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將建,回顧中國南極考察站輝煌歷程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於11月8日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離開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據介紹,本次考察將實施羅斯海西岸我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建設的前期工作。那麼,對於我國在南極已建立的4個科學考察站你了解多少?

一、長城站

1984年12月31日,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南極長城站奠基典禮舉行,1985年2月20日長城站建成。長城站位於西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南部(62°12'59"S,58°57'52"W),站區平均海拔高度10米,距北京17501.949千米。長城站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 除先進的通信設備、舒適的生活條件外,還擁有較為完善的學實驗室,配備有供科學研究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長城站每年可接納越冬考察人員4O名,度夏考察人員8O名。

這是1984年12月31日中國南極長城站舉行奠基典禮。新華社發

二、中山站

中山站建於1989年2月26日, 位於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O"E),站區平均海拔高度11米, 距北京12553.16O千米。中山站建築面積27OO平方米,除先進的通信設備、舒適的生活條件外,還擁有較為完備的科學實驗室,配備有供科學研究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中山站每年可接納越冬人員25名,度夏人員6O名。

這是中山站標誌性的手繪臉譜油罐。新華社記者 榮啟涵 攝

三、崑崙站

崑崙站於2009年1月27日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落成,崑崙站工程的建築面積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區和科研區,可供15至20人進行夏季科考。

中國南極崑崙站——世界海拔最高的南極考察站。崔鵬惠 攝

四、泰山站

泰山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之後中國的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體封頂。2014年2月8日,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

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莉莎白公主地,距離中山站約520公裡,海拔高度約2621米,是一座南極內陸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溫度-36.6度,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築面積1000㎡,使用壽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飛機冰雪跑道。

泰山站主體建築透視圖。 新華社發(國家海洋局極地辦供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作者: 鍾豔平 [責任編輯: 劉丫]

