使用他們的理性跟認知,我接觸過很多聰明人,他們大部分人都會被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所困擾,也沒有辦法從認知層面去引導他們,他們更適合自我心理療愈。在意識療法自我心理療愈體系裡就揭露了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自己身體的感知系統。
  • 正念mindfulness ▎專注當下的力量
    牛津大學的正念研究中心( The 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表示:正念是有目的地以同情和開放的好奇心通過刻意的「關注當下」產生的意識。正念的思維模式可以被有意識地通過冥想習得,但正念也是一種特質。作為一種特質,正念可通過自陳問卷測量,如「我有意去關注我的情緒如何影響我的想法與行為」或「我傾向對我的體驗做出有價值或毫無價值的評判」。
  • 正念冥想的積極意義
    實驗表明正念冥想對焦慮情緒幹預的即時效果達到顯著的中等以上的效果。如果感到焦慮時,練習正念冥想,可以讓你的焦慮在當下得到緩解。 研究表明,參與正念減壓療法的練習者,他們的端粒酶與對照組相比,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增加17%。
  • 如何正確理解和學習正念?擔心自己做不到怎麼辦?
    今天看到有朋友對正念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剛接觸正念,似乎明白又不是很理解感覺做不到又想學習。1、無法自我接納,容易自我攻擊,指責……的人如何正確的學習正念。2、如何正確地理解什麼是正念,用什麼方法可以進入正念。
  • 用情緒正念冥想消除憤怒
    面無法避免的矛盾與衝突,如果想在人際關係中保持自我,需要調整自己處在一個良好的心理、情緒和身體狀態中。很多心理求助的朋友其實很多心理衝突的源頭是自己無法調節自己的不適。2正念能幫助平衡身心正念冥想的方法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個人狀態,或者幫助人獲得更積極、陽光的心態和面貌,並激勵人與外界積極互動。 正念能從多方面來改善人際關係。
  • 正念Mindfulness
    林麗玲老師參加過的正念培訓:  ◆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卡巴金 (Jon Kabat-Zinn)博士正念工作坊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師資訓練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導師鮑伯‧史鐸博士(Bob Stahl,PhD)二日正念工作坊及五日專修
  • 真愛正念,真愛自己—一位抑鬱焦慮者的八周正念之旅
    2006年,第二次抑鬱症復發的時候看了幾本書,《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新世界.靈性的覺醒》,這兩本書都提到了正念對抑鬱症康復及防止復發的作用,因此我對正念有點了解,正念曾經對我抑鬱症恢復有很大幫助,現在有老師帶領的團體正念練習,讓我很感興趣。
  • 正念如何幫你減壓
    >一、正念的減壓策略1.二、正念的減壓核心1.自我關懷① 溫柔對待自己(仁慈和悲憫是練習的根基)② 關注身體經驗(照顧自己最好的錨點)③ 觀照內在想法④ 以行為影響情緒⑤ 落實自我照顧(從最小的事情開始)三、
  • 正念(Mindfulness)--通向平靜內心之路
    這裡我想向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管理思想, 疏導情緒減輕壓力,這種方法稱為正念(Mindfulness)。正念這個概念起源於佛教,是從坐禪,冥想發展而來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但是它不屬於任何一種宗教或是傳統。這種方法強調的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對當下的觀念和事物不做評判和反應。
  • 多項研究表明正念有如下好處,尤其第2、3、6個跟你有關!
    「真正的冥想練習是我們如何活在當下。」——喬·卡巴金 作為一個每天都努力做到最好的人,在當下,儘可能減少壓力,欣賞生活的美麗和珍貴,我總是熱衷於學習科學證明的正念冥想對健康的新益處。 1.
  • 正念的奇蹟:3個正念要點,改變大腦,改變命運
    我們本篇主要介紹正念的原理,讓大家知道,正念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正念與冥想的本質是什麼?理解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攻克本能意識的第一步,否則,即使是正念,你也不知道你在幹嗎。而所謂的正念與冥想,它調動的就是理性邏輯,反過來審視本能意識,從而看清楚本能意識的真實面目,從而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支點,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而不是被本能籠罩著。這就是正念或者冥想所要達到的目的,簡單點說就是弄明白這個問題:「作為人,何為正確?」。
  • 正念訓練是什麼東東,憑啥變成蘋果ios10新應用?
    正念起源於佛學,最早在《四念住經》中有記載;在上世紀70年代,被西方的心理學家等關注和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卡巴金(John Kabat-Zinn)博士作為西方最早接觸正念的學者之一,將正念練習與宗教脫離,並於1979年創立正念減壓療法(MBSR)。
  • 虛擬實境戒毒、正念防復發訓練……這些新型心癮戒治方法了解一下
    VR:科學評估戒毒人員對毒品的渴求程度如何科學地評估戒毒人員對毒品的渴求程度,是戒毒康復的第一大難題。一進入與外界隔絕的戒毒所,經過一段時間專業的戒毒指導和訓練,戒毒人員可能暫時會將毒品拋諸腦後,二維的毒品圖片或形似食鹽的毒品實物似乎難以激起心癮,但這只是一種偽戒斷狀態。
  • 小白及禪修者對於正念(Mindfulness)的12個常見誤解
    但是我們可以研究大腦,學習其模式和習慣,並以不同的方式調適自我。正念冥想不是簡單改變在我們的內心、身體、念頭或體驗中正發生或未發生的事情,而是關於我們與正在發生的所有事情的關係。因此,正念不是消除想法和念頭,而是改變我們與自身想法之間的關係。
  • 和團體一起做正念練習有用嗎
    團體的優勢:1)安全感2)歸屬感3)經濟價值4)團體的力量5)助人與受助6)自我修正的團體動力7)團體的療效因子8)旁觀者治療9)成長反饋10)個性化的學習過程11)增加諮詢師與來訪的接觸二、正念團體課程卡巴金2014念定義正念
  • 生活忙碌的我們如何正念進食?
    對裡面提到的一個練習印象深刻,實驗的名字叫做正念進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吃葡萄乾。 二 通過這個練習我們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正念的能力,以及學習如何正念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