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與我一樣,經常想東西,想半天想不出一個結果?

今天介紹問的高手「蘇格拉底」。
如果你看過蘇格拉底道德的故事,你會發現蘇格拉底問的方式,正是科學家嚴謹的研究態度,如今推崇的批判性思維。
故事結論:道德是知道道德的人,才能作出道德的事。
怎麼得出?
蘇格拉底問路人,路人回答「道德就是忠誠老實,不騙人」。
他以「騙人」這個點,不斷舉反例。
他先質疑條件,如果是戰爭,騙敵人呢?長官激部下,騙了部下說有支援呢?
路人只好說日常生活。
然後蘇格拉底舉善意的謊言,騙孩子吃藥的例子。
你的道德定義是不是更清楚?
他是不斷問,把你逼進思維的角落,讓你去思考。

如果你問,幹嘛要這麼複雜?
《窮查理寶典》中說查理芒格的成功源於「理性」,而這個理性,他的定義,比一般人理解的更加嚴格。這也是他為什麼比別人更快洞察商業的本質。
然後我們說說,如果不嚴謹的定義會怎樣?
就像裝在破洞袋的錢,你每走一步它會掉一點,而你不斷把錢放進去,它也不斷在掉。你不去看的話,你是不知道一直破。一直走,放進去,掉出去,放進去,掉出去。

我舉對朋友的定義。
我們嘴上說的朋友是在一起久了,有事的時候可以互相幫助。但朋友之間,關係破裂的新聞,聽到看到的不在少數,為什麼?
幾個問題:
如果和你一起都是吃酒完玩樂,這算朋友嗎?
如果老朋友向你借錢,你借了,但他一年兩年,就是沒還,這算朋友嗎?
如果你需要幫助,一個個電話求助朋友,就是沒人幫你,這算朋友嗎?
在我工資少的時候,曾借給朋友渡過難關,但是他一直拖欠。曾經聽過,不是我想改變,而是被逼的。
那段日子我是怎麼過來的,只有借過錢朋友不還的才會懂。天天吃泡麵,晚上睡覺,心裡總是火一般燒,燒不到別人,只有自己。
是我錯了?是我太年輕?是我太老實?
那個時候不想見陽光,至於臉,鏡子都怕我看吧。

如今我對朋友的定義是三觀相近,在一起舒服,在你困難時,能第1個想起而且絕對會盡力幫的人。
這問的方法,與《天道》第一集,主角丁元英與朋友有什麼是美女,本質一樣。推薦你也看看,它深深改變了包括我在內看過的人。
如果你停下來想想,搞清它的定義,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就是你不懂它是什麼。
把問題列出來,不斷問為什麼,你說得最多聽得最多的詞,你看看是「是什麼」,還是「為什麼」?