相關焦點

  • 我國建立了哪些南極科學考察站?
    中國已在南極建立四個科考站,分別是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南極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在海拔高度上與崑崙站遙相呼應,同時能覆蓋格羅夫山等南極關鍵科考區域,使用壽命15年。泰山站不僅將成為中國崑崙站科學考察的前沿支撐,還將成為南極格羅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撐平臺,進一步拓展中國南極考察的領域和範圍。
  • 科學考察站
    目前已有26個國家在南極設立了科學考察站,在南極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這些眾多的考察站,根據其功能大體可分為:常年科學考察站、夏季科學考察站、無人自動觀測站三類。其中,常年科學考察站有50多個,中國的崑崙站、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都是常年科學考察站;夏季科學考察站在南極洲大約有100多個,經常使用的有70~80個左右,中國在南極洲沒有夏季科學考察站。
  • 中國向極地考察強國邁進 第5個南極考察站即將開建
    5月22日,南極條約協商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正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南極事務。中國的南極考察歷史僅有短短的33年,但這33年來,我國向極地考察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1984年,中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成立。隊長郭琨率領考察隊員奔赴南極,僅用40天就建成長城站。
  •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來源:科普中國原標題:《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 中國將建第五個南極科考站 這塊寶地有啥奧秘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北極寒流凍了個半死後,我們深信不疑——如果讓南極有哪怕一丁點可趁之機,這個地球上溫度最低、風最暴戾、地勢最高的大陸,一口吞掉我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於是人類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裡,不斷解密地球的原始信息。  中國的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的選址考察工作,日前已經收官。
  • 地球上最酷的建築在南極,第一個科學考察站至今還在維護
    第1個建立在南極的考察站1903年,當時蘇格蘭有一個探險隊來到了南極地區,這個探險隊的成員一共33人,他們原本想在南極勘探更多,但是由於厚重的冰層阻擋了他們的去路,以至於他們後來不得不先找一個地方紮營。
  • 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新建考察站優化選址作業完成(組圖)
    當地時間2月13日21時許,隨著海豚直升機載著多名科學家從難言島安全飛回「雪龍」船,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在羅斯海區域為中國新建第5個南極考察站優化選址作業全部完成。羅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極洲形成的一個邊緣海,是人類通過船舶抵達南極大陸、前往南極點的優選路線,也是研究氣候變化對南極乃至全球影響的重要區域。
  • 中國科考隊南極建崑崙(組圖)
    中國南極考察內陸考察隊中國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我國南極考察站位置示意圖(國家海洋局供圖)  中廣網北京10月20日消息 中國南極科考隊今天將乘坐"雪龍號"從上海啟程,赴南極進行第25次科學考察,並建立中國在南極的第一個內陸考察站。
  • 張青松:40年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南極大陸……
    回國後,他們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交了考察報告,為我國之後組織更多科技人員到紐西蘭、日本、阿根廷、智利等國南極考察站考察、學習,也為日後派出首次南極考察隊建立南極考察站、制訂國家南極考察計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南極考察條件雖然艱苦,但那裡的化石和沉積環境讓張青松產生了濃厚的科研興趣。
  • 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原標題: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 中國冰島北極科學考察站開站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中國和冰島共同籌建的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已經建設完成,並於10月18日正式運行。該考察站位於冰島北部凱爾赫村,是由中冰聯合極光觀測臺升級而成,建成後將是我國在北極地區除黃河站之外的又一個北極綜合研究基地,首任站長為胡澤駿。2013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冰島研究中心決定共同籌建中冰極光觀測臺。
  • 你想了解南極科學城嗎?到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一探究竟吧→
    你想了解南極科學城的工作和生活嗎?那就到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一探究竟吧! △南極長城站南極常年科學考察站就像一座建在南極冰雪王國的微型城鎮我國在南極有2個常年科學考察站,分別是南極長城站、南極中山站。下面,我們跟隨「雪龍探極」一起揭秘我國南極考察站安全運行背後的「密碼」。
  • 從南極到北極 北極點探險資訊(一)——Barneo浮冰考察站
    米8直升機飛行4小時10分後19點10分降落,並在第一個浮冰降落點北緯86度44分,東經91度28分建營,當地時間2011年3月30日米8直升機駕駛員Alexander Bakhmetiev與南極相比
  • 我國南極科考隊放大招!要在南極建立首個永久飛機場
    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離開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本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在距離南極中山站28公裡的冰蓋上,建設我國首個南極永久機場。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高登義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離開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本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在距離南極中山站28公裡的冰蓋上,建設我國首個南極永久機場。
  •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
  • 盤點中國在南極的5個科考站,你都認識嗎?
    ,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建立於1989年2月26日,位於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谷歌衛星地圖(69°22'24.76"S, 76°22'14.28"E)中國南極中山站,是中國第二個南極考察站。
  • 知識梳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D.在南極,考察隊員們將面對酷寒、烈風的嚴峻考驗 (2)我國的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緯度最低的是(        ) 3.7~9月D.圍繞南極地區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7.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在難言島上舉行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
  • 南極科考進入「航空飛機」時代
    原標題:南極科考進入「航空飛機」時代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我國第32次南極科考隊隊員7日乘坐「雪龍」號破冰船奔赴南極。我國首架極地專用固定翼飛機將在南極拉斯曼丘陵、格羅夫山、崑崙站等區域試飛,完成南極首飛。   我國將在此次科考中為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確址。
  • 第一個在南極上空飛行的中國飛行員
    這位「南極飛將軍」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在南極州上空翱翔的一幕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1984年9月27日,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派出考察隊,前往南大洋和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並在南極洲建立一個科學考察站。」那年年底,我有幸擔任海軍「超黃蜂」直升機機長隨考察船編隊出徵南極,參加我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並建設「長城站」任務。我成為第一個在南極上空飛行的中國飛行員。
  • ...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上午凱旋-雪鷹 南極考察隊 極地 赫德島...
    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2015年11月7日從上海出發,歷時158天,總航程3萬海裡,完成45項科學考察項目和30項後勤保障與建設項目。盤點本次科考的亮點:  雪鷹    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在南極作業85天,累計觀測32500公裡,並成功飛越海拔超過4000米的南極崑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