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數學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不是題難不會做,而是在一些題型上一錯再錯。每一章都有一些易錯的題。下面我就來介紹下一元二次方程這章的幾個易錯題型,希望能幫助各位初中小夥伴減少不必要錯誤,提高數學成績。
初中數學比小學數學更加綜合,一道題常常考到多個知識點,不少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常常顧此失彼。比如第1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中明確規定二次項係數不能為零,但當和方程的解綜合考查時,很多人常常忽略了考慮(m-4)不能為0;第2題是一元二次方程定義和二次根式綜合,我們常常漏考慮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
等式的性質是解方程的理論基礎,但不少人在等號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式子時,常常忽略了除數不能為0這個條件。例如第1題不少人常常兩邊同時除以x解得x=4,以致做錯一道簡單題。所以在使用定理和性質時一定要注意其成立的條件和範圍。
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實際應用題時,驗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不僅要驗所得解是否是方程左右兩邊相等;還要驗它是否有實際意義。例如這題,設截去的小正方形的邊長為x cm,由題意得(80-2x)(60-2x)=1500,解得x1=55,x2=15.當x=55時,80-2x<0,50-2x<0,不符合題意,應捨去;當x=15時,80-2x>0,60-2x>0,符合題意,所以x=15,所以截去的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5 cm。
根與係數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難點,也是易錯點。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根,這就隱含一元二次方程有解這個條件,所以在用根與係數的關係求一元二次方程待定常數中的參數值時,不能忘了考慮▲≥0這個條件。
在用公式法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需要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另外要注意係數要連同前面的符號。
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基本概念、定理和性質的記憶和理解。要清楚它們成立的條件和使用範圍,不是只知道其表面意思。希望在這裡的拋磚引玉能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