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前景、企業利潤、流動性等核心因素仍將是市場主導因子...

2021-01-07 市商網

山西證券:預計短期指數在前期高點附近上下震蕩走勢還將持續;① 山西證券指出,周三兩市日內震蕩,成交量有所收縮。央行連續5個月超額「平價」續作MLF,今年央行通過增加逆回購和MLF操作、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充足的流動性,有力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撐了經濟快速反彈,因此持續降息的必要性下降;② 隨著經濟企穩,為了更好地防控風險,穩定槓桿率,在經濟向常態化復甦背景下,未來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態勢。中期來看,宏觀經濟前景、企業利潤、流動性等核心因素仍將是市場主導因子,預計短期指數在前期高點附近上下震蕩走勢還將持續。隨著基本面預期逐步改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中期維持指數有震蕩向上的走勢的樂觀判斷,建議投資者耐心等待新資金流入 (證券時報)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A股市場系統性影響因子:宏觀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
    目前市場所處周期位置  三因素因子  首先,股票市場受企業盈利的影響,這是基本因素。第二,股票證券作為一個大類資產,它的配置吸引力到底有多強;當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流動性一般都會流向資本市場,流向房地產市場,推升資產價格的上漲;流動性所衡量的是市場投資者多強的能力,也就是有多少錢去投資;第三個風險偏好,我們策劃的核心變量隨著風險偏好,它體現的是市場有多大意願去參與市場的投資,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股票市場的盈利保持高速的增長。
  • 商品市場宏觀風險因子模型初探
    1  宏觀經濟多因子模型簡介  宏觀經濟多因子模型主要基於這樣一個假設:風險特徵相似的資產應該具有相似的收益,而我們可以將不同的行業、股票或者不同的商品視為不同的資產,利用多因素模型來討論不同資產的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歐美市場中,一些資產管理公司很早就致力於宏觀經濟多因素模型研究與實踐。
  • 201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不破不立
    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預計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3.2%,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增長18.6%,雖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高速的增長,這從基本面上決定了A股的下行風險可控;並且,利潤增速持續提升、利潤率高於市場平均的行業,最終會在股價上有所體現,繼續看好大眾消費品的漲價空間。
  • M1拆分框架:一個連結經濟與市場的核心指標(思維導圖收藏版)
    這是撲克推送的第 188 張思維導圖:M1拆分框架——一個連結經濟與市場的核心指標。  核心觀點   年初以來伴隨宏觀數據真空期的結束,經濟金融指標的表現卻令人迷惑,面對複雜的宏觀局勢,市場分歧較大,如何化繁為簡
  • 五大首席看2021:宏觀經濟將這樣表現
    2013年中國經濟開始回調,2015年開始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四季度經濟開始回升,2017年增速回升到6.7%,2018年一季度經濟表現仍較好。2018年二季度中美貿易摩擦、民營企業問題開始出現,市場開始悲觀,2019年國家採取大力措施,但經濟增速依然下行,僅獲得6.1%的增長。因此,不能簡單認為,現在出現了後疫情時期的恢復,經濟反而比之前更樂觀。
  • 全球宏觀經濟與大宗商品市場周報
    央行本周投放2300億元流動性,對衝債券發行增加。總體上看,國內經濟保持穩定復甦的態勢,並且預計下周公布的經濟數據在天氣等負面影響消退之後,將再度加快,房地產方面受到政策收緊影響有一定不確定性。風險事件方面,疫情方面,美國停止對國際旅客篩查病毒。川普繼續淡化病毒嚴重性,紐約宣布9月30日開始恢復餐廳室內用餐。
  • 中金:A股市場因子投資十問十答
    8、 市值因子是Alpha因子嗎?市值因子是最早被發現的系統性風險因子之一。學術上對於市值因子異象的研究很多,從風險溢價的角度來看,由於規模較小的公司蘊含了更高的經營風險,所以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例如由於宏觀流動性收緊導致的違約風險等。
  • 基於BIRR模型的宏觀因子套利策略
    >    基於多因素模型的宏觀經濟因素模型,通常從宏觀數據本身或預期變動出發,形成對個股或組合的系統性看法。在依據資產組合模型建立起投資組合後,我們進一步利用股票對宏觀因子的風險敏感程度來調整個股權重,進而改善投資組合回報。  基於多因素模型的宏觀經濟因素模型,通常從宏觀數據本身或預期變動出發,形成對個股或組合的系統性看法。
  • CF40宏觀經濟醫生診斷:經濟上行拐點將至
    原創CF40 宏觀經濟醫生研究系列(China Macro Doctor, CMD)是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牽頭開展的宏觀經濟研究項目。今天發布的是《宏觀經濟月度數據檢驗報告(總第2期)》,基於4月份數據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診斷,並提出了政策建議。  以下為第2期報告的要點,供您參考。轉載請註明出處。
  • 獵金系列之十九:宏觀視角下的動態多因子模型
    由於風險溢價部分往往受到經濟周期、市場結構等因素的影響而動態變化,這也就凸顯了因子擇時的必要性。宏觀基本面:部分因子在橫截面所體現的選股能力本質上來源於個股對宏觀風險反映的差異,因此我們嘗試從因子收益跟宏觀風險因子的關係出發,來尋找選股因子的收益來源,對於宏觀風險因子可以分解為經濟增長、通脹和流動性三大類,並在每個分類上尋找若干指標作為代表; 2.
