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談讀書》古文翻譯和作者簡介

2021-01-09 麒麟課堂

中國古代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最燦爛的文化之一,許多名句佳篇被後人廣為傳頌。

古人喜歡讀書,也喜歡把自己讀書的方法和學習態度記錄下來,供後人參考。今天我們學習這篇《古人談讀書》,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出自《論語》,記錄孔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第二部分是朱熹的學習方法和態度;第三部分是曾國潘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作者簡介】

①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強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老老實實的學習。

《論語》是在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在不同時期撰輯而成。

②朱熹,南宋時期理學大家,著名的教育學家。《讀書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訓學齋規》。

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對於現代人,仍有啟示和借鑑作用。

③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第三部分就引自曾國藩的《曾國藩家訓》。

【課文筆記】

關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更優質的學習資料!

【古文翻譯】

記得點讚奧!

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你是古文白痴嗎?
    這年頭肯讀書的人不多了,喝喝雞湯也未嘗不可。而在這一長串由大冰、劉同、蔣勳著作組成的書單裡,張佳瑋翻譯的《浮生六記》也赫然在列。據出版方介紹,張佳瑋譯述文白對照版《浮生六記》的銷量早已突破了100萬冊,是所有版本中銷量最高的一版。
  • 翻譯就像和作者談一場戀愛
    日前,臺灣當代藝術家郭思敏雕塑展《形,和他的遊戲》在方所展出。臺灣知名翻譯家、學者和散文家林文月為給女兒捧場,特意從美國來到廣州做演講。林文月承認翻譯是件苦差事,翻譯《源氏物語》花去她五年半時間,「總感覺紫式部就站在我身後,像和作者談了一次很長的戀愛」。
  • 學好文言文、古文的秘笈
    龍爪手和同學們來一起來研究一下文言文的特點,通過學習掌握這些文言文的特點,用對應的學習方法來掌握文言文。注意,這裡所說的文言文的特點,都是相對現代文、現代人來說的,同學們感到文言文難學,恰恰是因為文言文與現代文有很多的不同造成的。
  • 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
    古人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但是真正能夠走上仕途的,比例太少。大多數人讀白了頭髮,也就是個秀才。在鄉鄰中擁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和聲望。但是其中的哀傷難於人表白,可是曾國藩的讀書求學之路,特別的順利。本文就是找到了一篇曾國藩談讀書,養成敬、靜、淡、遠四個字的日記,探討一下學霸的養成。
  • 美女手抄筆記走紅:古文翻譯、生物圖【組圖】
    近日,美女學霸@屠臣夫人 因精美的手抄筆記開始走紅網絡,古文翻譯、英語單詞表還有生物圖,精美程度堪比黑板報。近日,美女學霸@屠臣夫人 因精美的手抄筆記開始走紅網絡,古文翻譯、英語單詞表還有生物圖,精美程度堪比黑板報。
  • 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原標題: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梁實秋舊日北平琉璃廠隆福寺街的書肆最是誘人,你邁進門去向櫃檯上的夥計點點頭便直趨後堂,掌柜的出門迎客,分賓主落座,慢慢的談生意。不要小覷那位書賈,關於目錄版本之學他可能比你精。搜訪圖書的任務,他代你負擔,只要他摸清楚了你的路數,一有所獲立刻專人把樣函送到府上,合意留下翻看,不合意他拿走,和和氣氣。書價麼,過節再說。
  • 文言文翻譯神器走紅 教師批其不符合古文常識(圖)
    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頁書,議論早已發了一大堆,書評一篇寫完交卷。  百度翻譯:人言是一部大書。使人信然,然則,我一半人家乃書評,有書評家之術,不須看的數頁書,議早發一百,書評一篇寫納卷。  老師點評:身為資深語文教師的網友老王表示,譯文古今夾雜,不少語言不通順,也不符合古文的常識。
  • 炮轟「甲骨簡牘」第八彈|鳥鼠同穴慎辨羽 窮獸聚群假古文
    本文屬於【文行忠信】系列文章,作者宗伯正曜,轉載請註明。關鍵點雎鳩不是水鳥。雎鳩,這兩個字是車文,是軒轅黃帝建立車國(或叫車朝)時候使用地文字。秦朝焚書坑儒之後,先秦宗伯古儒學門人隱世,漢朝學者不通上古文字,把「雎鳩「解釋為水鳥王鴡,注意這種解釋並不正確。甲骨文的最大破綻就是不懂古文。
  • 曾國藩:讀書要做到有志、有識、有恆
    讀《曾國藩家書》,其中有一篇《致諸弟·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這是曾國藩教弟弟們讀書的一封信件。作為一代鴻儒,曾國藩自己十分熱愛讀書,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教導諸弟和子侄們讀書學習。在這封信中,他闡述了自己關於讀書治學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