  • 12月份宏觀經濟以及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展望
    接下來我們將從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各類資產表現等方面,自上而下地進行分析。10月地方債多增是社融數據保持高增的主要支撐,在地方專項債發行完畢後,11、12月政府債券對社融的支撐將有所轉弱;貸款層面,中長期企業貸款規模以及增速均大幅好於去年同期,顯示了國家精準滴灌的政策支撐效果顯現,企業利潤好轉之後,企業的投資意願有所回升,預計到年底將保持穩健增長。
  • IMF:貿易一體化將提振實際投資,宏觀經濟因素才是決定雙邊貿易平衡...
    當地時間4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率先發布了4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WEO)的三章分析性章節,研究了大型企業市場力量的崛起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貿易摩擦對資本品價格下降及投資趨勢的影響以及影響雙邊貿易的主要因素。
  • 【廣發宏觀賀驍束】貸款需求指數企穩的宏觀意義
    此外貨幣政策寬鬆是地產銷售回暖的先決條件,居民部門通過地產作為核心抵押物形成對企業的信用派生。在本輪地產銷售觸底的二季度,恰好對應「穩融資」政策密集出臺的階段:5-6月貨幣政策經歷了從「合理充裕」到定向降準,再到督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以及一系列舉措以修復融資環境。
  • 投資機構解讀經濟基本面:宏觀穩中有升 微觀活力湧動
    券商、基金機構普遍認為,十九大報告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所描繪的藍圖,對資本市場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將開啟A股投資的新時代。  機構普遍對後市樂觀  A股的未來走勢受宏觀經濟層面、A股上市公司基本面、流動性寬鬆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
  • 華創宏觀解讀政治局會議:微調基本確認 內循環是未來五年的主導...
    宏觀調控的財貨配合或會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也就是過去,財政有底氣,中國的宏觀調控是地票決定央票,財政主導周期,貨幣配合;第二階段,就是現在和接近的未來幾年,財政空間先承壓,貨幣空間尚有,財政逐漸開始配合貨幣,例如今年的再貼現再貸款的操作實例獲得了較好的配合效果;第三階段,很久的未來,貨幣財政空間雙告罄,那麼將再度反轉,財政再度主導,貨幣政策做貨幣化配合。
  • 李奇霖:房地產是決定經濟復甦強度的最關鍵因素
    各類資產的暴漲,泛濫的流動性是前提。各大央行釋放出了天量的流動性,但企業、消費者由於疫情阻隔,無法有效將這些流動性用於生產和消費,流動性沒有被完全消化,淤積在金融市場,用於投資金融資產。投資講究邊際變化。
  • 祝寶良宏觀經濟數據及基礎理論解析
    政策工具為,公開市場操作、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基準利率、信貸規模控制、窗口指導 產業政策(選擇性):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新興戰略產業。貿易、財稅、信貸、市場準入、政府採購等手段。>價格:居民消費價格、投資價格、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購進價格、國民生產總值平減指數、資產價格如住房價格和股市價格 就業:新增就業、失業率等 國際收支:外資、外匯儲備、匯率 經濟結構:產業、區域、城鄉、收入等 分析短期宏觀經濟,主要看:GDP、工業、能源(電力)、投資、零售額、出口、進口、企業利潤、CPI、PPI
  • 李奇霖:理解宏觀經濟
    >理解宏觀經濟:長周期視角理解宏觀經濟,以及判斷經濟未來的趨勢,需要自己有分析宏觀經濟的大框架,對這個框架是如何運行的也要有清晰的把握和感知。我們需要理清楚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理解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核心因素,尤其是改革開放這40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為什麼這麼快。然後再來看其中的核心因素有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進而預判未來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增長,成績讓全世界矚目,核心動能有兩個,即我們常說的「改革」和「開放。」
  • 宏觀因素驅動 股指迎來春天
    目前股市的宏觀環境產生了明顯改變,我們分析回顧了2019年1月以來的行情驅動因素,並對未來行情進行展望。首先,去年的下跌將三大股指的估值壓到低位,特別是2018年12月,在經濟展望疲弱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超出了市場預期,市場膠著的狀態被打破,觸發了2018年12月全球股市的聯動下跌。彼時市場波動率上漲,情緒悲觀。
  • 宏觀經濟研究:哪些「慣性」在2021可能被打破?
    我們在 11 月 16 日發布的年度 展望報告《2021 宏觀展望:經濟再通脹;政策溫和退出》中提到,基於 GDP 環比增速繼續高於趨勢增長率的底層假設,推算的名義同比 GDP 和企業盈利增長都可能超出市場預 期,我們預計,在貨幣政策溫和退出、而前期融資條件較為寬鬆的環境下,內需增長將繼 續會上升。而淨出口同比大幅增長將為總需求增長再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