  • 範式與翻譯
    不好意思,我也是看到網友這樣翻譯才勉為其用文言文翻譯的,我的古文功底不好,貽笑大方了。不過我倒想說一說文言文翻譯和英譯中對文言詞句的使用,包括前面講過的對漢語四字格成語的使用,都是受翻譯規範(範式)影響的例證。漢語有兩千多年書面語與口語脫節的歷史,直到現在,文言文依然被奉為漢語功底深厚的明證,今年高考一篇古文作文引起了轟動,也是一個例證。
  • 李長聲:亞瑟·韋利的翻譯
    原創 李長聲 讀書雜誌編者按亞瑟·韋利是英國著名翻譯家,尤善將中國、日本的文學名著,譯成英文。他的譯筆被譽為「如五彩油畫」一般,文筆優美且不失準確,更能保留相當的東方韻味,他的譯作往往被認為是「兩個天才的作品」,即原作和譯作的雙重優質。
  • 國學大師季羨林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
  • 80本翻譯書籍推薦,CATTI、MTI和實戰翻譯指導
    翻譯學習書單市面上的翻譯書籍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好的書籍呢?今天,就為大家匯總一下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書籍,並進行了分類,每一類別下分別為大家推薦幾本相關書籍。我是喜歡屯書之人,雖然有不少未能讀完,但是讀完的部分我是儘量努力吸收其精華,書可以多,但是讀書切記貪多嚼不爛,大家還是按需求購買哈。(一)翻譯理論篇1.
  • 古人為什麼用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我們是否恢復使用文言文?
    剛開始學這個的時候只知道全部是聽不懂的,很麻煩,要逐字逐句的翻譯才能明白。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呢,難道他們不覺得麻煩嗎?他們平常說話也是這樣的嗎?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古人平時說話絕對不是說的文言文。就像我們現在說話和打字聊天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書名語言和口頭語言絕對不一樣,書面語言都要口語經過簡單的加工的。這個在任何一種語言裡面都是這樣的。
  • 意境最美的4篇古文,第一篇文美字更美,最後一篇有點難背!
    對於學生來說,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難免需要接觸一些古文,古文與古詩有點相似,都是古代文人的作品,學習古文能夠陶冶情操,也能讓人對古代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通過學習古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聖賢的先進觀點,只要用心學習古文,相信大家都能從中得到收穫。
  • 在讀書這件事上,鞠萍和章澤天都是好姐姐
    我們也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孩子們可以享受到讀書的樂趣。」我們也是希望給到中國文學獎最高的獎金額度也是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作者、老師們專心地寫作,能夠給我們這一些喜歡讀書的人帶來更多的閱讀樂趣和思考。在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鞠萍姐姐和章澤天還為獲得2018年京東文學獎年度兒童繪本原創作品獎《翼娃子》作者劉洵頒獎。
  • 隱喻翻譯的認知觀和翻譯策略
    隱喻翻譯的認知觀和翻譯策略 2017年09月30日 10:32 來源:《社會科學戰線》 作者:陳雪 趙巖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認知方式;隱喻認知觀;隱喻翻譯;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
  • 袁晞:讀書只看一流的 不迷信獲獎作品
    在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記者袁晞看來,讀書不能僅為了對工作和生活有幫助才去讀,否則,還不不如不讀書。「如果按現在的社會標準,我看的書除了菜譜等生活實用書外,沒有一本是立竿見影有幫助的。」 「只要有空就讀書,」袁晞坦言,自己幾乎任何時間都在讀書,「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各讀兩小時,算下來每天會用六小時讀書。」
  • 聽聽趙平教授談翻譯和錦鯉的那點事兒
    「鯉魚」和日譯漢亂彈大學三年級下半期,我從日語外教那裡借來日本作家井伏鱒二的短篇小說集。讀完其中的一短篇「鯉」後,心下痒痒想練練手,就跟同窗好友邢衛一起切磋打磨,翻譯出來,投給了《日語學習與研究》日譯漢欄目。無名小卒兩枚,羞羞答答拉大旗作虎皮,將借書給我的外教名放在我們名字前(後來外教還因為我擅自使用大名,一通好訓)。
  • 《鄧小平時代》譯者馮克利:翻譯過程中從未與作者見面
    馮克利介紹說,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他與作者傅高義先生從未見過面,兩人是靠電子郵件互相交流。  關於這本書:從未與作者見面,兩人遠隔萬裡僅靠電子郵件交流  在談及自己是如何與《鄧小平時代》這本書結緣時,馮克利介紹說,自己曾經在香港中文大學做過訪問學者,期間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有過聯繫,並幫助該出版社翻譯過一些英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